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乳房皮下切除与几种方法的乳房再造术,即腹直肌肌皮瓣或背阔肌肌皮瓣加乳房假体或局部皮瓣等即刻再造乳房的方法。方法选择乳腺导管内原位癌10例和巨大乳腺良性肿瘤5例,顺乳晕切口活检,病理检查确立诊断后,采用经乳腺切口行乳癌或巨大肿瘤的乳房皮下切除术,若乳癌或良性肿瘤体积较大,另于腋窝部加做顺腋下皱襞的附加切口,以便于取出切除的组织及切除乳腺的腋尾部,同时可以切取腋淋巴结行冰冻切片活检。然后,应用腹直肌肌皮瓣或背阔肌肌皮瓣加乳房假体或局部皮瓣即刻行再造乳房,充填乳房切除后的空间,仅以少量的肌皮瓣皮肤修复乳头、乳晕切除后的缺损,并在此转移皮瓣上再造乳头、乳晕。结果经过多专科协作共完成15例,随访结果良好,无肿瘤复发。此法再造的乳房易与健侧乳房对称,保留了原有乳房皮肤的良好感觉,外观形态自然,再造乳房瘢痕较少,且手术切口瘢痕隐蔽。结论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防止乳腺癌复发的前提下,乳房皮下切除与即刻乳房再造法,对乳腺导管内原位癌和巨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I期完成肿瘤切除和乳房再造术,具有积极有效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核素显像与彩超是诊断甲状腺结节最常用的方法 ,其临床价值早已肯定 ,但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本文总结了12 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病例 ,探讨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10月 ,我们选择了 12 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 ,均于术前行彩超和核素显像诊断 ,并经手术获得病理结果。患者年龄 2 1~ 6 7岁 ,中位年龄 4 1岁 ;男 19例 ,女 10 7例。1 2 核素显像法 使用Siemens公司Di acam/iconSPECT ,配置低能平行孔高分辨准直器。静脉注入99mTC -O4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提高高龄女性乳腺癌治疗疗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0月我院收治的21例70岁以上老年乳腺癌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1例患者中Ⅱ~Ⅲ期病例18例,占85.7%;肿瘤直径1.3cm~6cm不等,平均4.13cm;17例有伴随疾病,占80.9%;19例手术,其中行改良根治术15例,占78.9%,2例拒绝手术。ER阳性13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9例。结论:高龄女性乳腺癌应早诊断、早治疗,可手术者应以外科手术为主,强调内分泌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报告1例肾移植后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治,术中应用快速测定甲状旁腺素决定切除甲状旁腺.结果 手术切除3个甲状旁腺后甲状旁腺素快速下降超过50%,术后出现低血钙,甲状旁腺素低下,经补钙2个月后血钙及甲状旁素恢复正常.结论 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少见病,以手术治疗为主,术中甲状旁腺素快速测定决定切除甲状旁腺是极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Ki-67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C-erbB-2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3例乳腺癌Ki-6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86.3%,Ki-67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相关,与ER、PR、p53、C-erbB-2表达不相关,Ki-67过度表达与ER、PR、C-erbB-2、p53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Ki-67高表达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指标,Ki-67表达的检测作为乳腺癌常规病理检查,可用于乳腺癌的预后判断及化疗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胸骨后甲状腺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991年1月~2005年12月该院手术治疗的21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骨后甲状腺肿21例全部手术治疗成功。其中经颈手术16例,颈胸联合切口4例,单纯开胸1例。良性病变20例,占95%,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8例,甲状腺肿瘤2例;恶性1例,为甲状腺未分化癌。无术后大出血、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和低钙抽搐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胸骨后甲状腺肿多为良性病变,CT和甲状腺核素显像是术前重要诊断手段。手术切除是胸骨后甲状腺肿惟一有效治疗方法,首选颈部切口,操作有困难时需果断加行胸部切口。  相似文献   
7.
乳腺X线立体穿刺钢丝定位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X线立体穿刺钢丝定位活检术在不能触及乳腺病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钼靶X片上有可疑病灶而无临床体征的患者,通过X线立体定位穿刺,放入钢丝标记,指导外科切除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结果:58例不能触及乳腺病灶一次定位切检成功,经病理检查证实恶性病变20例,良性病变38例。结论:乳腺X线立体穿刺钢丝定位活检术对不能触及乳腺病灶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是诊断无体征早期乳腺癌的理想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探讨实施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10年期间收治4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采用患侧腺叶切除60例,患侧腺叶和峡部切除加对侧腺叶大部分300例,双侧腺叶和峡部切除40例,均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恢复正常,并发一过性喉返神经损伤20例,并发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0例。患者术后无颈部肿瘤复发。结论实施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可达到与目前常规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相同治疗效果。所以中央组淋巴结清扫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探讨实施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10年期间收治4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采用患侧腺叶切除60例,患侧腺叶和峡部切除加对侧腺叶大部分300例,双侧腺叶和峡部切除40例,均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恢复正常,并发一过性喉返神经损伤20例,并发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0例。患者术后无颈部肿瘤复发。结论实施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可达到与目前常规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相同治疗效果。所以中央组淋巴结清扫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手术治疗的65例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肿瘤直径0.13~0.96 cm,全部施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其中12例(18.5%)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无颈侧淋巴结转移病例.术后出现暂时性手足发麻7例,声音嘶哑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4~63个月,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病例.结论 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术前确诊困难,根治性手术切除+内分泌抑制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预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