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BRCA1、TopoⅡα、Bcl-2在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三阴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病理蜡块共计52例,其中三阴乳腺癌及非三阴乳腺癌各26例,全部患者均为女性,术前均未接受放疗、化疗及其他辅助治疗。全部蜡块均行4μm厚连续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BRCA1、Bcl-2、TopoⅡα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并对每位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BRCA1、TopoⅡα、Bcl-2阳性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均高于阴性患者(P<0.05)。BRCA1三阴组的阳性率明显低于非三阴组(P=0.000),TopoⅡα及Bcl-2三阴与非三阴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BRCA1、TopoⅡα、Bcl-2的低表达与乳腺癌预后差具有相关性,其中BRCA1低表达与TNBC预后差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斑蝥酸钠(SCA)对多药耐药的白血病细胞(K562/AO2)细胞是否有逆转作用,并初步探讨其逆转机制.方法 应用 MTT测定多柔比星(阿霉素,ADM)对K562/AO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K562、K562/AO2细胞表达mdr1基因水平;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P-gp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无毒剂量的SCA与ADM联合应用比单纯加ADM(同等剂量)对K562/AO2细胞的IC50降低了1.51倍;耐药细胞(K562/AO2)经SCA处理后mdr1基因与P-gp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结论 SCA对K562/AO2有一定的逆转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dr1基因和P-gp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细胞因子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muhidrug resistance,MDR)的产生是目前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MDR形成的机制可大体归纳为4类:①由药物转运引起的耐药;②由药物代谢引起的耐药;③拓扑异构酶Ⅱ定量或定性的改变;④凋亡耐受。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活化的免疫细胞或间质细胞所合成、分泌,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分化、成熟,调节免疫应答,参与炎症反应、促进创伤愈合和参与肿瘤消长等功能的多肽类活性分子。  相似文献   
4.
myc基因家族属于癌基因中的核蛋白类调控基因,其基因产物myc蛋白在许多肿瘤中存在着异常表达.myc基因家族及其产物在细胞增殖、永生化、去分化、转化和诱导凋亡等多方面起到调节作用,在多种肿瘤形成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1,2].  相似文献   
5.
魏素菊  胡振杰  张钧  张辛 《临床荟萃》2004,19(16):951-952
华蟾素注射液是中华大蟾蜍皮的水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化结溃坚作用。我科在应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过程中测定了血清中细胞角质蛋白片段抗原(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变化,目的在于探讨华蟾素注射液对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者发现肿瘤干细胞(CSC)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复发及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SC是存在于肿瘤组织中具有干细胞样能力的肿瘤细胞亚群,一个CSC能够产生整个肿瘤组织的(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所有肿瘤细胞[1].CSC概念的提出为研究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新思路,并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靶点,目前已逐渐成为肿瘤防治研究的新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魏素菊  李海飞  刘义冰  孔燕  董倩  王俊艳 《肿瘤》2011,31(11):1016-1021
目的:观察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CD44+CD24-/low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用0.2、1、5倍药物血浆峰浓度(peak plasma concentration,PPC)的紫杉醇、多西紫杉醇、氟尿嘧啶、表柔比星、长春瑞滨和吉西他滨分别作用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24、48和72h后,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FCM法检测1倍PPC的各药物作用48h以及细胞复苏后CD44+CD24-/low细胞含量的变化;另外,FCM法检测10例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前后,外周血中CD44+CD24-/low细胞的含量变化。结果:6种药物均可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1倍PPC的各药作用后,CD44+CD24-/low细胞含量未明显升高,以氟尿嘧啶组含量降低最为明显(P<0.05)。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后,外周血中CD44+CD24-/low细胞含量降低(P<0.05)。结论:化疗药物紫杉醇、多西紫杉醇、氟尿嘧啶和表柔比星可降低MDA-MB-231细胞株中CD44+CD24-/low细胞亚群的含量。化疗可使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4+CD24-/low细胞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8.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在我国冬季常见,一旦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续发症,治疗将很棘手.近几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预防注射并发粉末毕赤酵母菌感染1例张钧张金艳贾志英林元珠魏素菊第四临床医学院(050011)关键词卡介苗/副作用;毕赤酵母/分离和提纯;疹/药物疗法中图号R186.2患儿,男性,1岁10个月。左上壁预防注射卡介苗2月,伤口感染不愈。当地医院行肉芽切除...  相似文献   
10.
魏素菊  王俊艳  洪雷  刘义冰  李海飞 《肿瘤》2012,32(5):355-360
目的:探讨内分泌治疗及化疗对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的乳腺癌CD44+CD24-/low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用3个浓度的雌二醇(estradiol,E2)和E2+他莫西芬(tamoxifen,TAM)处理乳腺癌MCF-7细胞,用工作浓度的化疗药物(多西他赛、紫杉醇、表柔比星和5-氟尿嘧啶)处理MCF-7细胞,FCM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D44+CD24-/low的细胞比例,并检测ER+的转移性乳腺癌(metastatic breast cancer,MBC)患者化疗前、后外周静脉血中CD45-CD44+CD24-/low的细胞比例.结果:不同浓度E2培养MCF-7细胞10和20 d后,CD44+ CD24-/low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E2+TAM组低于相应浓度E2组.各化疗药物作用MCF-7细胞24 h后,CD44+CD24-/low细胞比例均上升;而继续培养至20 d后,CD44+ CD24-/low细胞比例降低.部分缓解和疾病稳定的MBC患者,化疗后外周血CD45-CD44+CD24-/low细胞比例降低;而疾病进展者化疗后外周血CD45-CD44+CD24-/low细胞比例上升.结论:E2促进MCF-7细胞中CD44+CD24-/low细胞亚群的生长,TAM可抑制MCF-7细胞中CD44+CD24-/low细胞亚群的生长;MCF-7细胞中CD44+CD24-/low细胞亚群对多西他赛、紫杉醇、表柔比星和5-氟尿嘧啶均有抵抗能力;化疗有效患者外周血中CD45-CD44+CD24-/low细胞比例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