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报道了人工合成的1—异丙基—6—氨基—噻吩骈〔3,4—d〕嘧啶—2,4—二酮对人淋巴细胞膜TPK活性的抑制作用,IC_(50)约为300μmol/L。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TPK的抑制作用与ATP呈竞争性,而与多肽底物Poly(Glu—Ala—Tyr)_(6;3:1)呈非竞争性。放射自显影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化合物对TPK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热休克蛋白90(HSP90)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HSP90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30 min后HSP90的表达开始增高,6 h达最高峰,持续升高至第3天,6 h后HSP90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早期可诱导海马CA1区HSP90的合成及表达增加,表明HSP90参与了脑缺血有关的病理及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亚克隆大鼠PDZ1-FLAG基因片段并构建pcDNA3.1载体.方法以pAdTrack-CMV-PDZ1为模板,采用PCR法获得PDZ1-FLAG的双链DNA;与pcDNA3.1载体用T4 DNA连接酶连接;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JM109进行筛选、序列测定.结果①得到了PDZ1-FLAG的双链DNA;②酶切鉴定能观察到PDZ1-FLAG和pcDNA3.1两条带;③PDZ1-FLAG测序图谱与文献报道完全一致.结论获得了含目的基因PDZ1-FLAG的pcDNA3.1载体.  相似文献   
4.
谭友果  张光毅 《四川医学》2009,30(3):434-43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些过去并不突出的社会矛盾也逐步突显出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我国各个地方先后发生了多起突发公共事件,其中个别的还酿成了重大事件,在国内外造成丁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事后分析中发现,很多事件如果在开始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完全可以将事件消灭在萌芽之中,而如何及时有效的解决突发公共事件.  相似文献   
5.
用离体孵育的大鼠海马脑片模型,研究了两类钙通道拮抗剂对缺氧海马脑片Ca2 /CaM PKⅡ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1)缺氧30min导致大鼠海马脑片Ca2 /CaM PKⅡ活性降至对照组的16.4%;(2)100μmol/L氯胺酮可部分拮抗缺氧导致的酶活性下降,使之恢复至对照组的40.6%;(3)10μmol/L苄丙咯可使缺氧导致的酶活性下降恢复至对照组的35.8%;(4)15μmol/L苄丙咯和50μmol/L氯胺酮联合用药可产生协同作用,使缺氧导致的酶活性下降恢复至对照组的63.8%。由此得出结论:缺氧对海马脑片Ca2 /CaM PKⅡ活性的抑制作用与NMDA受体门控的钙通道和Na /Ca2 交换通道异常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c—Jun蛋白磷酸化情况以及异氟醚对其的影响。方法四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直接脑缺血/再灌注组、吸入2h1.5MAC异氟醚脑缺血/再灌注组和吸入纯氧2h脑缺血/再灌注组,全脑缺血15min后分别再灌注6h。再灌注6h的大鼠进行磷酸化c—Jun(P—c—Jun)的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缺血前吸入1.5MAC异氟醚组大鼠的c—Jun磷酸化水平明显低于直接脑缺血/再灌注组和吸入纯氧2h脑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异氟醚抑制c—Jun蛋白的磷酸化可能是其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产生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HPK1对sD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四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缺血15min后分别灌注30min、3h、6h、24h、3天和5天。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给药组和缺血/再灌注溶剂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给药组再分为2组,分别脑室注射100g/L的HPK1 AS—ODNs、HPK1 MS—ODNs,每24h注射1次,连续3天,在最后一次注射24h后行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使用免疫沉淀和焦油紫染色法等技术检测相关信号蛋白的表达、活化水平及神经元细胞的死亡。结果在大鼠海马神经元中有HPK1的表达,脑室注射AS—ODNs大鼠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细胞明显增多。结论HPK1反义寡核苷酸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海马神经元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多巴胺(DA)对Ca^2+/CaM PKⅡ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海马、新纹状体脑片体外培养模型,以^32P掺入法测定Ca^2+/CaMPKⅡ活性。结果(1)单纯外源性DA引起Ca^2+/CaM PKⅡ活性显著下降;海马、新纹状体脑片引起最大抑制作用的DA浓度分别是500、10μmol/L。(2)酶活性随DA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海马脑片100μmol/L DA作用20min酶活性方  相似文献   
9.
用微型动脉夹夹紧双侧颈总动脉和电凝永久性阻断双侧椎动脉 ,建立大鼠暂短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用抗 p5 3的多克隆抗体以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p5 3蛋白表达的变化 ,发现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组织中p5 3蛋白含量升高 ,并有时间依赖性 ,3d达到峰值 ,4 d迅速下降暂短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中p53蛋白表达@袁红花$徐州医学院!徐州221002 @张光毅$徐州医学院!徐州221002脑缺血模型;;P53;;免疫印迹法  相似文献   
10.
用离体孵育的大鼠海马脑片模型,研究兴奋毒性与Ca2+/CaMPKII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外源性谷氨酸或NMDA均可抑制Ca2+/CaMPKII的活性,此活性的抑制可被MK801完全拮抗,而DNQX却无明显拮抗作用;无胞外Ca2+时,谷氨酸导致的酶活性抑制程度不如有胞外Ca2+时显著;无胞外Mg2+时,谷氨酸导致的酶活性抑制程度比有胞外Mg2+时显著。结果提示兴奋毒性对Ca2+/CaMPKII活性的抑制与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