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评价TAG方案治疗白血球总数减少、骨髓增生低下或活跃的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TAG方案治疗18例白血球总数减少、骨髓增生低下或活跃的成人急非淋患者,化疗结束后定期检查血象、骨髓象,白血球总数恢复>2.0×109/L,骨髓未缓解者,重复原方案1疗程,总数不超过2个疗程。结果:完全缓解(CR)11例(61.1%),部分缓解(PR)3例(16.7%),总有效率为77.8%。感染是常见并发症。结论:TAG方案治疗白血球总数减少、骨髓增生低下或活跃的成人急非淋疗效较满意,可作为一种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2.
PET/CT显像在淋巴瘤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技术(PET)融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即PET/CT显像在淋巴瘤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14例经病理学确诊的淋巴瘤患者行PET/CT显像,显像剂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用量10-14mCi(370—518MBq),并与同期CT、MRI或B超等影像检查结果(CI)进行对比分析,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结果:14例PET/CT显像阳性13例(92.8%)。3例(21.4%)为淋巴瘤初诊治疗前检查,PET/CT显像均阳性,PET标准摄取值(SUV,正常〈2.5)分别为3.7、3.5和11.4;11例(78.5%)淋巴瘤治疗2—4疗程后行PET/CT显像,11例中3例(21.4%)肿块全部处于高代谢状态,临床确认有肿瘤明显残余或复发,SUV分别为11.7、10.1和5.7,8例(57.1%)临床疗效为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的患者中,PET/CT显像阳性7例并示肿块处于抑制状态,其中2例SUV升高分别为3.6和2.8,但术后病理证实为假阳性。共有3例(21.4%)淋巴瘤PET/CT显像新发现恶性病灶而提高临床分期,改变了进一步临床治疗方案。结论:18F-FDGPET/CT显像能灵敏、准确地检出淋巴瘤病灶特别是复发及残余病灶,对淋巴瘤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报道伴复杂染色体异常的套细胞淋巴瘤(MCL)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男,58岁.发现全身肿块1年余,常规染色体核型为92,XXYY,7q ×2,9q ×2,t(11;14)×2,13q-×2,15q ×2/46,XY[8].I-FISH示t(11;14),M-FISH示89,XXYY,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der(6)t(6;8), 7, der(7)t(7;9), 8, 8,der(9)t(9;15)×2. 10, 10, del(11)(q?)×2, 12, 12, der(13)t(3;13)×2, der(14)t(11;14)×2,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21, 21, 22, der(22)t(4;22)[20]/46,XY[11].骨髓涂片示原始淋巴细胞22.8%,幼稚淋巴细胞10.0%,免疫表型示原幼淋巴细胞占39.9%,CD19 90%;二次摄门CD19 细胞表达:CD5 89.5%,CD20 100%,CD23阴性;淋巴结免疫组化Cyclin Dl 、CD43 、CD10-.Hyper-CVADA及B方案交替化疗后全身肿决消失,复查骨髓:原幼琳占0.8%,流式细胞检查未见微小病灶残留(MRD),FISH结果示t(11;14)阳性细胞0/200.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对少见复杂表现的小细胞淋巴瘤可以先借助组织学和免疫表型改变来诊断大部分的病例.  相似文献   
4.
报道伴复杂染色体异常的套细胞淋巴瘤(MCL)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男,58岁。发现全身肿块1年余,常规染色体核型为92,XXYY,7q^+×2,9q^+×2,t(11;14)×2,13qˉ×2,15q^+×2/46,XY[8]。I-FISH示t(11;14),M—FISH示89,XXYY,+1,+1,+2,+2,+3,+3,+4,+4,+5,+5,+6,+6,+der(6)t(6;8),+7,+der(7)t(7;9),+8,+8,der(9)t(9;15)×2,+10,+10.+del(11)(q?)×2,+12,+12,+der(13)t(3;13)×2,+der(14)t(11;14)×2,+16,+16,+17,+17,+18,+18,+19,+19,+20,+20,+21,+21,+22,+der(22)t(4;22)E20]/46,XY[11]。骨髓涂片示原始淋巴细胞22.8%,幼稚淋巴细胞10.0%;免疫表型示原幼淋巴细胞占39.9%,CD1990%;二次摄门CD19^+细胞表达:CD589.5%,CD20100%,CD23阴性;淋巴结免疫组化Cyclin D1^+、CD43^+++、CDIOˉHyper-CVADA及B方案交替化疗后全身肿块消失,复查骨髓:原幼淋占0.8%,流式细胞检查未见微小痛灶残留(MRD),FISH结果示t(11;14)阳性细胞0/200。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对少见复杂表现的小细胞淋巴瘤可以先借助组织学和免疫表型改变来诊断大部分的病例。  相似文献   
5.
铅损伤和铁缺乏均好发于儿童。儿童体内铅和铁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经肠道吸收,在吸收过程中,两者之间存在竞争性抑制。臣功智子颗粒(简称“智子”)为中成药,具有抑制铅吸收、加速铅排泄的作用。我们针对血铅(Bpb)升高伴血清铁蛋白(SF)降低的儿童,或是补充铁剂,或是用“智子”降低血  相似文献   
6.
对4l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于术前、中、后连续监测HR、MAP、Tv、PetCO2、SaO2、Paw,结果Saq无明显变化(P>0.05),保持在97%以上.其余各项均有显著变化(P<0.05)。可见CO2气腹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是有影响的。但只要术前对病人的心血管及呼吸机能有正确的评估,术中麻醉师根据上述参数作适当调整.CO2气腹就不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的严重并发症,也不会出现高碳酸血症。术中出血、胆囊穿孔、胆漏,尤其是胆管损伤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术中胆道造影是预防胆管损伤的必须步骤,处理胆囊管时一定要辨认清楚,这是避免胆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已知血小板增多(血小板数>350×10~9/L)与多种临床疾病有关。血小板计数可能为某些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在某些情况下,对观察疾病的进展情况可能有用。作者分析了一组350份血小板数>500×10~9/L的标本。临床诊断分别是:肿瘤(75),类风湿性关节炎(55),感染(47),贫血(27),出血(24),骨髓增生性疾病(20),炎症性肠病(14),术后(8),产后(6)。另外,既往曾报道过一组约5例,  相似文献   
8.
9.
采用HA和DA方案交替化疗,对32例经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达完全缓解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病人,作继续治疗。随访14~114个月,中位缓解期39个月,中位生存期44个月;其中16例持续完全缓解36~96个月,8例生存5年以上;13例复发(40.6%)。分析认为,HA、DA交替化疗作为APL缓解后的继续治疗,生存期长,复发率低,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骨髓形态学检查对急性白血病具有确诊价值。髓象误诊就意味着临床误诊。多数情况下,FABM2与M3的鉴别并不难,但若M2骨髓中有较多的早幼粒细胞,再加上其它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将M2髓象误判为M3。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三氧化二砷等药物对M3有独特的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