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广州地区鼻咽及鼻腔鼻窦淋巴瘤的免疫表型。方法 复习及统计淋巴瘤临床病理资料,收集121例鼻咽及鼻腔鼻窦淋巴瘤标本,作一系列免疫组化及EB病毒(EBV)原位杂交检测进行研究。结果 鼻咽、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分别占结外NHL的9.93%(67/675)和7.70%(52/675)。67例鼻咽NHL中B细胞性淋巴瘤占68.66%,而80.77%(42/52)的鼻腔鼻窦NHL属于T细胞和NK细胞肿瘤。B细胞性NHL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多见。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均有EBV感染,分别占鼻咽、鼻腔鼻窦T细胞和NK细胞肿瘤的61.90%(13/21)和95.24%(40/42)。82.50%(33/40)鼻腔鼻窦NK/T细胞淋巴瘤属于NK细胞肿瘤(EBV+CD56+),而61.54% (8/13) 鼻咽部的则为细胞毒性T细胞表型(EBV+CD56-)。结论 广州地区鼻咽及鼻腔鼻窦NHL较西方多见。鼻咽以B细胞淋巴瘤多见, 而鼻腔鼻窦则以T细胞和NK细胞肿瘤占绝大多数。NK/T细胞淋巴瘤100%EBV阳性。鼻腔鼻窦NK/T细胞淋巴瘤以NK细胞肿瘤占绝大多数,而鼻咽者则以细胞毒性T细胞表型稍多见。目的 比较广州地区鼻咽及鼻腔鼻窦淋巴瘤的免疫表型。方法 复习及统计淋巴瘤临床病理资料,收集121例鼻咽及鼻腔鼻窦淋巴瘤标本,作一系列免疫组化及EB病毒(EBV)原位杂交检测进行研究。结果 鼻咽、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分别占结外NHL的9.93%(67/675)和7.70%(52/675)。67例鼻咽NHL中B细胞性淋巴瘤占68.66%,而80.77%(42/52)的鼻腔鼻窦NHL属于T细胞和NK细胞肿瘤。B细胞性NHL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多见。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均有EBV感染,分别占鼻咽、鼻腔鼻窦T细胞和NK细胞肿瘤的61.90%(13/21)和95.24%(40/42)。82.50%(33/40)鼻腔鼻窦NK/T细胞淋巴瘤属于NK细胞肿瘤(EBV+CD56+),而61.54% (8/13) 鼻咽部的则为细胞毒性T细胞表型(EBV+CD56-)。结论 广州地区鼻咽及鼻腔鼻窦NHL较西方多见。鼻咽以B细胞淋巴瘤多见, 而鼻腔鼻窦则以T细胞和NK细胞肿瘤占绝大多数。NK/T细胞淋巴瘤100%EBV阳性。鼻腔鼻窦NK/T细胞淋巴瘤以NK细胞肿瘤占绝大多数,而鼻咽者则以细胞毒性T细胞表型稍多见。  相似文献   
2.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对不同级别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DCIS患者38例,比较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对不同级别DCIS的诊断符合率及微钙化特征。 结果 高级别DCIS 20例,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 18例;单纯DCIS 28例,DCIS伴微浸润10例。超声对DCIS、高级别DCIS、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68%(28/38)、90.00%(18/20)和55.56%(10/18)。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DCIS、高级别DCIS、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6.32%(29/38)、90.00%(18/20)、61.11%(11/18)。两者联合对DCIS、高级别DCIS、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95%(30/38)、90.00%(18/20)、66.67%(12/18)。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DCIS的微钙化检出率均为57.89%(22/38)。 结论 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DCIS的诊断符合率与微钙化发现率相似,直径>20 mm的DCIS常伴有微浸润,直径<10 mm无钙化的DCIS易于漏误诊。  相似文献   
3.
4.
