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摘 要:[目的] 分析905例鼻咽癌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及治疗失败模式并探讨其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5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905例经病理证实的初治无转移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 Kaplan-Meier 法进行生存分析,Cox 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18.6个月(1.6~152.4个月),5年及10年总生存率(OS)、无局部区域复发率(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77%、91%、86%、79%和67%、88%、85%、75%。211例(23.3%)患者治疗失败,出现远处转移、局部复发、区域复发的患者分别为126例、82例、14例。远处转移(13.9%)最常见,其次是鼻咽局部复发(9.1%),颈部淋巴结复发(1.5%)较少。多因素分析显示T、N分期是影响总生存、无远处转移生存及无病生存的独立因素,年龄是影响总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 早期鼻咽癌治疗效果良好,但局部晚期患者治疗效果较差,远处转移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结合黏附分子家族A(JAMA)表达水平与鼻咽癌细胞株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过表达或干扰CNE2和HONE1细胞株中JAMA的表达,然后采用不同剂量X射线进行照射,24 h后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及细胞凋亡变化,了解JAMA在鼻咽癌放疗中的作用.通过Western blot检测JAMA不同表达水平细胞株放疗后的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结果 JAMA低表达细胞株对放疗更敏感:JAMA低表达后,D0值在CNE2细胞株中从3.26±0.78下降为1.92±0.23;Dq值从46.51±4.27下降至32.12±3.19.放疗诱导的凋亡在JAMA低表达细胞株中显著增加,JAMA低表达后,细胞凋亡率从6.9%±0.9%上升至13.7%±1.3%;HONE1细胞凋亡率从6.5%±1.1%上升至12.3%±1.7%;JAMA过表达细胞株中显著减少.结论 JAMA表达水平与鼻咽癌细胞株放疗敏感性密切相关,JAMA能增加鼻咽癌细胞株放疗抵抗.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咽旁侵犯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并对多种咽旁侵犯程度的划分方法进行比较,以寻求能较好反映预后的划分。方法:2000-01-2000-07经病理确诊的初治M0期鼻咽癌患者176例纳入研究。根据4种咽旁划分方法(闵氏、Sham氏、肖氏和Heng氏建议的划分)对咽旁间隙的侵犯程度划分,前瞻性研究其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结果:鼻咽癌咽旁侵犯的发生率为81.8%(144/176)。有咽旁侵犯和无咽旁侵犯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是68.1%和90.2%(P=0.010),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是66.1%和87.2%(P=0.013),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是76.7%和93.6%(P=0.032),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是84.9%和93.1%,P=0.220。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咽旁是否侵犯并不是独立预后因素,然而根据程度分级后的咽旁侵犯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4种咽旁划分同时纳入Cox多因素分析显示,闵氏划分的咽旁侵犯是影响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HR:2.231;P=0.001),Sham氏划分的咽旁侵犯是影响无瘤生存(HR:1.487;P=0.010)和远处转移(HR:1.246;P=0.009)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鼻咽癌中国2008分期、UICC2002及2009分期系统对预后的预测价值,为鼻咽癌分期系统的进一步修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1001—2005—10-31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869例病理确诊初治无转移且有鼻咽颈部MR资料的鼻咽癌患者,按照鼻咽癌中国2008分期、UICC2002及2009分期系统重新进行分期,比较3种分期的情况及预后预测价值。结果:在临床分期方面,UICC2009(x^2=66.042,P〈0.001)及2002(x^2=66.582,P〈0.001)能更好地预测预后。在T分期方面,UICC2009分期对局部复发的预测价值优于UICC2002及2008分期(x^2=13.794,P=0.003),将鼻窦、颅底骨质侵犯合并为T2后,无复发生存曲线能更好地分开;在N分期方面,3种分期各有优势。结论:UICC2009分期标准能更好地预测预后,但仍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对预后的影响。[方法]185例M0期鼻咽癌患者,按咽旁间隙的侵犯程度进行划分,无咽旁侵犯记为0级,有咽旁侵犯而无颈动脉鞘区侵犯记为1级,有颈动脉鞘区侵犯记为2级。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咽旁间隙受侵与颅底骨质破坏有明显相关性(r=0.15,P=0.041)。多因素分析显示咽旁受侵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但颈动脉鞘区受侵是影响鼻咽癌总生存、无远处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单纯的咽旁受侵不影响预后,颈动脉鞘区受侵是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鼻咽癌中国2008分期、UICC 2002及2009分期系统对预后的预测价值,为鼻咽癌分期系统的进一步修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10-01-2005-10-31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869例病理确诊初治无转移且有鼻咽颈部MR资料的鼻咽癌患者,按照鼻咽癌中国2008分期、UICC 2002及2009分期系统重新进行分期,比较3种分期的情况及预后预测价值。结果:在临床分期方面,UICC 2009(χ2=66.042,P<0.001)及2002(χ2=66.582,P<0.001)能更好地预测预后。在T分期方面,UICC 2009分期对局部复发的预测价值优于UICC 2002及2008分期(χ2=13.794,P=0.003),将鼻窦、颅底骨质侵犯合并为T2后,无复发生存曲线能更好地分开;在N分期方面,3种分期各有优势。结论:UICC 2009分期标准能更好地预测预后,但仍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