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沙眼衣原体感染对精液参数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男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Chlarnydia trachomatis,CT)对精液分析各参数的影响。方法CT采用免疫层析法,精液分析采用计算机辅助精于分析系统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感染组精子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精子活率指标a级精子活、b级精子活、C级精子率对照组好于感染组(P〈0.01),精子活动力评估项目曲线速度、直线速度、平均路径速度、平均移动角度对照组优于感染组(P〈0.01)。结论CT感染可引起精子数量减少、运动质量和能力减弱,进一步证实了生殖道CT感染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苦瓜浸膏局部应用对小鼠生育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苦瓜浸膏对昆明系雄性成年小白鼠进行阴囊涂擦,结果发现:部分睾丸曲细精管上皮排列紊乱,层次减少。精于细胞内出现较大的空泡,线粒体肿胀,变态期精子顶体膜增厚、皱缩。精子数量减少,活力下降及畸变率增高。说明苦瓜浸膏局部应用,可阻抗精子的阶段发育,达到男性抗生育力目的。  相似文献   
4.
改良固定底物膜法对精子顶体透明质酸酶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一种检测人精子透明质酸酶的改良底物膜法,以提高临床对男性不育的诊断水平。方法根据精子顶体透明质酸酶能溶解卵丘基质透明质酸的生化特性,通过改良透明质酸钠-明胶底物膜法,后进行孵育及染色来显示透明质酸酶的活性。本研究检测了70例人精子透明质酸酶活性,并结合临床精液常规检查结果选择和分组标本(生育组26例,不育A组13例,不育B组31例),对生育组与各不育组之间的平均酶活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普通光镜下即可观察到在阳性反应区以深紫蓝色底膜为背景的清晰明亮的消化晕环,晕环数量及直径的大小与透明质酸酶活性成正比。生育组透明质酸酶平均阳性率为70.84%,酶活性亮区平均直径为78.17μm;不育A组酶平均阳性率为60.02%,酶活性亮区平均直径为76.92μm;不育B组酶平均阳性率为29.11%,酶活性亮区平均直径为8.22μm;经t检验,生育组酶活性两项指标均高于不育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检测方法简便、可靠,并可连续观察单个精子顶体透明质酸酶活性反应,很适合作为临床评价精子功能的有效指标,并提高对男性不育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育男性精子顶体内透明质酸酶活性与精液有关参数的关系,为临床男性不孕不育的诊断、治疗及精子的功能检查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81例精液标本,其中正常生育对照组20例,不育男性61例.以精子质量分析仪对每份标本进行临床精液常规检查及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并利用改良明胶底物膜法检测精子顶体内透明质酸酶活性.结果 ①精子透明质酸酶阳性反应率及酶活性强度与精子密度、精子活率、a+b级精子活力、正常形态百分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42(0.31)、0.62(0.49)、0.79(0.75)和0.67(0.42)1.②结果显示随着精子密度及a+b级精子活力的减少,透明质酸酶活性明显减弱,对照组透明质酸酶活性明显高于不育各组(P<0.01).③透明质酸酶活性与精子活率、正常形态百分率的关系,对照组与不育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优于不育组.结论 ①精子透明质酸酶阳性反应率与活性强度与精子密度、精子活率、a+b级精子活力、正常形态百分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②对照组与不育组在精子密度、精子活率、a+b级精子活力及正常形态百分率上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精子质量明显优于不育组.  相似文献   
6.
