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歧杆菌是定植于人类或某些哺乳动物肠道内的生理菌群,厌氧、无致病性,能维持肠道内环境稳定,促进机体生长,提高免疫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受到营养学和食品学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双歧杆菌又因重要的抗肿瘤作用和其趋厌氧性、无致病性引起医学界的重视,成为肿瘤基因治疗载体的重要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肿瘤专科医院ICU患者发生院内细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ICU2006年~2007年住院时间超过48 h的561例患者的各项易感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这些因素与ICU感染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ICU整体院内细菌感染发生率为6.8%。APACHEⅡ评分(P=0.042)、WBC计数<0.5×109/L(P=0.012)、ICU住院时间>2周(P=0.029)和近期曾使用抗生素(P=0.024)为肿瘤专科医院ICU细菌感染的独立易感因素。结论:肿瘤专科医院ICU细菌感染的发生侧重于患者免疫功能受损,这一点与综合医院ICU患者院内细菌感染的发生侧重于皮肤、黏膜等解剖生理屏障的完整性受损的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心理干预对围术期食管癌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2008年1月至10月胸外科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1例)、对照组(29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symptomcheck list-90,SCL-90)对食管癌患者做心理状况评价,同时由经过培训并掌握一定肿瘤相关知识的医学生对于预组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应激处理、应对技术与行为训练,分术前、术后第一疗程、术后第二疗程三个阶段进行,同时进行阶段性评价、分析。结果与1986年金华等发表的全国常模比较,手术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敌对、恐怖7个因子分均较常模高(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术后第4、24周,干预组的因子积分及其平均分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1,P4=0.002;t24=3.82,P24=0.005)。结论心理治疗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作用,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2006-2007年肿瘤医院医院感染及易感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医院感染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 011例住院患者中发生感染952例,医院感染率为1.90%(例次感染率为2.12%);呼吸系统感染率最高,占43.72%,腹部和消化系统,占19.07%,口腔感染占13.22%;医院感染主要与癌症本身、放化疗及手术等因素有关.结论 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呼吸系统,肿瘤及其主要治疗手段本身是院感的易发因素,故抗癌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加强感染的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被锐器伤和经黏膜发生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以探讨防范措施.方法 前瞻性研究,设计调查表,对2006-2010年在肿瘤中心工作中被锐器伤和经黏膜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及原因逐一登记填表,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期间共出现锐器伤和经黏膜的职业暴露234人,包括锐器伤221人和黏膜暴露13人;人员构成中工龄<6年占绝大部分,共149人占63.68%,以护士最多,共119人占50.85%,其次是医师80人占34.19%和其他人员35人占14.96%;发生锐器伤的原因主要是注射针刺伤占38.03%,主要发生在输液注射结束及手术时;所有职业暴露后人员均按医院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处理,追踪半年,未发现感染个案.结论 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特别是临床低年资的临床护士较常发生职业暴露,减少其职业暴露关键在于加强医务人员岗前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增强职业暴露防范意识,暴露后及时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可以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医院感染相关资料.结果 755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中共送检1183份标本,检出1093株病原体,检出率为92.39%,其中革兰阴性菌472株占43.19%,主要为大肠埃希菌;真菌336株占30.74%,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革兰阳性菌281株占25.71%,主要为葡萄球菌属;此外检出带状疱疹病毒及支原体属各两株;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均较高,检出1株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真菌对抗真菌药物普遍敏感.结论 肿瘤中心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部分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已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胺酮是否影响人嗜中性粒细胞(PMN)粘附分子表达。方法:对分离的人全血细胞用甲酰甲硫氨酰-亮氨酰-苯丙氨酸(FMLP)或豆蔻酰佛波醇乙酯(PMA)刺激,加入不同浓度氯胺酮后孵化,用针对CD18或CD62L的单抗标定,再通过流式细胞计数了解CD18或CD62L在PMN表面的表达情况。结果:FMLP或PMA刺激PMN可引起细胞表面的CD18表达和CD62L蜕落增加,氯胺酮对此具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且对CD18表达的抑制用与立体构型无关。结论:氯胺酮具抗粘附作用,该作用不似通过与特异受体的反应实现的,在趋炎性反应亢进的病人的麻醉镇痛时可以优先考虑选用该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肝癌组织进行体外的三维(three-dimension,3D)组织块培养,通过添加PD98059和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CT)优化培养条件,建立一种高活性的肝癌组织体外培养模型。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科的肝癌组织标本,经清洗、冻存、复苏等处理后分为对照组、PD组、CT组、PD+CT组,同时进行体外的二维(two-dimension,2D)和三维培养。各组组织采用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组织细胞凋亡情况,qRT-PCR检测BCL-2、BID、Caspase 3、Cyclin D1、CDK2、ELK-1、C-FOS、C-MYC、C-JUN等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CL-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筛选并确定最优的体外培养方法。结果:3D培养组的组织细胞凋亡均少于2D培养组;PD98059通过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激活MEK/ERK下游基因,从而减少体外培养的组织细胞凋亡,增强其抗凋亡能力;霍乱毒素通过上调Cyclin D1、CDK2的基因表达,促进其增殖。结论:我们开发了一种新型肝癌组织的体外三维培养模型,它可以作为进一步的药物试验和人源性异种移植(PDX)模型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肿瘤专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对癌症中心ICU 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并行有创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VAP定义将其筛选为VAP组和未发生VAP者为对照组,分析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果 153例肿瘤患者在ICU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中74例发生VAP,VAP发生率为48.4%;氧和指数(OI)<200、急性生理性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20、年龄≥60岁以及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S)评分>6是发生VAP的主要危险因素;VAP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258株,革兰阴性菌占62.4%,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占20.2%,主要为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占17.4%,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该肿瘤专科医院,ICU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较高,病情危重、氧合差、APACHEⅡ、CLIS评分高是重要危险因素,VAP的病原菌分布和抗菌谱有别于综合医院ICU。  相似文献   
10.
肿瘤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真菌感染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医院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VAP-F)发生的临床与病原菌特点,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6-01-2009-09 ICU住院并行机械通气时间>48 h,ICU收治时间>7 d,且于ICU治疗期间始终未出现中性粒细胞缺乏、免疫抑制的肿瘤患者,排除输入性真菌感染或已行预防性抗真菌治疗者,其中拟诊真菌感染者为VAP-F组,其余设为对照组.结果:按标准共收集病历44例,VAP-F组20例,对照组24例,VAP-F发生率为45.45%(20/44).最常见菌为白色念殊菌12例(60.0%),近平滑念珠菌4例(20.0%),光滑念珠菌3例(15.0%).热带念珠菌1例(5.0%).所合并细菌以革兰阳性菌(64.7%)为主.两组间呼吸机通气时间、年龄及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体质量、是否行胃肠道手术、术前术后肺功能氧合指数(OI)及其变化等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是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患者VAP-F的发生与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有关,若临床已行针对细菌治疗,建议同时行预防性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