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抗病毒治疗的前提下应用利妥昔单抗(商品名:美罗华)联合化疗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BsAg+)淋巴瘤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11年6月病理确诊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伴HBsAg阳性的39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8例,中位年龄47(21-83)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早期有7例患者未进行抗病毒治疗,另32例患者每日口服拉米夫定100mg或恩替卡韦500μg,化疗后定期监测HBV-DNA。结果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淋巴瘤107例。其中HBsAg阳性者39例,占36.4%。病毒高拷贝数8例(HBV DNA>104copy.mL-1),未抗病毒治疗的病人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57.1%,有4例出现急性暴发性肝衰竭,3例死亡(死亡率高达42.9%),抗乙肝病毒治疗的有32例,有12例出现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37.5%,明显低于未抗病毒治疗者,抗病毒治疗的32例中包括乙肝大三阳6例及病毒高拷贝数8例(4例乙肝大三阳),乙肝大三阳中有4例发生肝功能损害,病毒高拷贝数患者中有4例出现肝功异常,大多为Ⅰ~Ⅱ度肝功能损害。结论在有效抗病毒及激素减量使用的同时,密切监测乙肝DNA,并严格遵循抗病毒药物的停药时间,HBsAg阳性淋巴瘤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 B-NHL-BFM95方案治疗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入组20例经病理确诊的14岁以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均接受改良 B-NHL-BFM95方案治疗,未行放疗。结果近期疗效:18例(900%)CR,2例(100%)PD。治疗期间大部分患者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经对症处理恢复正常,不影响下一步治疗。中位随访55个月,全组3 a 无事件生存率800%,Ⅰ~Ⅱ期1000%,Ⅲ~Ⅳ期600%;低危组1000%,中危组857%,高危组500%。结论改良 B-NHL-BFM-95方案治疗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特别是低、中危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 breast lymphoma,PBL)发病率低,预后较差。本研究探讨PBL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12年1月经福建省肿瘤医院淋巴瘤内科收治的23例PBL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或化疗并进行随访。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治疗和生存情况。结果:23例患者全部为女性,发病年龄27~87岁,中位年龄46岁。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78%的患者为ⅠE期或ⅡE期。按照WHO 2001淋巴瘤病理分类标准,22例B细胞性淋巴瘤[19例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1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小淋巴B细胞淋巴瘤,1例介于弥漫大B(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和伯基特(Burkitt lymphoma,BL)之间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1例ALK阳性的间变T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16例行肿块切除术加术后化疗(4例加术后放疗),2例行根治术加术后放化疗,3例仅行单纯手术,1例Ⅳ期患者粗针穿刺活检取得病理后仅行全身化疗,1例Ⅳ期患者合并肾衰放弃治疗。19例患者在首次治疗后取得临床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但随访中有10例复发,部位见于同侧及对侧乳腺,肝、脾、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骨及骨髓。有3例中枢侵犯者治疗期间未行鞘内预防。随访时间为4~114个月,中位16个月。全组死亡12例,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8%、47.1%、45.1%和41.0%。中位无进展时间为12个月,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6.2%、41.2%和26.9%。结论:PBL多为弥漫大B细胞型,预后差;PBL采用局部切除术联合放、化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模式;对于中高度恶性的PBL,首次治疗时接受CNS预防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对比分析培门冬酶联合Gemox方案与培门冬酶联合GDP方案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73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接受培门冬酶联合Gemox方案化疗(A组),38例接受培门冬酶联合GDP方案化疗(B组),均化疗4~6个周期。化疗4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并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化疗总有效率(RR)为77.14%,B组RR为76.32%,化疗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非鼻咽病变患者RR为66.67%,与A组的76.92%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发生结外或骨髓浸润的患者RR为94.44%略高于A组的75.00%,Ⅲ~Ⅳ期的患者RR为86.96%略高于A组的70.0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A组、B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14%、5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门冬酶联合GDP方案治疗NK/T细胞淋巴瘤可取得与培门冬酶联合Gemox方案接近的疗效,尤其在发生结外或骨髓浸润、晚期患者中有一定的优势,不良反应可耐受,但仍应注意控制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G-DLBCL)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PG-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估算患者的生存时间,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56例PG-DLBCL患者的1年、2年、3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73.2%,71.3%,68.8%,平均无事件生存时间(event-free survival,EFS)为69个月;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8%,73.3%,70.5%,平均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72个月。化疗联合放疗组的平均EFS比单纯化疗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不同的Musshoff分期、LDH水平、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评分、β2微球蛋白值、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体能状态(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有无巨块对EFS及OS均有明确的影响(P<0.05)。影响EFS及OS的独立预后因素为LDH水平及ECOG评分。结论对PG-DLBCL患者推荐采取以化疗为主的非手术治疗,LDH升高及PS评分高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胃肠道恶性肿瘤相关营养不良患者口服安素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对营养相关生化指标影响,探讨口服安素肠内营养治疗对改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的疗效。方法通过监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肝、肾功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体质量及体力状态等的变化,观察口服安素肠内营养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口服安素肠内营养治疗,提高了患者血中前白蛋白、白蛋白、CRE水平,对维持血中血红蛋白的水平、稳定患者的体质指数、提高患者的体力状态具有一定的作用,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口服安素能改善患者营养指标、减轻营养不良程度,提高体力状态评分、稳定体质指数,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特别是化疗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复发性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全组18例,男性11例,女性7例.吉西他滨1 000 mg/m2,d1.8;顺铂25 mg/m2,d1-3;地塞米松40 mg/d,d1-4,21 d为1周期.化疗≥2个周期,评定疗效,并随访疾病进展情况.结果 12例有效.其中GR 3例,PR 9例,总有效率为66.67%,随访17例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1个月(1.5~29个月),1年生存率43.1%.毒副反应有中度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肝功损害.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地塞米松方案为复发性T细胞淋巴瘤的挽救方案,值得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9.
林剑扬  杨瑜  邹思平 《海峡药学》2009,21(12):185-186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联合地塞米松和顺铂(GDP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NH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3例复发或难治性NHL接受GDP方案化疗,具体为: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第一、八天;地塞米松40mg,静脉滴注,第一~四天;顺铂25mg/m2,静脉滴注,第一~三天;21d为1周期。完成2周期以上者作疗效评价。结果43例患者中,CR14例,PR19例,SD6例,PD4例,总有效率76.7%,肿瘤中位进展(TTP)时间9.8个月,1年生存率37%。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患者能够耐受。结论GDP是治疗复发或难治性NHL安全、有效的解救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07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2月间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7例完整资料的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将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107例患者男女比例为2.2∶1(74[DK]∶33),年龄9~83岁,中位年龄42岁。原发部位:鼻腔75例(70%)、韦氏环24例(22%)、其他部位8例;伴颈部淋巴结受侵12例(11%)、骨髓侵犯2例;82%为Ann Arbor分期Ⅰ/Ⅱ期; 83%国际预后指数评分为0~1分, 52%伴有B症状。单纯化疗26例、单纯放疗26例、化放疗综合治疗55例。 初治完全缓解率61%,5年生存率47.2%,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期、近期疗效是NK/T细胞淋巴瘤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主要侵犯鼻腔和韦氏环,男性多见,常伴B症状,放化疗为其主要治疗手段,年龄、分期、近期疗效可作为预后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