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癌旁组织及同一患者对应的术前外周血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加深对乳腺癌发病分子机制的了解并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候选指标。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分别检测156例乳腺癌患者血浆、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和39例乳腺良性病变血浆及其正常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结果早期乳腺癌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为62.2%(23/37),同一患者外周血甲基化发生率为56.7%(21/37),Kappa值为0.6553(P<0.001),40例血浆RASSF1A甲基化的患者中,37例发生淋巴结转移92.5%(37/40),3例未发生淋巴结转移7.5%(3/40),差异有显著性(P=0.0003);乳腺癌组织和外周血中的RASSF1A甲基化水平与乳腺癌的年龄、家族史、分型、分期、ER、PR、CerbB-2无关;晚期癌复发的86例中,其中癌组织甲基化病例的复发率为25.5%(13/51),癌旁组织甲基化的复发率为75.7%(53/7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01)。结论乳腺癌血浆RASSF1A甲基化与组织中的变化较为一致,可作为早期病例筛查和判断淋巴结转移的候选指标之一;晚期乳腺癌癌旁RASSF1A甲基化可能参与肿瘤复发,可作为预测晚期病例预后的候选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Bmi-1 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51例行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切除标本和同期住院的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瘤旁正常组织,用RT-PCR方法测定Bmi-1基因表达,并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参数与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 Bmi-1 mRNA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组织(P〈0.05)。Bmi-1 mRNA的高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Bmi-1 mRNA高表达可能参与调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进而影响其生物学特点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BP1和CyclinD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意义。方法收集洛阳市中心医院2000年1月至2008年7月共51例行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手术切除标本和同期住院手术之22例良性甲状腺疾病及周围正常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BP1蛋白和CyclinD1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对BP1蛋白差异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临床病例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①BP1、CyclinD1在良性甲状腺疾病和正常组织组织中低表达,而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存在显著高表达(P〈0.0001),二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kappa值为0.6095;P〈0.001)。②BP1和CyclinD1的高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BP1和CyclinD1高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亚型、性别及年龄未见明显相关(P〉0.05)。结论 BP1和CyclinD1表达上调可能参与调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进而影响其生物学特点及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