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温本身的细胞毒作用和它的放射增敏作用,使其与放疗联合应用开辟了治癌的新领域。本文介绍了当前热疗与放疗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情况。单独应用高温疗法(HT)治癌效率低、维持时间短,已公认HT与放疗(RT)联用能提高治疗效果,本文还介绍了关于提高疗效的治疗温度、时间、顺序以及剂量分配等研究情况以及影响HT+RT治疗效果的因素。HT+RT治癌尚处于早期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点与问题,随着生物物理工程技术和医学的共同研究与发展,HT治癌效果必将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演变过程中核膜的形态变化特征.方法:采用体视学方法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与内膜腺癌腺上皮细胞核膜进行形态定量分析.结果:子宫内膜腺癌腺上皮细胞核表面积密度显著性增大,核膜扩张增厚.结论:核膜增厚可以作为内膜上皮细胞恶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扫描电镜对正常增生期、正常分泌期、增生过长及内膜腺癌的子宫内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分泌期子宫内膜表面上皮仍有较丰富的纤毛细胞;增生过长的子宫内膜纤毛细胞与分泌细胞的比例增加,纤毛和微绒毛高度发达;内膜腺癌的特征为细胞的多形性、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的退行性变。  相似文献   
4.
我们利用尼龙膜和~(35)S标记的HPV-16探针(比活性为2-3×10~7cpm/μg),采取简单易行的斑点杂交技术,建立了消除HPV各型间交叉反应的最适杂交、漂洗和放射自显影条件,并在该条件下在30例取自天津的人宫颈鳞状上皮癌组织DNA中,检出17例(56.7%)为HPV-16DNA阳性。  相似文献   
5.
<正> 目前横产仍然严重威胁着母婴的生命安全,如何更恰当处理以降低产母并发症和婴儿死亡率,仍是不容忽视的课题。我院1957—1981年横位产共204例,现分析如下。一、发生率国内不同地区报告的横位产发生率相差较大,如广州吕兆伟报告的发生率为0.4%,黑尤江强芳春的高达3.27%。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立体学方法对增殖中晚期子宫内膜、囊腺型和腺瘤型增生过长及分化较好的内膜腺癌各6例进行形态计量研究。结果表明,囊腺型增生过长以腺腔的扩张为其增生特征,腺瘤型增生过长在增生形式上与内膜腺癌更为接近,表现为腺上皮的过度增生和腺体内外表面积的增大:内膜腺癌主要表现为腺上皮的过度增生和腺体数目及内表面积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正> 胎盘泌乳素是一种胎盘产生的单纯蛋白激素,1961年首先由伊藤、福岛等从胎盘中分离出来,1962年Josimovich 从孕妇血浆中分离出来,并正式命名为人胎盘泌乳素(简称hPL),因其结构及生物作用与生长激素相似,又被称为人绒毛膜促生长泌乳素(简称hCS)。60年代国外进行研究,70年代应用于临床,现已作为妊娠筛查方法。近几年国内亦开始研究,并生产放射免疫检验箱供临床使用。由于hPL 合成和分泌具有“自主性”,半衰期短,变化幅度窄,能直接迅速地反映胎盘  相似文献   
8.
用体视学方法对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囊腺型和腺瘤型增生过长及高分化内膜腺癌各5例腺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形态计量研究。结果表明:线粒体最主要的改变为体积逐渐递增;囊腺型增生的线粒体的形态无明显改变,而在腺瘤型增生及内膜腺癌,其数目显著减少,形态学上出现退行性改变,并随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加剧。本文认为线粒体的肿胀变性及数目减少为内膜腺上皮细胞癌变过程中最早发生的超微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立体学方法对增殖期子宫内膜、囊腺型、腺瘤型增生及高分化内膜腺癌各5例的超微结构进行形态计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内膜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器经历了代偿性增生和退行性改变两个发展阶段。在增生阶段由于雌激素的过度刺激,细胞器代偿性增生,代谢活动增强,随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细胞器逐渐失去对雌激素的生理反应,出现退行性改变及代谢途径的改变。立体学形态计量法能够更精确、客观地反应内膜细胞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 性交所致的女性生殖道损伤,自1664年Plazzanus 氏首次报告以来,国内外文献均不甚多。1899年Nevgebaver 氏汇集150例,1935年矢内氏收集日本19人报告的33例,1948年Diddle 氏收集76年间36篇文章共计133例(含章氏3例)。在我国,1932年章氏报告3例,1956年殷氏5例,叶氏3例。国外文献中有邻近器官损伤及死亡病例,国内文献未见类似报告。我院曾遇到此种患者7例,其中2例发生阴道前庭直肠瘘,现报告于下,并结合文献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