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医用加速器机房通风系统进行研究,提出改进方案并对改进方案进一步说明。方法 通过对机房内有害气体产生的部位、特点、排风方式的研究分析,对新改进方案的详细介绍,说明新改进方案的优点和可行性。结果 现在的医用加速器机房通风系统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而新改进方案具有明显的优点并切实可行。结论 新设计的医用加速器机房通风系统合理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导向肝脏肿瘤射频消融的技术和方法.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5月,选择67例肝脏肿瘤患者共75个肿瘤,直径2.1~6 cm,其中〈3.5 cm 64个,〉3.5 cm 11个.把CT定位图像导入肿瘤精确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内,将直径〉3.5 cm的11个肿瘤共划分成52个直径〈3.5 cm的肿瘤,共按照116个直径〈3.5 cm的小肿瘤,在CT导向下,利用研制的肿瘤穿刺辅助器械进行定位和穿刺,利用肿瘤精确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对穿刺效果和消融灶进行验证评估,采用RITA多极射频肿瘤消融仪对每个小肿瘤进行射频消融.结果 116个小肿瘤在空间内的平均穿刺误差2.9 mm(1~5 mm),肝内75个肿瘤全部被消融灶包含,消融过程中和消融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4~6周复查增强CT,75个肿瘤及其消融灶边缘均无强化.术后3个月肝脏CT增强扫描,75个肿瘤所在区域为低密度,动脉期未见强化.均为完全消融.结论 借助CT导向和肿瘤穿刺辅助器械对肝脏肿瘤进行穿刺和射频消融,穿刺准确,消融彻底安全.  相似文献   
3.
由于头颈部有眼球、脑干等重要组织和器官,头颈部肿瘤放疗更需要精确定位和摆位.目前普遍采用热塑膜面罩进行定位和摆位,因不能精确记录患者头颈部与头枕、头颅固定架间的位置关系及头颈部体位,在多次重复摆位治疗过程中摆位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CT导引下胸部位置较深小病灶的定位穿刺方法.方法:选择27例胸部位置较深的小病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利用自行研制的定位穿刺辅助器械进行试验性应用,并对应用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例患者一次穿刺进针到位准确率和取组织成功率都达到了100%,无一例严重穿刺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胸部病灶精确定位穿刺辅助器械进行胸部较深小病灶穿刺,操作便捷、安全有效、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研究脊椎的CT个体化数据,研制椎弓根螺钉植入专用器械,用于椎弓根螺钉植入手术,提高植入准确率,缩短手术时间。根据椎弓根螺钉植入手术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椎弓根螺钉进针点位置及水平面角和矢状面角的要求,研制一种能够准确确定椎弓根螺钉进针点及水平面角和矢状面角的专用器械,在CT横截面图像上测量椎弓根轴线与骨结构表面的交点到棘突根部的水平距离,作为进针点左右方向位置参考,在CT矢状面上测量椎弓根轴线与骨结构表面的交点到横突中线的距离,作为进针点上下方向位置参考,利用上述距离数据,结合术中暴露的上述骨结构标志,确定进针点位置,在CT图像上测量每个脊椎椎弓根轴线的水平面角和矢状面角,记录脊椎椎弓根轴线的个体化数据,利用器械上的两个以进针点为顶点相互垂直的量角器,指导椎弓根螺钉植入的水平面角和矢状面角,快速准确完成椎弓根螺钉植入手术,在成人2男2女4具尸体的第三颈椎至第一骶椎上植入 184枚铝合金椎弓根螺钉,验证椎弓根螺钉植入专用器械的使用效果。 结果表明,在4具尸体标本的C3至S1脊椎上共植入了184枚椎弓根钉,进针点左右方向平均误差是(1.4±0.3)mm,头足方向平均误差是(1.6±0.3)mm,椎弓根螺钉水平面角平均植入误差是(1.8±0.5)°,矢状面角平均植入误差是(2.2±0.4)°,无一例椎弓根穿破或骨折。应用脊椎的CT个体化数据,借助椎弓根螺钉植入专用器械,可以使双侧椎弓根螺钉快速、准确地沿椎弓根中轴线对称植入,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于头颈部有眼球、脑干等重要组织和器官,头颈部肿瘤放疗更需要精确定位和摆位.目前普遍采用热塑膜面罩进行定位和摆位,因不能精确记录患者头颈部与头枕、头颅固定架间的位置关系及头颈部体位,在多次重复摆位治疗过程中摆位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7.
为做好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防护,我们结合工作实践,研制了全自动安全防护门及移动式防护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陈德路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0,27(5):2080-2083,2089
目的:对采用头颈部精确定位摆位仪进行定位和摆位的体位重复性和摆位误差进行测量研究。方法:利用肿瘤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内的坐标系线和定位线的特点,接合颅骨茎突的特点,以右茎突尖最下面一层中心点为参考点,通过对左茎突尖最下面一层中心点、坐标系原点、肿瘤中心点等在坐标系内空间位置变化的测量,得出体位重复性和摆位误差数据。结果:坐标系原点相对于右茎突尖最下面一层中心点在三维空间的平均摆位误差是1.05 mm,肿瘤中心点相对于右茎突尖最下面一层中心点在三维空间的平均摆位误差是1.25 mm。结论:头颈部精确定位摆位仪在提高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精度,减小放射治疗摆位误差方面效果显著,将是肿瘤"三精"放射治疗必不可少的辅助器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提高胸腹部肿瘤穿刺准确率,研制一种胸腹部肿瘤精确定位穿刺器械.方法 借鉴胸腹部肿瘤精确放射治疗的定位摆位原理和等中心多角度非共面照射原理,采用肿瘤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内的肿瘤中心空间位置测量方法和放疗摆位坐标系转移方法,研制胸腹部肿瘤定位穿刺器械.结果 利用该穿刺器械进行26例胸部肿瘤穿刺,均一次穿刺成功,准确率达到了100%.肿瘤中心点(预穿刺点)与实际穿刺点(穿刺针尖实际到达处)在空间内的平均误差是2.59 mm;皮肤标记点在空间内的平均位移距离是0.56 mm.结论 利用新研制的胸腹部肿瘤定位穿刺器械进行肿瘤穿刺,减小了穿刺对医师经验和技术的依赖性,降低了穿刺难度,可明显提高穿刺准确率,缩短穿刺操作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现行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和摆位方法进行研究,提出改进方案,对改进方案进行说明分析。方法:通过对皮肤标记点位移误差产生原因分析,说明现行定位和摆位的缺陷,通过对改进方案介绍及改进后皮肤标记点位移误差的统计分析,说明改进方案的优点。结果:现行定位摆位方法,肿瘤中心皮肤标记点平均位移误差是5.3 mm,改进后皮肤标记点平均位移误差是1.8 mm。结论:胸腹部定位摆位方法改进后,可以到达理想精确定位摆位目的,为胸腹部肿瘤"三精"放射治疗提供可靠保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