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建立-个细胞融合实验体系,观察凝血酶(thrombin,Th)对I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I,HIV-1)包膜糖蛋白(envelope glycoproteins,Env)介导的细胞融合的影响。方法采用携带HIV-1 JRFL 株env基因的表达质粒pSV—Ⅲ-JRFL—dCT与携带HIV-1tat基因的表达质粒pcTat共转染293T细胞,检测到细胞膜表面Env表达后,将pSV—Ⅲ-JRFL-dCT与pcTat分别按1:2、2:3、1:1、2:1、5:1、10:1共转染293T细胞,然后再与Magic5A细胞进行融合实验,计数融合细胞数目并确定最适宜的融合条件,建立稳定的细胞-细胞融合实验体系。在所建立融合体系基础上利用Th处理Env表达细胞。观察对融合作用的影响。结果pSV—Ⅲ-JRFL-dCT与pcTat按1:1、2:1共转染293T细胞,可建立稳定的细胞-细胞融合实验体系。Th能够增强细胞融合,且融合细胞数随着Th浓度增高而逐渐增加。Th处理10min与处理30min比较,融合增强作用更加显著。结论质粒pSV—Ⅲ-JRFL—dCT与pcTat按1:1、2:1共转染293T细胞,与MagieSA细胞进行融合实验可得到稳定的细胞-细胞融合实验体系,111对HIV-1包膜介导的细胞融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SEREX(serological analysis of recombinant cDNA expression library)技术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cDNA文库进行初步筛选,得到新的类风湿关节炎自身抗原.方法 利用SMART技术构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cDNA文库,并对该文库进行SEREX筛选,获得特异性结合阳性克隆,对阳性克隆同源性分析.然后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验证,分析该阳性克隆对于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临床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构建cDNA文库滴度约为6.89×10^6 pfu/mL,筛选文库获得12个阳性克隆,同源性分析3个阳性克隆插入片段为已知蛋白,分别是:Filaggrin、SERPINE2和p68.进行血清学初步验证,抗-Filaggrin和抗-SERPINE2具有高敏感度和低特异度,而抗-p68具有高敏感度和高特异度.结论 抗-Filaggrin、抗-SERPINE2和抗-p68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具有不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与血小板活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方法 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FCM)三色荧光分析技术对50例冠心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GPⅡb/Ⅲa(PAC-1)进行检测.结果 冠心病组血小板CD62P(34.17±9.82)%与PAC-1(82.66±11.33)%阳性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5.13±2.63)%,(38.07±5.44)%],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冠心病组存在血小板活化,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活化可用于冠心病预防、治疗和复发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我国北方地区乙型肝炎患者表位特异性CTL细胞反应水平,研究急性自限性和慢性持续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免疫反应的差异。方法 使用HBV抗原表位肽五聚体(HBcAg18-27)对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患者外周血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BV特异性CTL细胞。结果 在20例急性乙型肝炎的急性期,可以检测到高水平的HBcAg特异性的CTL细胞,而在急性乙型肝炎的恢复期,HBcAg特异性CTL细胞的水平可以明显下降。在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可以检测到低水平的HBcAg特异性的CTL细胞。结论 HBcAg特异性CTL细胞在急性肝炎患者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过程中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DNA分型技术对黑龙江地区60例ITP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HLA-DRB1*02(15/16)基因频率在ITP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RR分别为7.857、4.171,x^2值分别为17.778、8.539,P分别为0.001、0.003,EF分别为0.1983、0.1510),而HLA-DRBl。08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RR=0.095,x^2=12.810,P=0,001,PF=O.009),其他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黑龙江地区人群中,HLA-DRB1*02(15/16)基因可能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易感性有关,HLA-DRB1*08则可能对ITP发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7及胞浆内抗原CD79a、CD3、MPO在急性白血病细胞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 对2001-02~2003 -1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39例初诊急性白血病病人,采用CD45 /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运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双表型急性白血病(BAL)CD117表达率为87. 5%。急性髓系白血病(AML)CD117表达率为88%、cMPO表达率为70%,cCD79a及cCD3 在AML中未见表达。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2例B ALL,cCD79a均为阳性,CD117均为阴性; 3例T ALL,cCD3 均为阳性,其中1例CD117阳性; 1例T、B混合型ALL,cCD79a及cCD3 均为阳性,并伴有CD117阳性。结论 检测CD117、cMPO、cCD79a、cCD3 有助于鉴别AML、ALL、与BAL,且采用CD45 /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能排除骨髓中正常细胞的干扰,并可直接地证明双表型或双克隆型急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留学生尤其是俄罗斯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深入了解留学生学习习惯与特点,不断提高其实验诊断学实践操作能力仍是该领域教育工作者新时期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介绍了哈尔滨医科大学近年针对留学生实验诊断学实践操作培养的经验,对新时代留学生教学进行了思考。从"学"与"教"两个方面的反馈来看,本次实践技能教学活动达到该校对于临床本科层次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9.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特征为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其中抗dsDNA抗体是目前公认的SLE高度特异性抗体 ,对临床诊断SLE和治疗监控极为重要。有关抗dsDNA抗体的研究正逐渐受到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