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24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342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指甲延长术在指尖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指甲延长术在指尖损伤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用这种方法对8例(拇指3例,食指4例,中指1例)指尖损伤的患者进行了指甲延长术。在距甲根皮缘0.5~0.6cm处,去除一块矩形皮肤,勿损伤皮下血管网,其高度0.2~0.3cm,宽度与甲相等,将“U”形皮瓣向近端柔和推剥并缝合。结果1例术后供区发生表浅感染,经交换敷料逐渐愈合。所有甲延长的手指术后经过顺利,随访7个月~2年(平均13个月),指甲外形较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在指尖损伤中应用指甲延长术,可延长指甲2~3mm,改善了手指的外形,没有发生甲生长畸形,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指甲延长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8岁。因右食指机械性损伤2h入院。检查:右食指背侧从掌指关节以近2㎝至甲根部之间纵向软组织缺损,伴伸指肌腱和近节指骨背侧皮质部分缺损,中节指骨远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Ⅰ期在第2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手)指中行趾甲延长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采用趾甲延长方法对9例(男7,女2例)第2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的患者进行了趾甲延长术,其中拇指8例,食指1例.年龄18~46岁,平均25岁.在再造指距甲根皮缘5 mm处,去除1块矩形皮肤,勿损伤皮下血管网.其高度2 mm,宽度与趾甲相等,将U形皮瓣向近端柔和推剥并缝合.结果:1例术后供区发生表浅感染,经换敷料逐渐愈合.再造的拇(手)指全部成活,可延长趾甲2~3 mm,改善了再造拇(手)指的外形,无指甲生长畸形发生.随访7个月~2年(平均13个月),趾甲外形较好.结论:在第2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手)指中应用Ⅰ期趾甲延长术,使趾甲从短小向纵向延长,缩小手指甲与足趾甲之间差异,能改善再造拇(手)指甲外形,且不影响再造指的活动功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胸腰椎稳定性重建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改进胸腰椎脱位的治疗方法,更好地重建脊柱稳定性,设计了一种新的脊柱固定器械,由滚花钉及连接板构成,并通过椎弓根进行的一种脊柱后路短节段固定方法,脊柱固定范围限制在两个椎体间。1989年~1995年,临床应用这种新器械矫正胸腰椎脱位12例,经1~4年随访,畸形矫正满意,固定牢固。结果表明:该器械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固定牢固和手术创伤小等优点。认为,该项技术适用于胸腰椎稳定性的重建。  相似文献   
5.
病例 患者男,32岁。因左胫、腓骨下段骨折并软组织缺损3周入院。检查:左小腿前内侧软组织缺损10cm×7cm ,胫骨外露。X线片见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已行单臂小腿外固定架固定治疗,骨折对线与对位尚好。小腿血管多普勒检查见胫后动脉通畅,但胫前及腓动脉栓塞,肢端未见血运障碍情况。小腿后部及前上部均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情况,局部有瘢痕形成。故不适宜行局部带蒂或吻合血管的皮瓣修复。而且,对侧肢体因受伤当时毁损严重,已行膝下截肢术。丧失了利用健肢小腿皮瓣修复的机会。故本例设想,将左小腿像做“4”字试验那样交叉,使小腿下端位…  相似文献   
6.
张功林  章鸣 《中国骨伤》2006,19(7):447-448
在诊断上肢神经根受累和周围神经卡压时,必须与胸腔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进行鉴别诊断。有时患者最初诊断为TOS,最后证实却为神经根病变或周围神经病变。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降低误诊与漏诊率,本文就TOS的病因、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1病因与解剖基础颈部  相似文献   
7.
逆行隐神经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报告逆行隐神经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应用这种技术修复6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切取的皮瓣面积为4cm×6 cm至7cm×10 cm。结果 所有的皮瓣完全成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例术后4d发生表浅感染,经换药愈合。结论 大隐静脉、隐神经和伴行的动脉网是该皮瓣的轴,该皮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和操作简单等优点,而且较薄,适宜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8.
采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携带阔筋膜移植。一期修复右侧跟腱及皮肤缺损1例。术后皮瓣  相似文献   
9.
新型脊柱固定器械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自1989年以来,临床应用一种新型脊柱固定器械,共68例,其中52例为胸腰椎骨折,16例为椎体滑脱。经临床观察和随访,治疗效果满意。这种新型固定器械,既可行胸腰椎骨折的固定,也可行椎体滑脱的复位。根据临床需要,该器械可行压缩、撑开、成角和中立位固定。作者强调,脊柱损伤只要有手术指征,手术时机甚为重要,应早期或立即手术,有利于脊柱骨折和椎管前方骨块的复位,早期也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足母]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母]趾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在同侧[足母]趾背侧切取皮瓣,皮瓣旋转点在距甲根皮缘4~5mm处,将岛状皮瓣逆行旋转修复受区创面,皮瓣供区行一期中厚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本组5例,4例术后经过顺利,1例受区术后发生表浅感染经换药处理后愈合。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没有发生明显的功能障碍。经临床1.5~4.0年(平均2.8年)随访,临床效果满意。结论[足母]背逆行岛状皮瓣血运丰富、血管解剖恒定以及切取容易,而且较薄,适宜修复[足母]趾趾端部与趾背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