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喉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定性诊断和早期喉癌诊断的方法。方法:应用p53基因PCR-SSCP分析、P53蛋白和Ⅳ型胶原纤维蛋白免疫组化方法、流式细胞技术(测细胞周期)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染色对34例不典型增生上皮(DS)、19例喉癌和17例声带息肉的石蜡包埋组织进行研究。结果:在34例DS中有11例上述指标均为阳性,其中有7例与病理诊断为癌相符合,有4例是诊断为良性;有5例上述  相似文献   
2.
肺小细胞癌支气管镜活检的陷阱——附64例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通过支气管镜获得的小细胞肺癌组织,极易造成组织挤压,形态不清,仅凭HE切片进行诊断容易误诊,因此充分应用免疫组化可以进行支气管镜活检小标本的小细胞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非典型类癌、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经支气管镜活检标本,在HE切片染色上诊断为肺癌,倾向小细胞癌的病例64例,进行免疫组化Ki-67、CD56、TTF-1、CgA、Syn、P63、CK5/6、LCA、34βE12的染色。结果64例中小细胞癌61例,非典型类癌2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例。结论小细胞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非典型类癌、淋巴瘤在治疗方法不同,充分应用免疫组化可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从而可以减少误诊,规避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喉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定性诊断和早期喉癌诊断的方法。方法 :应用 p53基因PCR- SSCP分析、P53蛋白和 型胶原纤维蛋白免疫组化方法、流式细胞技术 (测细胞周期 )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Ag NORs)染色对 34例不典型增生上皮 (DS)、1 9例喉癌和 1 7例声带息肉的石蜡包埋组织进行研究。结果 :在 34例 DS中有 1 1例上述指标均为阳性 ,其中有 7例与病理诊断为癌相符合 ,有 4例病理诊断为良性 ;有 5例上述指标均为阴性 ,其中 2例病理诊断为癌 ,1例为良性 ,另外 2例无随访结果。结论 :只有将形态学指标和生物学指标联合应用 ,才能科学准确地对癌前病变进行定性诊断 ,对早期喉癌进行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检测原癌基因蛋白 C- erb B- 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结果 :C- erb B- 2和 PCNA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表达差异显著(P<0 .0 1 )。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病中二者表达高于其它良性病变而低于乳腺癌 (P<0 .0 1 )。乳腺癌中 C- erb B- 2和 PCNA表达与肿物大小和组织学分级呈正比 (P<0 .0 5)与 ER水平和 5年生存期呈反比 (P<0 .0 1 )。结论 :C- erb B- 2和 PCNA高表达者组织分化差 ,预后不良。C- erb B- 2和PCNA可作为判定潜在恶性程度的乳腺良性病变及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揭示乳腺叶状肿瘤病理特点.方法 对18例乳腺叶状肿瘤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恶性3例,良性6例,交界性9例,患者都为女性,发病的平均年龄41岁.肿瘤的体积不同,切面呈现分叶状.结论 41-49岁女性是乳腺叶状肿瘤高危人群,乳腺叶状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低,转移可通过血行.组织学上应注意其同乳腺肉瘤、巨大纤维腺瘤等的鉴别.治疗方法首选是外科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