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膜诱导技术治疗成人长骨慢性骨髓炎清创后大段骨缺损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成人长骨慢性骨髓炎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26~49岁,平均35.2岁;16例初始损伤为开放性骨折,6例为闭合性骨折,1例无骨折病史。胫骨12例,股骨7例,肱骨3例,尺桡双骨1例;骨干19例,干骺端4例。病程4~13个月,平均6.9个月。所有患者采用膜诱导技术分2个阶段治疗,记录患肢术后并发症、骨愈合时间及功能情况,并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8~43个月,平均(27.6±5.3)个月。术后2例出现皮瓣边缘部分坏死,1例髂骨切口浅表感染,余无明显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20例获得Ⅰ期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6个月(3~7个月),其中16例下肢手术患者完全负重时间5.2个月(4~8个月);3例随访期间出现感染,再次接受膜诱导手术后达到完全骨愈合。末次随访时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较术前改善。结论:膜诱导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成人长骨慢性骨髓炎清创后大段骨缺损问题,显著缩短治疗周期,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胫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后早期踝前疼痛的发生率,分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方法对307例胫骨干骨折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观察早期踝前痛的发生率、VAS疼痛评分和早期踝前疼痛的平均持续时间等,分别于术后即刻、3个月、1年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39例术后早期发生踝前疼痛,发生率为12.7%,平均持续时间(6.2±3.4)d;静息状态VAS疼痛评分平均(3.1±1.5)分,功能锻炼时VAS疼痛评分平均(4.0±0.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踝前疼痛是胫骨干骨折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的并发症之一,与远端锁钉的置钉方式及扩髓有一定相关性;踝前疼痛会增加术后功能锻炼时VAS疼痛评分,但对踝关节功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小腿前外侧单一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小腿前外侧单一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46例。结果 46例均获平均9.5(8~12)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14~20周,平均17.1周。疗效评价采用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3例,良18例,可5例,优良率89.1%。结论对大部分胫腓骨远端骨折而言,采用经小腿前外侧单一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小腿前外侧切口L形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经小腿前外侧切口L形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9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4例;年龄25 ~ 51岁,平均39岁.15例为闭合性骨折,4例为开放性骨折.骨折按照Rüedi-Allgǒwer分型:Ⅰ型1例,Ⅱ型11例,Ⅲ型7例.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8~13个月(平均8.6个月)随访.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获骨性愈合,时间为16 ~20周,平均18.1周.除2例患者骨折关节面出现1.5 mm移位外,余骨折均未发生明显短缩、成角及旋转等畸形.疗效评价采用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9例,良7例,可3例. 结论 经小腿前外侧切口L形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可以治疗绝大多数的pilon骨折并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背景:成人柔韧性扁平足的有效治疗方法目前仍存在争议。距跗关节稳定机制这一概念的提出和HyProCure跗骨螺钉的发明,给成人柔韧性扁平足治疗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目的:评价HyProCure跗骨螺钉治疗成年人柔韧性扁平足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对27例(34足)成人柔韧性扁平足患者采用HyProCure跗骨螺钉实施距下关节稳定术治疗。男20例,女7例,年龄18-77岁,平均(33.8±11.6)岁。术后定期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临床并发症评估、x线和CT检查及基于PACS5.0系统的图像测量,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进行术后疗效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4.7±1.8)个月。除1例术后1个月因HyProCure脱出跗骨窦行更换手术外,余无明显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无一例永久移除HyProCure。手术前后距骨第1跖骨角(14.1°±6.0°vs 4.7°±2.8°,P〈0.01)、跟骨倾斜角(16.1°±2.0°VS20.4°±2.2°,P〈0.05)、距舟覆盖角(24.9°±3.3°vs15.0°士2.1°,P〈0.01)和距骨第2跖骨角(32.3°±4.2°VS14.6。土1.9。,P〈0.01)改善明显,患足内侧纵弓高度显著提升(P〈0.01),VAS疼痛评分明显改善(P〈0.05),术后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较术前提高了74.9%(44.2±11.1w77.3±10.7,P〈0.01)。结论:采用HyProCure跗骨螺钉治疗成年人柔韧性扁平足可以有效恢复正常足部骨性结构关系、手术创伤小、术后可早期负重、患足疼痛改善明显、功能提高显著,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们采用关节镜下治疗58例膝关节内肿物患者,疗效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病例资料来源于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本组58例(68膝),男35例,女23例,年龄19~60岁。其中滑膜软骨瘤病15例(18膝);半月板囊肿15例(15膝);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7例(24膝);腱鞘巨细胞瘤11例(11膝)。1.2治疗方法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  相似文献   
7.
首先,我们试制成功了人工合成的无血清培养液。其主要组成成份为F12/DME1:1,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胰岛素、转铁蛋白、氢化考的松和亚硒酸。对人胃癌细胞系BGC823、人大肠癌细胞系HR-8348(杭州)进行为时1—2周的短期培养和有血清—无血清交替式的连续培养。实验结果表明:我们自制的这种人工合成的无血清培养液,不仅仅能够保证上述人癌细胞系的生长要求,而  相似文献   
8.
自救互救既是战(现)场救治工作的起点,又是赢得救治时间、挽救伤员生命的关键。无论是战场还是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救援的现场,具备良好自救互救能力的官兵,对于及时抢救伤员、防止伤情加重、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等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就自救互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可稳定表达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在体外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10/2004-03在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全军骨肿瘤研究所及口腔医学院完成。①将pGEM-T-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3和pSecTag2B表达载体分别用KpnⅠ和NotⅠ酶切后重组pSecTag2B-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质粒。②脂质体介导下转染哺乳动物细胞COS-7,获得稳定表达后用细胞上清刺激骨髓基质干细胞。③通过噻唑蓝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①成功构建pSecTag2B-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真核表达载体(电泳可见540bp的特异条带)。②转染哺乳动物细胞COS-7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到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蛋白质的稳定表达(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450nm处吸光度值,原液及1∶10稀释度细胞上清大于阴性对照组2.1倍以上)。③用细胞上清刺激骨髓基质干细胞后,实验组骨髓基质干细胞较对照组吸光度值明显增高,在24~72h其增高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显著促进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增殖,提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对于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及分化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可稳定表达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合成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于2002-10/2004-03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骨肿瘤研究所及口腔医学院完成。①将pGEM-T-FGF18-3和pSecTag2B表达载体分别用KpnⅠ和NotⅠ酶切后重组pSecTag2B-FGF18质粒;ELISA检测转染后COS-7细胞上清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蛋白,以大于阴性对照A值2.1倍以上为阳性结果。②用细胞上清刺激骨髓基质干细胞,根据含小牛血清的DMEM不同比例稀释转染后COS-7细胞上清分为1∶2稀释组、1∶4稀释组、1∶8稀释组、1∶16组、1∶32稀释组;对照组∶用含体积分数为0.02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按1∶2稀释未转染的COS-7细胞上清。③通过酶动力法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合成情况。结果:①成功构建了pSecTag2B-FGF18真核表达载体。②转染哺乳动物细胞COS-7用夹心ELISA法检测到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蛋白质的稳定表达,原液及1∶10稀释度细胞上清A值大于阴性对照A值2.1倍以上(P<0.01)。③用细胞上清刺激骨髓基质干细胞72h后,1∶2稀释组、1∶4稀释组、1∶8稀释组、1∶16组、1∶32稀释组骨髓基质干细胞A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证实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合成的促进作用。结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有显著促进体外培养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合成的作用,提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对于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化及成骨表型的维持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