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治疗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包括丝裂霉素、表阿霉素和羟基喜树碱)失败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72例在持续常规膀胱灌注化疗1年内出现肿瘤复发的NMIBC患者分为A、B、C 3组,每组24例.A组给予吉西他滨1000 mg灌洗,B组给予吉西他滨2000 mg灌洗,C组继续采用原化疗方案灌洗.观察并记录肿瘤复发时间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 A、B、c组患者的2年肿瘤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6.7%、75.0%和45.8%,采用吉西他滨灌洗患者的2年无瘤生存率达70.8%,显著高于传统化疗方案(45.8%,P<0.05),但A组与B组间未见明显差异.A组与B组中各有I例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其余不良反应主要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经对症治疗后缓解,各组间未见有明显差异,未发生严重的血液学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后复发的NMIBC患者可考虑采用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但需注意观察患者的肾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2.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是将已分化完全的体细胞进行重编程,使之成为多能干细胞。现已有多项关键新技术的实施大大提升了iPSCs的转染效率和临床安全性。目前将iPSCs定向分化成的神经前体细胞、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样细胞移植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展现出非常良好的前景。同时,利用iPSCs技术能在体外构建相关疾病模型,并进行药物筛选。本文就目前iPSCs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治疗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包括丝裂霉素、表阿霉素和羟基喜树碱)失败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72例在持续常规膀胱灌注化疗1年内出现肿瘤复发的NMIBC患者分为A、B、C 3组,每组24例.A组给予吉西他滨1000 mg灌洗,B组给予吉西他滨2000 mg灌洗,C组继续采用原化疗方案灌洗.观察并记录肿瘤复发时间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 A、B、c组患者的2年肿瘤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6.7%、75.0%和45.8%,采用吉西他滨灌洗患者的2年无瘤生存率达70.8%,显著高于传统化疗方案(45.8%,P<0.05),但A组与B组间未见明显差异.A组与B组中各有I例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其余不良反应主要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经对症治疗后缓解,各组间未见有明显差异,未发生严重的血液学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后复发的NMIBC患者可考虑采用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但需注意观察患者的肾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Peutz-Jeghers综合征(PJS)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观察一家系三代PJS共5例,并重点分析在仁济医院接受积极内、外科治疗的2例。结果多发性息肉在内镜下分批行电凝、电切术切除,1例并发肠套叠、肠梗阻转外科手术,2例发生息肉恶变并死亡。结论内镜治疗对PJS疗效满意,出现并发症时应及时外科干预,由PJS所引起的肿瘤的早期发现与治疗则有赖于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