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胆道结石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由于胆道结石容易残留复发,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胆道结石多采用手术治疗,其中液电碎石术具有高取石率及低复发率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该文重点阐述液电碎石术在外科治疗胆道结石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教学医院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护生教学体系的实践效果。方法按时间段将200名本科护士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名,对照组按照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实习教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护生教学体系进行实习教学,比较两组护生实习开始和结束前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岗位胜任力。结果实习结束前,观察组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岗位胜任力测评表各维度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学院校教学医院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护生教学体系提高了护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度、操作技能、岗位胜任力水平,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右半结肠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9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传统开腹手术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但住院费用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上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9%,开腹手术组为31.1%,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术后复发、转移以及术后2年内生存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半结肠癌采用腹腔镜根治术临床治疗效果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优点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61例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65例应用传统电刀的临床资料比较,观察2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手术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切口大小、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异物残留,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优点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61例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65例应用传统电刀的临床资料比较,观察2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在手术切口大小、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异物残留,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在所有胃肠道肿瘤中比例不足2%,占所有恶性肿瘤的0.1%~0.3%,仅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左右。由于其发病隐蔽,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目前尚无特异有效的检查诊断方法,误诊、漏诊率较高。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5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奥沙利铂对结肠癌大鼠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2只SD大鼠均颈背部皮下注射二甲肼,每周注射 1次,连续注射5周。随机抽取2只大鼠切取直肠进行HE染色,病理学观察,确定结肠癌大鼠模型建立。将40只结肠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奥沙利铂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另设正常组SD大鼠10只。奥沙利铂高剂量组(27.2 mg/kg)、中剂量组(13.6 mg/kg)、低剂量组(6.8 mg/kg),给予1 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尾静脉注射给药,每3周给药一次,连续给药12周。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1 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代替。末次给药48 h后,通过颈脱位法处死大鼠。显微镜观察结肠组织中异变腺窝病灶(ACF)的个数。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结肠癌大鼠血清中CD44V6和VEGF的含量变化。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Caspase-3和Caspase-7的蛋白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奥沙利铂给药组结肠组织中ACF的数量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CD44V6和VEGF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奥沙利铂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血清中CD44V6和VEGF的含量下降。其中奥沙利铂高剂量的效果最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奥沙利铂给药组结肠癌组织中的survivin、Caspase-3和Caspase-7的蛋白水平均上升。与模型组相比,奥沙利铂给药组结肠癌组织中的survivin的蛋白水平降低;Caspase-3和Caspase-7的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通过调控CD44V6、VEGF、survivin、Caspase-3和Caspase-7的水平,减少肿瘤血管的生成与转移、调节结肠癌组织中的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体内冲击波碎石仪治疗嵌顿性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嵌顿性胆管结石患者,采用三镜联合体内冲击波碎石仪治疗。结果 48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3例中转开腹,胆总管、左右肝管的嵌顿结石全部被清除,其中7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10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T管引流术。手术时间95~180 min,平均(118±14)min;术中出血25~130 ml,平均(58±11)ml。术后第1天均可下床活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2±1)天。术后住院3~10天,平均(7±2)天。发生胆漏2例,轻型胰腺炎3例,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随访6个月~2.5年,未发现胆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应用体内冲击波碎石治疗嵌顿性胆管结石疗效确切,且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