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分析了医科达Axesse放射治疗系统多叶光栅(MLC)系统、六维治疗床系统及四维图像引导系统的原理功能,并阐述了六维床的校准方法。对Axesse在旋转调强(VMAT)和立体定向(SRT)临床模式治疗中的有效性和便利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阐述了Octavius 4D剂量验证系统原理及应用,对其用于VMAT放疗计划进行剂量验证的实施方法、验证方式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剂量验证误差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千伏级锥形束CT(CBCT)与超声技术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胰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1例胰腺癌患者均采用HIFU联合IMRT治疗模式。应用超声多普勒评估治疗情况,调整HIFU治疗剂量和治疗次数;CBCT引导下行IMRT,2 Gy/次,5次/周,6~7周,DT 58~70Gy。分析IMRT在CBCT引导后的摆位误差及PTV外扩边界。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情况和KPS评分。结果 本组21例患者共实施6~18次HIFU治疗。IMRT在CBCT引导后平均误差小于2 mm。21例患者中疼痛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治疗前KPS评分为 (46.8±9.1)分,治疗后为(87.1±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组3例患者死亡,平均生存期10个月。结论 将CBCT图像引导技术与超声技术应用于HIFU联合IMRT治疗胰腺癌,能有效降低危及器官的受照射量,增强肿瘤的局部控制,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陆启勇  姚零陵 《中国校医》2013,27(11):858-859
目的探讨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异位妊娠中的诊断要点。方法对76例临床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异位妊娠患者声像图主要表现为盆腔积液、宫旁团块、子宫稍增大及内膜蜕膜反应、输卵管积液、宫角或宫颈处妊囊等;依据病史、HCG检测和超声显像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可大大降低漏诊、误诊的发生。结论正确掌握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各类型异位妊娠的诊断要点,结合临床资料,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IRADS)与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CR TIRADS)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321枚行甲状腺细针穿刺的甲状腺结节,统计穿刺后结节声像图资料,使用C-TIRADS指南、ACR TIRADS指南进行结节再次评估,构建二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二者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二者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效能。结果: C-TIRADS指南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为:2类0.0%(0/10),3类5.0%(1/20),4a类17.3%(22/127),4b类44.3%(43/97),4c类74.4%(32/43),5类91.7%(22/24);ACR TIRADS指南为:2类4.3%(1/22),3类3.4%(2/58),4类35.9%(52/145),5类64.6%(62/96)。C-TIRADS指南和ACR TIRADS指南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98(95%CI=0.749~0.840)、0.765(95%CI=0.715~0.81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约登指数最大值分别为0.467、0.382,对应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C-TIRADS4a、ACR-TIRADS 4类;C-TIRADS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1.82%、84.00%、83.18%,ACR TIRADS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1.82%、60.00%、68.22%,C-TIRADS较ACR TIRADS特异度、准确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二者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C-TIRADS较ACR TIRADS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具有更高的特异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陆启勇 《中国校医》2013,27(7):555-556
近年来,超声医学随着声学物理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及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在医学临床应用上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1]。从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到能量多普勒显像、动态三维超声,以及弹性成像、二次谐波、超声造影及介入性超声等新技术,在诊断学及治疗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