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恶性血管外皮瘤(malignant hemangiopericy-toma,MH)是来自血管周树突细胞的恶性肿瘤,属于脉管类侵袭性肿瘤,约占脉管类肿瘤的1%[1],占软组织恶性肿瘤的0.2%~0.3%[2],临床罕见,发病率低.主要发生部位在躯干、下肢软组织、后腹膜等深部组织,发生于颈部软组织少见.温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颈后部的恶性血管外皮瘤,复习国内外文献,结合临床及病理,探讨CT、MRI对头颈部血管外皮瘤诊断及良、恶性鉴别价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ytotoxinassociatedgeneA,CagA)抗体阳性患者胃黏膜不同程度病理病变时CagA抗体水平的差异与相关性,明确CagA抗体浓度评估胃黏膜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HP感染阳性的CAG179例,ELISA法检测血清CagA抗体、胃蛋白酶原Ⅰ(PGⅠ)与Ⅱ(PGⅡ)并计算PGR值,胃黏膜病变程度评价病理参数包括炎性反应、活动性、萎缩、肠化生。分析CagA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PGⅠ、PGⅡ、PGR差异,同时比较黏膜各病理参数不同程度间CagA抗体浓度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17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CagA抗体阳性138例,阳性率为72.25%(138/179)。CagA抗体阳性CAG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与Ⅱ高于阴性患者(P0.05)。与CagA抗体阴性患者比较,CagA抗体阳性CAG患者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病变程度明显加重(P0.05)。血清CagA水平与黏膜萎缩程度及肠化生程度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5、0.302,P0.05)。结论HP阳性的CAG患者血清CagA抗体表达与萎缩性胃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高浓度血清CagA抗体表示黏膜病变的加重,监测CagA抗体有助于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肺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肺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65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细胞学、组织病理学检查资料:结果:165例患者经细胞学或结合组织学检查160例获得有意义诊断,细胞学检查对肺部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为95.5%,对良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为96.8%。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定位准确、操作安全,行细胞学或结合组织学检查阳性率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病理依据,是一项可靠的辅助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4.
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LCH)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的单克隆性增生性疾病,可累及多个器官。本病多发生于儿童,成人则较少见。骨髓、肝、脾及淋巴组织为本病的好发器官,而甲状腺LCH则较少见,目前国内、外文献仅报道37例,且其中仅9例患者表现为孤立单发性LCH,其余均累及多系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有机氯残留物有效成分p,p′-DDT对乳腺癌细胞MCF-7黏附能力及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将10-7mol/L的p,p′-DDT作用于MCF-748h后,分别采用细胞聚集试验和结晶紫染色法分析其对MCF-7细胞间黏附率和细胞与基质间黏附率的影响,并采用RT-q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MCF-7中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和CD29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0-7mol/L的p,p′-DDT作用MCF-748h后,MCF-7细胞间黏附率明显降低,细胞与基质间黏附率明显升高;同时下调了E-cadherin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了CD29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p,p′-DDT具有降低MCF-7细胞间黏附并提高细胞与基质黏附的作用。p,p′-DDT可能通过改变黏附关键因子E-cadherin和CD29的表达来影响细胞黏附,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的细菌学病因。方法:前列腺标本取自162例猝死于非前列腺疾病的器官捐献者,年龄20~38岁。取前列腺周围带组织,一式两份,一份做常规病理检查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免疫组化分析,另一份用PCR方法检测细菌16S rRNA基因(16S rDNA)。结果:31.5%(51/162)的组织病理呈CP改变,其中轻度灶性间质炎44例,轻度灶性间质伴腺体周围炎5例,轻度灶性腺体周围炎2例。16S rDNA阳性率为19.1%(31/162),其中CP标本阳性率为51.0%(26/51),非CP标本阳性率为4.5%(5/111),CP标本阳性率高于非CP标本(χ2=29.783,P<0.01)。在CP标本中,16S rDNA阳性组IL-1β、TNF-α和NGF表达高于16S rDNA阴性组(P<0.01)。结论:细菌感染可能是引起CP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颅内内胚窦瘤(endodermal sinus tumor,EST)又称卵黄囊瘤,被认为来自多能性原始生殖细胞,主要发生在卵巢、睾丸,少数可见于生殖腺外器官,如后腹膜、纵隔、腮腺、眼睛[1]等,原发于颅内者极为罕见.本文收集我院2000年4月至2007年12月原发性颅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肝功能正常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高尔基体蛋白73表达与病理活检结果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会制定的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为诊断标准选取69例肝功能正常慢性乙肝患者,B超定位下行肝活检,常规病理检测肝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组织GP73的表达,同时检测患者外周血HBV-DNA、乙肝三系定量、常规肝功能指标,统计分析组织纤维化S0-S2级与S3-4级间、炎症程度G0-G1级与G2-G3级间GP73表达的差异,组织GP73表达与HBV-DNA、肝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 肝功能正常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GP73阳性表达率为81.16%,呈细胞胞浆弥散和胞膜浓染的特征。显著纤维化患者(S3级以上)GP73表达显著高于不显著纤维化(S2级以下),中重度炎症反应肝组织GP73表达强于轻度炎症反应患者, 中高HBV-DNA(>103IU/ml)复制患者GP73表达显著高于低复制(>103IU/ml)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组织GP73表达与血清ALT、AST、HBV-DNA间存在正相关(r=0.421、0.414、0.371,P=0.002、0.002、0.047),与γ-GT间的相关系数为0.263(P=0.058)。 结论 肝功能正常慢性乙肝患者组织纤维化与炎症反应依然存在,GP73蛋白表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纤维化与炎症反应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IF-1α、VEGF和pVHL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cellrenalcellcarcino-ma.CCRCC)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5例CCRCC中HIF-lα、VEGF和pVHL3种蛋白的表达,并对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关系作相关性分析。[结果]52例获得随访,5年内共有12例死亡。HIF-1α和VEGF在55例CCRC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2%,100.0%,OT;RT4期组强表达率(72.7%、54.5%)显著高于pTl/pT2期组(29.5%、20.5%)(P〈0.05);高级别组(75.0%、41.7%)显著高于低级别组(27.9%、23.3%)(P〈0.05);两者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中位生存时间密切相关(P〈O.05),且两者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37,P〈0.05)。pVHL阳性表达率为52.7%(29/55),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HIF-lα均无明显相关性(P〉O.05)。[结论]HIF.10t和VEGF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指标,共同强表达预示生存时间短,对临床早期十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