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帮富  陶嫦娟 《中国药业》2010,19(12):71-72
目的评价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6月儿科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品种、使用率、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8.02%,抗菌药物联用率为37.02%,头孢菌素类使用率占首位,其次为大环内酯类;单药使用率占首位的是阿奇霉素注射液。结论抗菌药物使用较合理,但使用率和使用级别较高,病原学送检率低。监控和规范小儿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是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常见并发症,主要与神经发生障碍、胶质细胞损伤、血管损伤和细胞因子表达异常有关。随着医学的进步,功能磁共振可以提示认知障碍的早期病变,屏蔽海马及药物治疗(美金刚、多奈哌齐、贝伐单抗等)等方法可改善放射性认知障碍。本文总结了放射性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影像学、放疗剂量学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分析鼻咽癌患者血液学检查结合临床因素与放射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放疗的206例鼻咽癌患者,分析一般临床资料、血液学检查与甲减相关性,建立血液学预测模型。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N分期、甲状腺体积、平均剂量、V20Gy、V25Gy、V30Gy、V35Gy、V40Gy、V45Gy、纤维蛋白原含量、胆碱酯酶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与甲减发生率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甲状腺体积、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胆碱酯酶是甲减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联合性别、N分期、甲状腺体积、甲状腺剂量参数、纤维蛋白原含量、胆碱酯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指标可预测甲减发生率(AUC=0.777)。  相似文献   
5.
目的 验证第7版 UICC或AJCC 鼻咽癌分期系统在以MR为分期手段、IMRT为基础综合治疗策略下的合理性及适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1年间在本院经MRI分期和IMRT治疗的 720例初诊M0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及失败情况,评价T、N分期对预测患者生存及失败的可靠性。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差异,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第7版 UICC或AJCC 鼻咽癌T分期是OS、CSS、DFS和DMFS的影响因素(P=0.013、0.025、0.001、0.002),但T1、T2、T3期间相近(P=0.054~0.626)。从局部复发和远转风险来看,T3与T2期非常接近(P=0.796)。N分期是DFS、DMFS的影响因素(P=0.005,0.000)。但N0和N1期间相近(P=0.549、0.707)。在N0—N1期中也未发现单纯咽后淋巴结转移对OS、DFS和DMFS有影响(P=0.360、0.083、0.062)。结论 第7版UICC或AJCC鼻咽癌分期系统对经MRI分期和IMRT的鼻咽癌患者预后仍有较好预测价值,但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儿童性早熟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帮富  陶嫦娟 《中国药业》2009,18(12):87-88
目的为临床上合理使用药物治疗性早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近年来文献,综合分析有关性早熟的药物治疗方法。结果目前临床上治疗性早熟有多种药物,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结论性早熟的药物治疗必须考虑不同个体的特征、类型并综合分析,以制订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陶嫦娟  白帮富 《中国药业》2009,18(20):50-50
针对儿童具有的特殊生理、病理特点,阐述药师在儿童药学服务中的作用和应注意的问题,以促进和保障儿童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6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对照组单一应用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治疗,研究组给予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治疗后,研究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94,P=0.012);研究组WBC (t=3.863,P=0.044)、中性粒细胞(t=4.660,P=0.04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能降低血清CRP、WBC及中性粒细胞水平,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相似文献   
9.
陶嫦娟  周凌  张鹏 《肿瘤学杂志》2021,27(6):459-465
摘 要:[目的]拟基于小动物精准放疗辐照仪(small animal radiation research platform,SARRP)建立大鼠的放射性脑损伤模型。[方法] 选取6~8周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0Gy、30Gy和40Gy剂量组,每组12只。基于SARRP,给予大鼠单次全脑照射,良好保护大鼠的食道、口腔和脊髓,观察各剂量组大鼠照射后的一般情况。照射后1个月,采用新物体识别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认知功能变化,并解剖大鼠的海马组织,通过HE、DNA缺口末端标记(TUNEL)凋亡检测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海马组织的凋亡状态。[结果] 照射后1个月,新物体识别实验显示0Gy、30Gy和40Gy剂量组大鼠的识别系数分别为0.62、0.33和0.23,40Gy剂量组和0Gy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前3天照射组大鼠的潜伏期较0Gy组明显延长,40Gy和0Gy剂量组差异明显(前3天P值分别为0.003、0.036和0.040)。HE染色显示照射组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细胞带整体厚度变薄,细胞排列散乱,细胞明显缩小、深染、核固缩,细胞间隙扩大。TUNEL凋亡染色显示照射组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照射后大鼠的海马区Bax蛋白表达呈现增高趋势,Bcl-2蛋白表达呈现下降趋势,40Gy与0Gy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48)。[结论]本实验首次基于小动物精准辐照仪成功建立了大鼠的放射性脑损伤模型,40Gy单次全脑放疗可以作为SARRP的建模剂量候选。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是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主要与放疗、化疗、性别、年龄、分期等临床因素相关,采用相关因素建立放射性甲减的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模型,可筛查高危患者。本文总结放射性甲减相关临床因素,以期提早预防放射性甲减,减少甲减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