背景与目的:散发性Burkitt's淋巴瘤(sporadic Burkitt's lymphoma.sBL)少见,中国sBL的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状况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广州地区sBL的临床特点、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及EBV的感染状况.方法:分析总结21例sB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一系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定免疫表型,EBV编码的小RNA(EBV-encoded small RNAs,EBERs)原位杂交检测EBV感染情况.结果: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0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241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明确诊断21例sBL(0.87%).男女之比为4.5:1(17/4);中位年龄23岁.21例患者中,19例(90.48%)有淋巴结侵犯;16例(76.19%)多部位受累;12例(57.14%)临床分期为Ⅲ/Ⅳ期;15例化疗或手术加化疗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56.00%.20例形态学上表现为经典BL,另1例为伴有浆细胞样分化的BL变异型.该21例sBL主要的免疫表型为sIgM+/CD20+/CD10+/Bcl-6+/Bcl-2-[或Bcl-6+(>95%)/Bcl-2+(<10%)]/TdT-/Ki-67+100%.20例可检测病例中,11例有少数肿瘤细胞(3%~20%)表达CD5.10例肿瘤(47.62%)呈P53蛋白过表达.6例(28.57%)肿瘤细胞感染EBV,表达EBNA1和EBERs,但不表达LMP1.EBV阳性及阴性病例在形态学和免疫表型上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广州地区sBL少见,主要见于儿童及年轻成年男性.多数病例有淋巴结的侵犯.形态学及免疫表型与地方性BL类同.28.57%病例呈EBV Ⅰ型潜伏感染.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法制的逐步健全以及医疗和护理知识的普及,使人们对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息息相关,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与病人接触机会多、时间长,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或冲突,若不及时处理好,容易导致双方情绪波动,对工作及病人的健康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扰乱医院的工作秩序。因此,如何杜绝护理差错和事故,提高护理技术操作和护理质量,避免纠纷的发生,是护理人员应该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组织病理学工作者对人子宫颈非典型性不成熟化生及其类似病变诊断的一致性.方法 5位评估者分别对同一套87例宫颈活检标本进行独立评估.结果 分为不成熟化生、非典型性不成熟化生、湿疣、宫颈上皮内瘤变、Ⅱ和Ⅲ.Kappa检验分析对不同评估者的诊断结果 的一致性.结果 评估者总一致性弱(κ=0.332);不成熟化生(κ=0.595)和CINⅢ(κ=0.434)高度一致性;非典型性不成熟化生的一致性弱(κ=0.219);湿疣(κ=0.118)、CINⅠ(κ=0.109)和CINⅡ(κ=0.125)一致性微弱;评估者两两间一致性变异大(κ=0.149~0.532,均值0.336,加权0.582).诊断中的最大问题在于非典型性不成熟化生和其它类似病变的鉴别.结论 组织病理学工作者对宫颈非典型性不成熟化生及其类似病变的诊断一致性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低分化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提高对甲状腺低分化癌的认识和病理诊断水平.方法 归纳3 例甲状腺低分化癌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本文3 例甲状腺低分化癌发病年龄在45 ~58 岁,表现为长期单结节病史,其中1 例在出现颅内转移后才发现.大体观察表现为实性、灰白色结节,边界不清,偶见包膜.组织病理学形态主要为滤泡上皮增生呈小梁状、岛状和实体片状,部分内可见小滤泡结构.细胞较一致,呈卵圆形,胞质透明,核圆并可见小核仁及有丝核分裂象,浸润周围正常组织.免疫组化结果 :Thyroglobulin( +)、TTF-1( +)、HBME-1( +)、E-cadherin 局灶( +)、Cytokeratins 19 部分( +)、Galectin-3 部分( +).结论 甲状腺低分化癌为甲状腺癌中的一个亚型,其临床及病理特征介于分化型癌与未分化型癌之间,目前需综合临床资料、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分泌型癌(secretory carcinoma of the breast,SCB)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SCB的认识和病理诊断水平.方法 对1例SCB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分析和观察,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复习SCB的特点.结果 患者为38岁女性,左乳单发肿物.组织病理学形态主要为实性、小管状及小囊腔状结构.肿瘤细胞分2种类型:一种胞浆内含嗜酸性分泌物,另一种胞质淡染甚至呈空泡状.胞浆内外的分泌物对PAS及AB染色呈阳性反应.免疫组化:ER((+))、PR((+))、E-cad(+)、EMA(+)、S-100(-).结论 SCB是乳腺癌的一个少见类型,诊断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观察,虽然手术治疗及预后较好,但仍需要终生随访.  相似文献   
9.
乳腺化生性癌是一组以肿瘤性上皮向鳞状细胞和(或)间叶成分分化为特征的癌,间叶成分包括梭形细胞、软骨细胞、骨细胞和横纹肌细胞。化生性癌可完全由化生成分构成,也可由非特殊类型乳腺癌和化生成分混合构成。化生性癌占全部浸润性乳腺癌的0.2%~5%[1],其差异性是由不同研究对化生性癌的定义不同造成的。若仅考虑有间叶成分,化生性癌约占浸润性乳腺癌的1%。乳腺化生性癌的诊断主要需与具有相似形态学特征的乳腺叶状肿瘤、间叶源性肿瘤、皮肤原发的肿瘤和乳腺转移性肿瘤鉴别,尤其是在组织较少的穿刺标本诊断中。大部分乳腺化生性癌为三阴性( ER、PR和HER-2均阴性)乳腺癌,与其他非特殊类型的三阴性乳腺癌相比,其对化疗的反应差,除少数组织学亚型外,大多预后差。乳腺化生性癌的遗传学特征复杂,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文根据WHO(2012)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对乳腺化生性癌的组织学亚型、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进行概述,并对其发病机制、遗传学特征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分析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CEUS)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测量乳腺癌肿块大小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常规超声、CEUS及DCE-MRI对26个乳腺癌肿块大小进行测量,结果与术后肿块病理标本实际测值对比,比较三种方法测量肿块大小的准确性.结果 常规超声测量乳腺癌肿块最大径与病理标本实际测值相差≤2 mm者 7例(7/26,27%),而CEUS和DCE-MRI测量肿块最大径与病理测值相差≤2 mm者分别为16例(16/26,62%)和17例(17/26,65%),CEUS和DCE-MRI测量肿块大小的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P 〈0.05).CEUS与DCE-MRI比较,二者准确性吻合度高,一致性好.结论 CEUS测量乳腺癌肿块大小与DCE-MRI吻合度高,是术前准确评估乳腺癌肿块大小的可靠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