沙眼衣原体感染对男性生育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立宏  杨丹  高晓勤 《贵州医药》2009,33(3):203-205
目的探讨精液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方法(1)CT的检测:免疫层析法。(2)精子凋亡的检测:常规细胞形态学染色(瑞-姬染色)、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结果精液CT阳性组精子凋亡率为(33.03±14.98)%,正常对照组精子凋亡率为(9.68±2.78)%,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精液CT感染引起精子凋亡率增加。结论精液CT感染导致精子凋亡率增加引起男性生育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超微结构下不育患者凋亡生精细胞与酸性磷酸酶(ACP)之间的关系,为男性不育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提取正常生育组和不育组男性精液标本各10份,经洗涤、离心和固定后用硫酸铅法处理标本,常规孵育,树脂包埋,在超薄切片后用酶组化电镜观察凋亡生精细胞与ACP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酶组化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正常生育组精子形态结构基本正常,顶体、质膜、线粒体结构完整,染色质形态规则;不育组可见较多未成熟的生精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内大量与铅结合的ACP沉淀于溶酶体;凋亡精子顶体多形态异常,可见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后形成的髓鞘样结构;凋亡生精细胞核染色质浓缩、电子密度高,核膜膨胀、破裂、解体、间隙增宽,线粒体移位、脱落、膨胀,嵴退化或消失,可见凋亡小体、残余体等。与正常生育组比较,不育组ACP阳性反应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ACP活性、数量与生精细胞凋亡数量密切相关,且生精细胞的异常凋亡可导致男性不育,酶组化电镜的应用有望成为男性不育症诊治的新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子膜蛋白P34H的表达与精浆中性α-糖苷酶(NAG)活性的关系。方法:收集精液标本,分为正常生育组和不育组。参照WHO标准方法对标本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免疫印迹检测P34H蛋白在人精子中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P34H蛋白在人精子上的定位,采用底物酶法检测精浆NAG活性。结果: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正常生育组的精子P34H蛋白表达和精子P34H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不育各组;精子P34H蛋白表达及阳性率在NAG活性正常组与NAG活性异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提示精子P34H蛋白表达及P34H阳性率与精浆NAG活性呈正相关性。结论:精子P34H蛋白表达减少、精子P34H阳性率降低以及NAG活性减弱均会导致男性生育力低下,附睾精子蛋白P34H量和NAG活性可用于评价男性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精子顶体内酶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方法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方法对52例不育症患者、12名正常生育者[正常生育组,精子密度为(50~100)×109/L、精子活动率为60%~90%]进行精液常规分析。不育组按精子密度不同分为B1(20×109/L)、C1(20×109~40×109/L)及D1(40×109/L)3组;按精子活动率不同分为B2(30%)、C2(30%~50%)及D2(50%)3组]。采用改良明胶底物膜法和改良透明质酸钠-明胶底物膜法分别检测精子顶体内顶体蛋白酶(ACE)活性(ACE阳性反应率、ACE活性强度)和透明质酸酶(HYD)活性(HYD阳性反应率、HYD活性强度)。结果精子ACE活性(ACE阳性反应率、ACE活性强度)与精子密度、活动率、形态畸形率明显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97、0.867,0.831、0.860和-0.625、-0.546,P均0.01];精子HYD活性(HYD阳性反应率、HYD活性强度)与精子密度、活动率、形态畸形率明显相关[r值分别为0.832、0.855,0.842、0.830和-0.625、-0.554,P均0.01]。不育各组精子形态畸形率明显高于正常生育组(P0.01)。C1组、D1组和C2组、D2组ACE活性(ACE阳性反应率、ACE活性强度)、HYD活性(HYD阳性反应率、HYD活性强度)明显低于正常生育组(P0.01)。各组酶活性随精子密度及活动率增加而上升。结论精子ACE、HYD活性的检测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判断生育力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精子顶体内透明酸酶(HYD)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方法:收集不育男性精液44例,根据精液常规检查结果分为不育A、B、C、D四组;正常生育男性精液26例为正常生育组。采用改良透明质酸钠-明胶(NaHY-Gelatin)底物膜法检测精子顶体内HYD活性强度、阳性率及反应时间,研究精子形态与HYD活性强弱的关系。同时采用固定明胶底膜法检测精子顶体内蛋白酶(Acrosin),并对两种酶检测结果作直线相关分析,精液分析仪进行精液质量分析。结果:正常生育组HYD反应平均阳性率为(70.84±19.20)%,HYD活性亮区平均直径为(38.17±16.41)μm;不育组总体HYD分别为(37.01±35.13)%、(23.05±17.32)μm;不育A组分别为(60.02±29.10)%、(26.92±17.21)μm;不育B组分别为(16.11±4.64)%、(6.90±2.00)μm;不育C组分别为(29.11±11.85)%、(8.22±3.37)μm;不育D组分别为(53.04±28.60)%、(31.40±18.60)μm。正常生育组HYD反应阳性率和HYD活性强度与不育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rosin活性检测的相应数据证明人精子HYD活性与Acrosin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810)。结论:精子内HYD活性低下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检测精子顶体内HYD可作为临床评价精子功能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