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c-肽、皮质醇、血糖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将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亚低温和常规治疗组,检测入院第1天(d1)、第3~5天(d3~5、第14天(d14)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c-肽、皮质醇、血糖的水平,进行对照比较。记录患者第14天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评分(NIH-SS)和病死率。结果入院d1、d3~5、d14两组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皮质醇、胰高血糖素、血糖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亚低温组d3~5、d14血清胰岛素水平高于同期常规治疗组(P<0.05),皮质醇、胰高血糖素和血糖的水平低于同期常规治疗组(P<0.05)。亚低温组第14天的NIHSS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的病死率为31.3%和45.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亚低温可以改善急性脑卒中机体应激激素的紊乱,降低血糖水平,保护脑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美多巴对帕金森病(PD)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浓度的影响。方法检测17例PD病人美多巴治疗前后及35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结果 PD组治疗后Hcy水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健康对照组(P0.05);PD组治疗前后血浆叶酸及维生素B12浓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D组美多巴治疗前的血Hcy水平与叶酸呈负相关(r=0.692,P=0.015)。结论美多巴可以引起高Hcy血症,其机制并非通过影响体内叶酸及维生素B12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CT灌注成像是近年来发展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对急性脑缺血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44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依据有无颈动脉硬化分为脑梗死动脉硬化组与非动脉硬化组;同时选取非脑部疾病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检测血清Hcy水平。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颈动脉硬化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均高于非动脉硬化组(P<0.05)和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是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L-2、IL-6、α-TNF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 将3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和常规治疗组,检测入院第1天(d1)、第3-5天(d3-5)、第14天(d14)血清IL-2、IL-6、α-TNF的水平,进行对照比较。记录患者第14天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评分(NIHSS)和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者d1、d3-5、d14血清IL-2、IL-6、α-TNF的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1),亚低温治疗组d3-5、d14血清IL-2和IL-6的水平均低于同期常规治疗组(P<0.01和P<0.05)。亚低温治疗组第14天的NIHSS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01)。两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1.3%和4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L-2、IL-6的水平,抑制卒中后炎症反应,保护脑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6.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使用血栓溶解药物 ,特别是动脉内溶栓治疗是近年来脑卒中治疗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并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我院从 1998年 11月~ 2 0 0 0年 11月应用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患者缺血性卒中 15例 ,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急性脑缺血性卒中患者 15例 ,男 11例 ,女 4例。年龄 6 0~ 74岁 ,平均 6 5岁。所有患者均有单侧肢体瘫痪、言语不清等临床表现 ,肢体肌力均小于 3级。15例患者溶栓前均行头颅CT检查 ,排除脑出血 ,且影像未显示与体征相对应的梗死灶。术前常规行出血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中风病人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5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进行选择性动脉溶栓,溶栓前后按照卒中病人神经病学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并进行血管影像学评价。结果:15例病人中有9例缺血后完全再灌注(占60%),3例缺血后部分再灌注(占20%),治疗后病人神经病学缺损评分显著下降,总有效率80%,显效率66.7%,结论: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报告1例边缘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电生理和颅脑影像资料以及经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的预后,并结合文献讨论边缘性脑炎可能是一种累及边缘系统的自身抗体介导的免疫性疾病,影像学检查以边缘系统受累为主,经免疫抑制剂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比较尿激酶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 0例急性脑梗死 (发病≤ 8h)患者分为动脉溶栓、静脉溶栓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表 (NIHSS)于治疗前 ,治疗后 2 4h、1周、2周记录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临床症状恶化者复查头颅CT ,明确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尿激酶溶栓治疗后 2 4h治疗组NIHSS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1周后差异更加显著(P <0 0 1) ,但溶栓治疗组之间 (经动脉或静脉溶栓 )NIHSS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三组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 6 6 7%、9 5 2 %和 14 2 9% ,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 ,动脉溶栓的疗效并不优于静脉溶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分类的变化,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出血住院患者102例,按照出血量大小、是否破入脑室和血肿扩大分为出血量<25ml、出血量≥ 25ml、继发脑室出血和血肿扩大4组。发病24h内完成外周血WBC计数、分类的检测,并同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脑出血患者外周血WBC和中性粒细胞(NEUT)计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继发脑室出血组的外周血WBC和NEUT计数高于出血量<25ml组(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早期外周血WBC开始增高,其增高程度同出血量大小和破入脑室有关,是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