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措施。 方法:将2010年7月—2012年11月间行ERCP术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术后给予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奥曲肽0.1 mg/8 h皮下注射连用24 h)和质子泵抑制剂作预防治疗(泮托拉唑40 mg/d静脉滴注连用2 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ERCP术后3,12,24 h的血清淀粉酶情况,及胰腺炎的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在术后3,12,24 h各时间点比较,观察组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12,24 h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及术后急性胰腺炎明显均低于对照组(18% vs. 42%;8% vs. 22%;2% vs. 16%)(均P<0.05)。 结论: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质子泵抑制剂可减少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与胰腺炎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ERCP术后胰腺炎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全球第5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肿瘤致死原因的第3位,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人患有肝癌,其中一半以上在中国[1]。该病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属于中晚期,且临床表现多样化,其中易误诊为肝脓肿。我科2002-2010年收治原发性肝癌误诊为肝脓肿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外科手术治疗肝细胞癌(HCC)伴肝静脉癌栓(HVTT)的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就诊于本院的65例HCC伴HVTT患者临床资料,将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31例患者纳入外科组,将实施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34例患者纳入TACE组。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处理,肝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LC V2.0)评分以(`χ±S)表示,独立t检验;疗效、并发症、生存率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采用生存函数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外科组ORR(51.6%)略高于TACE组(3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组DCR(77.4%)比TACE组(52.9%)高(P<0.05);术后1年外科组QOL-LC V2.0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比TACE组高(P<0.05);外科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0%)略低于TACE(1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组术后1年生存率(74.2%)比TACE(50.0%)高(P<0.05);外科组术后2、3年生存率(45.2%、25.8%)相比TACE组(32.4%、1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手术、TACE均可有效治疗HCC伴HVTT,且术后并发症少,但外科手术更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术后生存率,远期预后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中转开腹及近期再手术原因并探讨中转开腹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50例LC中49例中转开腹及10例术后近期再手术临床资料。结果 LC 中转开腹手术原因: 胆囊三角解剖欠清、胆囊粘连32例,腹腔内出血6例,胆管损伤4例,发现胃癌1例,意外胆囊癌2例,胆总管结石3例,腹腔镜器械原因1例。近期再次手术原因: 肝总管横断损伤及胆囊管根部损伤各1例,迷走胆管漏2例,胆总管结石残留 3 例,腹腔出血 3例。结论选择合适病例,严格掌握中转开腹时机,就可以减少LC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应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20例结肠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对照组(传统根治术)与观察组(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各160例.统计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统计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情况及术后并发症,随访2个月,统计2组患者病灶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淋巴结、阳性淋巴结、左、右半结肠淋巴结清除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2.50%(4/1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13%(21/160),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10.63%,P<0.05.结论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镜下诊断及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价值分析.方法 整群选取于2011年9月—2014年9月期间该院接收的经镜检发现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32例,对患者行粘膜下染色和放大肠镜观察其腺管开口类型,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采用内镜下手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内镜下LST病灶大体分为假凹陷型、颗粒均一型、扁平隆起型、结节混合型,其中以结节混合型型占据比例最多,经放大内镜观察,34个病变的隐窝开口以ⅢL和Ⅳ型为主,比例分别为23.5%、58.9%.受内镜治疗的32个病灶,病灶切除干净术后无腹痛、穿孔并发症发生,创面愈合良好.术后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 大肠LST内镜形态具有异性特殊性,LST治疗采取内定下黏膜切除术疗效可靠且安全,可达到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7.
肖进  邓修民  钟腾猛  陆炳站 《微创医学》2015,(1):118-119,58
目的分析右半肝切除术中应用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行右半肝切除术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全肝血流阻断技术,研究组予以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对比分析两组基本手术指标、术后肝功能指标、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失血量、血流阻断时间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血清白蛋白(ALB)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半肝切除术中应用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技术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规则性肝切除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后肝癌肝内复发情况。方法选取我科2007-2012年行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共120例,按照术式分为规则性肝切除组和非规则性肝切除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术后6个月肝功能和术后1年复发率、生存率。结果规则肝切除组的切除肿瘤直径、切除肝脏体积、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切除肝段数目显著高于非规则肝切除组(P<0.01)。规则肝切除组术后6个月的血清白蛋白(ALB)显著高于非规则肝切除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和直接胆红素(DBIL)显著低于非规则肝切除组(P<0.01)。规则肝切除组术后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非规则肝切除组,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非规则肝切除组(P<0.05)。结论规则性肝切除虽然手术损伤较大,但切除肿瘤范围大,术后肝功能恢复好,复发率低,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究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老年肝癌病人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9月~2011年4月收治的老年肝癌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在肝癌切除术中分别接受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及常规输液,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期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709.6±47.2ml,对照组为713.5±49.0ml,(P〉0.05);观察组术中输血量342.9±29.6ml,对照组为463.5±39.4ml,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中Hb及Hct均降低,术后24h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观察组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中、术毕及术后24h其PT及Fbg均存在明显改变,组间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观察组PL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各时期aPTT、TT、及D—D均无明显改变。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能够有效降低老年肝癌病人手术中输血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节约用血、降低并发症的血液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