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9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918例Ⅰb期宫颈癌术后转移与复发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于早期检查和及时的治疗,宫颈癌的预后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于那些复发及晚期患者的治疗仍十分棘手.复发往往发生在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局部病变>4cm[1-4].然而初次手术治疗后,患者是否会复发、复发时间及复发部位难以预测.有报道大约50%的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将会复发,且复发多数在盆腔以外,治疗也很困难[2],而不足20%的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有可能复发,复发多数在盆腔以内,且有一定的治疗方法.为了提高复发患者的预后,弄清复发前后的临床状况,对我院918例宫颈鳞癌Ⅰb期手术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2.
宫颈残端癌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残端癌的诊治与预防。[方法]分析42例宫颈残端癌,手术治疗9例,术中发生膀胱损伤、输尿管损伤各1例,单纯放射治疗33例,并发放射性直肠炎10例。占25.6%,放射性膀胱炎3例,占7.7%。[结果]9例死亡,12例失访,其余均健在,存活最长者已达18年。[结论]宫颈残端癌的预防关键在于子宫切除前不漏诊宫颈癌前病变和癌,对保留宫颈者应严密随访,及时发现及处理。  相似文献   
3.
4.
宫颈癌根治术并发输尿管、膀胱损伤 ,导致输尿管、膀胱阴道瘘是妇科手术严重的并发症 ,我院于 1 990 - 0 1~ 2 0 0 0 - 1 2共收治宫颈癌手术患者 2 586例 ,发生输尿管、膀胱损伤 1 8例 ,发生率为 0 .6 9‰ ,其中 1 1例行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后治愈 ,7例行手术治疗。本文就其发生原因及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宫颈癌 b- a期患者 ,行子宫广泛 盆腔淋巴清除术 ,年龄为 38~ 6 2岁。损伤原因 :1 2例为钳切宫骶韧带时 ,误将输尿管切断 ,此 2例均为当即发现后行输尿管端端吻合后痊愈。 2 1 4例为在打输尿管隧道时损伤输尿管…  相似文献   
5.
经腹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TAS)及经阴道超声(TVS)联合检查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TAS和TVS联合检查218例宫颈癌患者,对其宫颈癌的形态、大小、回声、血流分布、癌侵及宫颈管壁深度、宫旁浸润、肿瘤与膀胱及直肠的关系、远处脏器及腹盆腔淋巴结转移等各项参数进行分析比较,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TAS和TVS联合诊断宫颈癌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Ⅰ b期77.4%(72/93),Ⅱ期96%(96/100),Ⅲ期100%(12/12).对宫颈癌浸润深度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浸润宫颈管全层97.8%(92/94),浸润深层83.5%(71/85),浸润浅层69.2%(1 8/26).结论 TAS和TVS联合检查可提高宫颈癌术前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手术提供参考依据,对宫颈癌临床分期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功能被认为是多种癌症包括宫颈癌的预后基因标记。我们在我省进行MMP-1SNP与宫颈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以进一步阐述MMP-1SNP对中国北方人口宫颈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肿瘤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之一。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染色体DNA序列的某个位点上存在的单个碱基变化。MMP-1启动子基因在1 607 bp位点额外插入鸟嘌呤G,在肿瘤人群中,2 G纯合子的比例高。MMP-3启动子区处有一SNP位点,MMP-3 5A基因型可能增加癌症淋巴转移的风险并与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中国北方人口中进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宫颈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以进一步阐述MMP-3SNP对宫颈癌发生、发展、转移可能的影响,进而从基因水平探讨宫颈癌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53在卵巢上皮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癌基因p53在卵巢上皮癌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卵巢上皮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对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73例卵巢上皮肿瘤组织中VEGF、p53蛋白的表达(良性上皮瘤24例,交界性上皮瘤7例,上皮性癌42例)。结果:VEGF在卵巢上皮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恶性组阳性表达率(86.36 %)明显高于交界性组(66.67 %)及良性组(37.50 %)(P<0.005);在恶性组中,VEGF表达在不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中无明显差异(P>0.05)。p53在卵巢上皮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恶性组阳性表达率(76.19 %)明显高于交界性组(28.57 %)及良性组(9.09 %)(P<0.01)。在恶性组中临床晚期患者p53阳性表达率(89.29 %)高于早期患者(50.00 %)(P<0.01);在不同的病理分级中p53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VEGF与p53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 =0.571 4,P<0.01)。VEGF、p53表达双阴性患者的3 a生存率66.7 %(2/3)明显高于VEGF 、p53表达双阳性患者20.00 %(5/25)。结论:VEGF与p53表达呈正相关,和卵巢癌生物学特性有关,可作为估计卵巢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倪菊秀主任肺脾同治小儿热病的临床经验。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典型病案为例,认为临床辨治小儿热病既需注意保护阴津,又应顾及阳气盛衰,更重要的是体察胃气存亡,若寒药多用则伐胃,故宜配以甘寒,肺脾同治,但须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