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疾病,典型的异位妊娠诊断并不困难,对临床症状体征不明显的异位妊娠及早期异位妊娠则不易诊断,且较易与其他妇科、内科及外科疾病相混淆而导致误诊,故正确鉴别诊断极为重要.我院1996~1998年收治异位妊娠87例,其中误诊5例,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子宫经腹小切口子宫切除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对60例大子宫行小切口子宫切除(研究组)与58例传统子宫切除(对照组)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止痛剂使用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热及切口感染)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子宫小切口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容易掌握。与传统子宫切除术相比具有术后排气早、切口疼痛轻、下床活动早、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切口瘢痕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打孔术(LOD)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对62例PCOS不孕症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40例,开腹行卵巢楔形切除组22例,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LH/FSH比值、睾酮(T)水平;B超监测排卵情况;术后新发粘连率及妊娠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临床症状改善率、B超监测排卵率、术后新发粘连率、自然妊娠率分别为91.7%(33/36)、88.9%(32/36)、13.9%(5/36)、61.1%(22/36)。开腹手术组分别为90.5%(19/21)、85.7%(18/21)、19.0%(4/21)、47.6%(10/21),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相比,术后新发粘连率及自然妊娠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另外,两组术后激素水平均趋于正常。结论:LOD具有创伤小,术后附件区粘连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对治疗PCOS所致不孕症可明显提高其妊娠率,此疗效显著优于开腹组卵巢楔形切除,是PCOS患者较好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异位的相关因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20例宫内节育器异位病例资料,对节育器异位部位、临床症状、手术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绝经后妇女2例、哺乳期放置节育器者6例、人流术后上环1例。发生异位的IUD类型主要为爱母环11例、宫型IUD2例、金属圆环6例、T型IUD1例。B超是诊断宫内节育器异位的主要且便捷的方法。B超引导下取环8例,宫腔镜下取环5例,经腹腔镜下取出6例、1例开腹取环。结论:为避免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发生,必须加强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以提高技能,超声、宫腔镜、x线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手段,超声引导、宫腔镜及腹腔镜是取出IUD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14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患者,对其分娩方式以及分娩结局进行分析,对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27例(观察组)和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27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再次剖宫产(RCS组)119例进行比较,RCS组和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PCS组)119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46例产妇中有27例阴道分娩,23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85.19%。RCS组119例的手术产率为81.51%。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CS组与观察组比较,产后出血量较多,平均住院天数较长,医疗费用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在一定条件下应给予试产,阴道分娩方式可以减少开腹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同时减少患者手术的经济负担。因此,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可在医生严密的监护下进行阴道试产,临床医生应该大力倡导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常会遇到子宫下段胎盘剥离面出血难止的情况,特别是合并有胎盘植入时更是出血凶险,短时间内产妇即可因大量失血而陷入休克,严重威胁产妇生命.本文总结了9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时胎盘剥离面出血的病例,术中使用止血带套扎子宫血管,暂时阻断子宫血流,然后对剥离面进行缝扎止血,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输血率显著降低,均成功保留了子宫,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时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对黔南州人民医院2007年1月~2011年4月进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止血的22例产后出血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子宫背带式缝合法的价值。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12个的随访,无并发症病例发生。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剥离面血窦开放而引起大出血的有效方式,该操作简单易掌握,对提高产科质量起了很大作用,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张力性尿失禁在已产妇女中着遍存在,与分娩方式有直接关系。为此,笔分析我院200例足月产妇张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原因及其与分娩方式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治疗张力性尿失禁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叶产钳在剖宫产术中助娩胎头的应用及其优点.方法:选择我院600例剖宫产患者,分为手取组(徒手娩胎头)300例,直接产钳组212例,改用产钳组(徒手娩胎头失败及时应用单叶产钳助娩胎头)88例,观察3组母婴结局.结果:直接使用产钳组助娩胎头均成功,且新生儿产伤及子宫下段裂伤低于手取组;而改用产钳组中窒息率发生高于手取组及直接使用产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有很多因素,但产钳助娩胎头可降低新生儿胎头娩出困难,有利于母婴安全,能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开展临床研究。方法对良性病变的非脱垂子宫切除的患者,分为新式TVH与腹式两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新式TVH组平均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48小时、术后病率、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分别为70.32±17分钟、93.7%、15.6%、75%、5.2±1.19天,腹式组分别为102.67±17分钟、54.8%、64.5%、6.4%、8.2±1.00天,新式TVH组与腹式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两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32.1±34.2ml、120±33.4ml,新式TVH组较腹式组稍多,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式TVH组子宫切除较腹式子宫切除手术时间短,腹腔干扰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早,疼痛轻,术后病率低,住院日短,腹壁不留切口疤痕,深受患者青睐。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可充分展示出其诸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