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速关节穿刺液肉眼分析对快速诊断关节疾病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关节外科从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纳入符合标准的180例膝、踝、腕关节疾病患者,通过肉眼观察快速关节穿刺液的性状(包括颜色、透明度、粘稠度等)来协助诊断,结合穿刺前后的诊断及最终诊断符合率来分析快速关节穿刺液的肉眼性状对关节疾病诊断的贡献。纳入标准为关节痛而且有关节积液表现,并均由同一医师完成穿刺;排除标准为各种原因不能完成最终诊断的患者。 结果膝关节穿刺168例,踝关节9例,腕关节3例,所有患者没有发生因快速穿刺所致的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穿刺前诊断率为88.3%,穿刺后诊断率高达95.6%。 结论快速关节穿刺液肉眼下的颜色、粘稠度、透明度等性状特征分析在关节疾病的快速诊断中具有一定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吴建群  王绍 《针刺研究》1989,14(1):72-73
缰核作为边缘前脑联接脑干的驿站,在痛觉的整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针刺条件下缰核是在边缘前脑诸结构的强力抑制下降低它的活动水平,使痛阈升高产生针刺镇痛的效应。我室以往的工作证明,电刺激隔区能强力抑制缰核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隔区是缰核传入纤维的主要来源。什么是隔区对缰核的投射纤维的抑制性递质本实验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量蒙古族正常成年人跟骨X线片上B?hler's和Gissane's角,比较在年龄、性别、侧别、种族等中存在的差异,为治疗跟骨骨折提供形态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2011年5月~2014年5月,从内蒙古第一附属医院、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影像学中心PACS系统中收集186例正常足部或踝关节侧位X线片,测量跟骨B?hler's角和Gissane's角。对不同年龄、性别及侧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以往国内外相关研究比较。[结果]共纳入186例正常成年人踝关节或足部X线片,其中男88例,女98例,年龄18~68岁,平均(39.25±13.21)岁。2名医生测量B?hler's角、 Gissane's角的相关系数分别为ICC=0.872、ICC=0.893。测得B?hler's角为(30.64±4.79)°、Gissane's角为(113.91±7.89)°。两角左、右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B?hler's角与年龄之间存在负相关性(r=-0.179,P=0.014),Gissane's角与年龄之间存在负相关性(r=-0.187,P=0.011)。[结论]成年蒙古族正常跟骨B?hler's角和Gissane.角与汉族、维吾尔族人等存在差异,且与年龄呈负相关,但在性别、侧别间无差异性,同时观察者间一致性很好,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腰椎峡部裂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腰椎峡部裂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88例滑脱前期L5双侧峡部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体重指数、运动强度、腰椎发育情况及脊柱-骨盆结构相关参数;以88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相对代谢率、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角、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峡部宽度、腰椎骶化、腰骶椎隐裂及家族史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滑脱前期腰椎峡部裂为因变量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相对代谢率、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角、骨盆入射角及峡部宽度是腰椎峡部裂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腰椎峡部裂的发生和多种因素相关,全面认识其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其发生率,并预防进一步发展为滑脱。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退变性腰椎滑脱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的远期退变情况.方法 分析62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融合术后5~9年的影像学资料,其中单节段融合37例,多节段融合25例,根据Pfirrmann系统对融合的邻近节段椎间盘进行退变分级,对单节段和多节段融合的邻近节段、融合的近侧和远侧节段椎间盘退变情况及JOA评分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融合的近侧和远侧节段椎间盘退变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侧比远侧节段退变更明显;多节段和单节段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节段比单节段更严重.末次随访时,单节段融合组的JOA评分显著高于多节段融合组(P<0.05).结论 退变性腰椎滑脱融合术可引起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最好选择单节段和远侧节段融合,尽量避免多节段和近侧节段融合.  相似文献   
6.
7.
乙酰胆碱(Ach)兴奋外侧缰核拮抗电针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向大鼠外侧缰核微电泳乙酰胆碱(Ach)0.4mol观察到Ach对大多数缰核神经元的自发放电表现为兴奋作用。通过实验还观察到,电针足三里穴使痛阈增高,缰核内微量注射Ach可显著地拮抗电针镇痛。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分析腰椎峡部裂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腰椎峡部裂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88例滑脱前期L5双侧峡部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体重指数、运动强度、腰椎发育情况及脊柱-骨盆结构相关参数;以88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相对代谢率、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角、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峡部宽度、腰椎骶化、腰骶椎隐裂及家族史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滑脱前期腰椎峡部裂为因变量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相对代谢率、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角、骨盆入射角及峡部宽度是腰椎峡部裂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腰椎峡部裂的发生和多种因素相关,全面认识其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其发生率,并预防进一步发展为滑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神经肽Y Y1受体拮抗剂(PD160170)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以及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 法第三代大鼠BMSCs成骨分化诱导培养,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等体积PBS),终浓度分别为10-6、10-7、10-8 mol/L Y1受体拮抗 剂三浓度梯度组,在干预7、14 d时,分别进行碱性磷酸酶(ALP)和茜素红染色;在干预7、21 d时,采用q-PCR和Westen blot检测 I 型胶原(COLI)、骨钙素(OCN)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采用300±20 g 雄性SD大鼠构建股骨髁 上骨缺损模型,直径为2.5 mm,随机分为3 组,每组6 只,分别每日局部注射0.2 mL溶液等体积PBS(对照组)、10-6 mol/L 和 10-8 mol/L Y1受体拮抗剂溶液,28 d后处死,Micro-CT检测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ALP和茜素红染色发现,Y1受体拮抗 剂组细胞胞浆内棕色颗粒、细胞外周基质矿化结节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浓度特异性,以10-8 mol/L最为明显;q-PCR及Westem blot检测发现,在成骨分化诱导第7天,10-8 mol/L Y1受体拮抗剂组COLI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1天,10-8 mol/L Y1受体拮抗剂组OCN、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 micro-CT分析发现,在局部注射10-6 Y1受体拮抗剂28 d后,骨缺损BV/TV、骨密度、骨小梁数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 意义(P<0.05);而骨小梁厚度(P=0.07)、骨体积(P=0.35)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肽Y Y1受体拮抗剂可促进 BMSCs成骨分化以及骨缺损的修复,提示阻断Y1受体信号传导具有预防或治疗骨折、骨质疏松症等潜力,为临床药物研究提 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