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肺微小磨玻璃结节(GGN)的血管征及气管征对良恶性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单发局灶性GGN 127例的临床资料。将GGN分为3组,良性组36例、浸润前组51例、浸润腺癌组40例。比较不同病理类型GGN大小与血管征及气管征的关系。结果GGN良性组最大径(522±245)mm,浸润前组最大径(816±283)mm,浸润腺癌组最大径(1315±341)mm,3组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型血管征在3组不同病理分型GGN所占比例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型、Ⅱ型血管征多见于良性组,Ⅲ型、Ⅳ型血管征多见于浸润前组与浸润腺癌组。各类型支气管征在3组不同病理分型GGN所占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型、Ⅲ型气管征多见于浸润腺癌组,Ⅳ、Ⅴ型气管征多见于良性组、浸润前组。结论了解GGN与血管、支气管征的关系及其在微小GGN分类中的应用,对GG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