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初步探讨运用近距离放射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肺内寡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其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自2013年5月至2017年10月入院的结直肠癌术后肺内寡转移患者的病例,10例患者共15个病灶,采用CT引导下192Ir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肺部转移病灶。应用定位CT扫描图像,将插植针置入肿瘤,在CT引导下调整插植针至合适位置,将插植完成后图像传至计划系统,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进行三维重建,制定放疗计划,计划通过后实施治疗,采用单次放疗,剂量20 Gy。结果 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1级不良事件发生率30%,其中1例为轻度咳嗽,2例为痰中带血,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治疗后1年肿瘤局部控制率(LC)为93.3%,其中1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局部进展,再次实施近距离放射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5个月,中位总生存(OS)为14.7个月。结论 对于无法手术的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肺内寡转移患者来说,近距离放射治疗是一种可选择的安全可行的治疗方式,短期内可重复治疗,不良反应小,肿瘤局部控制率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sa-miR-769(miR-769)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及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挖掘,我们对肿瘤相关的hsa-miR-769(miR-769)的表达进行了深入研究,进而进行临床样本的验证,并通过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进一步探索。结果:公共数据库的挖掘结果显示miR-769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异常升高,且在临床样本中我们观察到了相同的升高异常,通过细胞实验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我们发现miR-769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同时引起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发生改变,后续的研究中,我们成功构建了紫杉醇耐药的食管鳞癌细胞系,并发现miR-769在食管鳞癌对于紫杉醇的获得性耐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miR-769影响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及对紫杉醇的耐药性,本研究旨在探索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并为食管鳞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局部复发非小细胞肺癌采用192Ir近距离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自2013—2018年间调强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22例。采用192Ir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复发病灶,处方剂量30Gy1次,治疗后前3个月每1个月复查CT,3个月后每3个月复查CT,评价局控率、不良反应,复发治疗后1、2年总生存率。结果 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1、3、6个月病灶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14%、14%,部分缓解率分别为82%、82%、82%,疾病稳定率分别为5%、0%、0%,疾病进展率分别为5%、5%、5%;有效率分别为91%、96%、96%。复发治疗后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27%。急性放射性肺炎5例占23%(1级3例、2级2例),骨髓抑制4例占18%(白细胞减少1级3例、血小板减少1级1例),术后气胸1例,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 192Ir近距离治疗局部复发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探讨3D打印模板辅助插植近距离治疗在髂血管旁孤立转移淋巴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8-2020年间就诊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的 12例患者,应用3D打印模板辅助插植近距离治疗,处方剂量 20~30Gy 1次。疗后前3个月每个月复查CT,3个月后每3个月复查CT,评价治疗局控率、症状缓解率、不良反应。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和随访,1、3、6个月淋巴结达完全缓解分别为2、3、3例,部分缓解分别为9、8、8例,疾病稳定 1例,疾病进展 0例。症状缓解 10例。急性放射性肠炎 2例,骨髓抑制 2例,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3D打印模板辅助插植近距离治疗髂血管旁转移淋巴结可能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5.
肺癌合并肺不张放疗中确定GTV边界是一个临床难题,有报道采用强化CT、PET-CT、MRI等确定GTV边界的相关研究,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我科采用了一种经皮肺穿刺注气技术来确定放疗GTV,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sT im-3)、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Kazal1型(SPINK1)水平与三维适形放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0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肿瘤直径、TNM分期、分化程度以及病理类型),抽取入院第2日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T im-3、SPINK1水平并据中位数大小将患者分为sT im-3低和高水平组、SPINK1低和高水平组;患者均进行三维适形放疗,随访12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疗效,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研究血清sT im-3、SPINK1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肿瘤直径> 3.0 cm、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sT im-3、SPINK1表达水平高于肿瘤直径≤3.0 cm、TNM分期为Ⅰ~Ⅱ期、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 <0.05);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后,血清s...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多次分割单纯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HDR-BT)在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 搜集有关局限期前列腺癌行单纯HDR-BT的临床研究资料, 纳入的研究仅限多次分割HDR-BT单一治疗, 中位随访时间至少为5年, 分析了详细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数据。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纳入排除标准, 最终纳入11项包括2 683例患者的临床研究资料。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的5年无生化复发生存(bR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94%(95%CI为93%~96%)和96%(95%CI为94%~98%)。总的长期(≥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CSS)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率分别为99%(95%CI为98%~100%)和98%(95%CI为98%~99%)。总的长期(≥5年)晚期≥3级胃肠和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5%CI为1%~3%)和9%(95%CI为6%~13%)。结论多次分割单纯HDR-BT对于局限期前列腺癌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其长期疗效结果令人鼓舞, 且治疗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多次分割单纯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HDR-BT)在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搜集有关局限期前列腺癌行单纯HDR-BT的临床研究资料,纳入的研究仅限多次分割HDR-BT单一治疗,中位随访时间至少为5年,分析了详细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数据。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1项包括2 683例患者的临床研究资料。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的5年无生化复发生存(bR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94%(95%CI为93%~96%)和96%(95%CI为94%~98%)。总的长期(≥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CSS)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率分别为99%(95%CI为98%~100%)和98%(95%CI为98%~99%)。总的长期(≥5年)晚期≥3级胃肠和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5%CI为1%~3%)和9%(95%CI为6%~13%)。结论多次分割单纯HDR-BT对于局限期前列腺癌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其长期疗效结果令人鼓舞,且治疗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患者完全切除术后预后及脑转移(BM)的高危因素, 以筛选最可能从预防性颅脑照射(PCI)中获益的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行完全切除的LS-SCLC患者94例, 其中31例接受PCI治疗, 63例未接受PCI治疗。使用Kaplan-Meier法分析预后及脑转移的相关因素, 并使用log-rank检验分析组间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总生存(OS)及B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PCI组2、5年OS率为80.6%、61.3%, 非PCI组分别为61.9%、46.0%(P=0.001)。PCI组2、5年无脑转移生存(BMFS)率为80.6%、54.8%, 非PCI组分别为57.1%、42.9%(P=0.045)。PCI组2、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71.0%、48.4%, 非PCI组分别为49.2%、34.9%(P=0.016)。PCI可提高pⅡ/Ⅲ期患者OS(P=0.039, P=0.013), 但pⅠ期患者OS获益不显著(P=0.167)。PCI组有3例(9.7%)患者发生BM,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