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5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恒玉  徐永琼 《护理研究》2008,22(34):3151-3152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排气时减慢液体流速对一次性排气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法和减速法各排气52次,比较两种方法排气的成功率.[结果]采用常规法排气,成功率为82.7%;采用减速法排气,成功率为9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气时的液体流速是影响排气成功的主要因素,采用降低液体袋高度、调整输液器开关大小、缓慢倒转莫菲氏滴管等方法来减慢液体流速,可以明显提高一次性排气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造瘘口周围皮炎是一种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因造口袋密闭不严,粪液侵蚀皮肤引起接触性皮炎,或造口器材与皮肤摩擦引起机械性损伤,部分患者也可因造口器具引起皮肤过敏所致。表现为局部红肿、压痛、糜烂,严重者发生溃疡,甚至引起造瘘口周围感染、脓肿形成。临床上对造瘘口周围皮炎的治疗方法有多种报道,我科在2011年3月采用干氧联合阿米卡星、  相似文献   
3.
徐永琼  熊恒玉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1):824-825,854
目的探讨减轻化疗患者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方法。方法选择87例需化疗3d以上的肿瘤患者,在化疗的第1天、第2天、第3天分别以不同方法进行留置针穿刺。第1天以无菌生理盐水喷涂留置针软导管后穿刺(A法);第2天以使用微量利多卡因喷涂留置针软导管后穿刺(B法);第3天在进行心理暗示后使用微量利多卡因喷涂留置针软导管后穿刺(C法)。观察3种方法穿刺过程中患者疼痛的程度,并进行疼痛发生率的比较。结果 3种方法行留置针穿刺,患者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81.6%、40.2%、18.4%;C法较B法和A法在减轻患者穿刺疼痛方面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量利多卡因喷涂联合适当心理暗示能有效减轻患者对留置针穿刺的疼痛感,尤其适用于穿刺疼痛耐受差、心理惧怕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PICC导管外露部分破损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我国,作为一种静脉输液途径,PICC因为可以明显减少静脉炎及静脉硬化,减少化疗药物渗出所致的周围血管坏死的危险等优势,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尽管PICC优点很多,但它所带来的并发症一直是众多护理人员关注的焦点。导管破损是较为少见而又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它直接造成患者的经济损失及心理负担,甚至耽误患者的治疗,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我科自2003年开展PICC置管技术以来,发生导管外露部分破损4例。笔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原因,以便采取相应对策,延长带管时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熊恒玉 《家庭护士》2008,6(3):842-843
沟通或称交流,是一个遵循一系列共同的规则互通信息的过程[1].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气管切开、失语等语言障碍的病人常采用非语言交流方式,包括图卡片、写字板、摇铃、身体语言(如目光、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头饰、躯干)、触摸、空间效应等,根据不同病人分别给予护患共同认同的方式进行沟通[2].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头号杀手,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对肿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以及对患者、家属的精神恢复起着重要作用.我科2006年1月-2010年1月对6对亲属关系肿瘤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头号杀手,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对肿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以及对患者、家属的精神恢复起着重要作用.我科2006年1月-2010年1月对6对亲属关系肿瘤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徐永琼  熊恒玉  梅艳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988-1989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上腔静脉综合症的风险.方法 观察82例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情况,并分析引起上腔静脉综合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82例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并发上腔静脉综合症6例(7.3%),均为晚期右肺癌患者,6例均有纵隔淋巴结肿大,5例伴有胸腔积液.结论 晚期右肺癌患者,行PICC置管前应加强风险评估,筛查有无隐匿性上腔静脉综合征,尤其是右上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恶性积液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选用理想的溶媒稀释胸腺肽α1进行皮下注射.减轻患者的疼痛。方法通过循证护理,运用循证结果.对39例患者采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胸腺肽α1进行皮下注射117例次(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胸腺肽α1进行皮下注射117例次(循证组)。比较注射后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循证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对皮下注射胸腺肽α1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可显著减轻患者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10.
沟通或称交流,是一个遵循一系列共同的规则互通信息的过程[1].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气管切开、失语等语言障碍的病人常采用非语言交流方式,包括图卡片、写字板、摇铃、身体语言(如目光、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头饰、躯干)、触摸、空间效应等,根据不同病人分别给予护患共同认同的方式进行沟通[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