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价窄波光(Narrow-Band Imaging,NBI)气管镜用于肺癌早期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我院内镜中心行气管镜检查患者87例,首先行普通白炽光气管镜检查(White light videobronchoscopy,WLB)检查结束后,转换至NIB成像检查,并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以活检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NBI、WLB以及NBI+WLB诊断支气管黏膜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87例受试者中4例为浸润癌予以排除,最终83例受试者纳入分析,其中原位癌2例(2.3%),中重度不典型增生19例(21.8%),轻度不典型增生18例(14.9%);WLB诊断中重度不典型增生以上病变的敏感性为10%(95%CI:1%~30%)特异性为94%(84%~98%);NBI为81%(58%~95%)和98%(91%~100%)。结论与WLB相比NBI成像对早期肺癌黏膜下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家族史与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收集国内外在1988—2009年间公开发表的恶性肿瘤家族史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对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其合并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纳入合并分析的文章共17篇(10490例病例),结果表明,恶性肿瘤家族史与一级亲属肺癌的发生有关(OR=1.58,95%CI:1.31~1.91,P0.0001)。分层分析表明,一级亲属患恶性肿瘤与非吸烟者肺癌的发生有关(OR=1.46,95%CI:1.08~1.97,P=0.01);一级亲属患肺癌与肺癌的发生有关(OR=1.71,95%CI:1.49~1.95,P0.0001);一级亲属中父亲、母亲及兄弟姐妹(包括同父异母和同母异父者)患恶性肿瘤与肺癌的发生有关[OR值分别为1.43(95%CI:1.10~1.84,P=0.007)、1.36(95%CI:0.99~1.87,P=0.06)和1.51(95%CI:1.35~1.69,P0.0001)]。结论恶性肿瘤家族史明显增加一级亲属患肺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非吸烟人群被动吸烟与肺癌的关系.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CENTRAL(th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等收集国内外1987年-2007年间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非吸烟人群被动吸烟与肺癌的研究文献,应用统计软件Stata 11.0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其合并优势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采用Begg和Eggr法对发表偏倚进行量化检测.结果 纳入分析的文章共有16篇,合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非吸烟人群被动吸烟与肺癌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OR=1.13,95%CI:1.05-1.21,P=0.001).每日被动吸烟≥20支、成年时期被动吸烟、非吸烟女性被动吸烟、被动吸烟暴露于工作环境等与肺癌的发生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OR值及95%CI分别为:P=0.000 3、OR=1.78、95%CI: 1.30-2.43,P=0.000 1、OR=1.50、95%CI:1.23-1.83,P=0.000 7、OR=1.50、95%CI: 1.19-1.90,P<0.000 1、OR=1.41、95%CI:1.19-1.66.结论 中国非吸烟人群中,被动吸烟是肺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暴露量≥20支/日、成年时期被动吸烟、女性、工作环境的被动吸烟与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是血液中的一种可溶性蛋白质,它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循环肿瘤标志物.本研究旨在探讨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107例NSCLC患者和51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中CYFRA21-1含量,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对检测结果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NSCLC组织与肺良性疾病组外周血CYFRA21-1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7.343,P<0.001);以3.3μg/L为诊断临界点,CYFRA21-1诊断NSCL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77%和76.47%,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9;NSCLC各病理类型之间CYFRA21-1水平差别无有统计学意义(χ2=0.450,P=0.799);外周血CYFRA21-1在广泛期(Ⅲb、Ⅳ)病例中明显高于局限期(Ⅰ、Ⅱ、Ⅲb)病例(χ2=7.057,P=0.008).结论 CYFRA21-1作为肺癌肿瘤标志物具有相对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血浆中CYFRA21-1水平升高提示肺癌患者可能已经发展为广泛期.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表明:工作环境烟草暴露与非吸烟人群肺癌发生有密切关系并不十分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工作环境烟草暴露与非吸烟人群肺癌发生危险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1954年-2010年8月)、CENT L(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trials)(2010issue3)、EMBASE(1970年-2010年8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CBM)(1978年-2010年8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年-2010年8月)、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年-2010年8月)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工作环境烟草暴露与非吸烟人群肺癌发生关系的研究文献,应用统计软件Stata11.0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其合并优势比(oddsratio,OR)和95%置信区间(con dence interval,CI)。采用Begg法对发表偏倚进行量化检测。结果最终纳入分析的文章共有22篇,合并分析结果表明工作环境烟草暴露使非吸烟人群肺癌发生率增加了25%(OR=1.25,95%CI:1.13-1.39,P<0.001),使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发生率增加了22%(OR=1.22,95%CI:1.05-1.42,P=0.011);工作环境烟草暴露导致非吸烟男性肺癌的发生率增加了54%,但无统计学意义(OR=1.54,95%CI:0.74-3.18,P=0.247)。结论工作环境烟草暴露是非吸烟人群肺癌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非吸烟女性工作环境的烟草暴露与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关于髓过氧化物酶基因G-463A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已有广泛研究,但研究结果不一致。本研究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髓过氧化物酶基因G-463A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全面检索公开发表的关于髓过氧化物酶基因G-463A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把研究人群分为高加索人群和东亚人群,以病例组与对照组比值比(odds ratio,OR)为效应指标,应用meta分析软件RevMan4.2分别计算两种人群的合并OR值及95%CI,同时给出meta分析森林图和倒漏斗图。结果纳入文献研究20篇,其中高加索人群研究纳入病例5381例,对照5827例;东亚人群研究纳入病例1558例,对照1755例。计算高加索人群及东亚人群髓过氧化物酶基因-463位点AA+AG/GG合并OR值,分别为0.91(95%CI:0.81-1.02)、0.83(95%CI:0.63-1.09),高加索人群有发表偏倚,东亚人群没有发表偏倚。结论髓过氧化物酶基因G-463A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在高加索人群及东亚人群均不具有明显相关性,东亚人群研究样本量少,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肺癌家族聚集性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背景与目的四十多年前Tokuhata和Lilienfeld首次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证实肺癌的家族聚集现象。随后的多个研究也证实了家族聚集现象是肺癌危险性的一个家族性成分,但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和评价一级亲属患肺癌者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检索PubMed、CENTR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等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肺癌家族聚集性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version4.2统计软件对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其合并优势比和95%可信区间。结果纳入合并分析的文献共有28篇,分析结果表明:肺癌先证家系一级亲属患肺癌的风险是对照家系一级亲属的1.88倍(P<0.001)。分层分析,先证家系的父亲、母亲及兄弟姐妹患肺癌的风险分别是对照家系的1.62倍(P<0.001)、1.96倍(P<0.001)和1.92倍(P<0.001);吸烟和非吸烟先证者一级亲属患肺癌的风险分别是对照组中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一级亲属患肺癌的1.73倍(P<0.001)和1.42倍(P=0.02);女性和男性肺癌先证者一级亲属患肺癌的风险性分别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支气管灌洗液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CNKI、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支气管灌洗液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用于NSCLC诊断的相关研究。采用STATA11.0统计软件对诊断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ROC曲线下面积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支气管灌洗液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诊断NSCLC的敏感性为0.61(95%CI:0.57~0.65),特异性为0.81(95%CI:0.78~0.85),阳性似然比为5.71(95%CI:2.56~12.73)、阴性似然比为0.47(95%CI:0.40~0.57)、诊断ROC曲线下面积为0.72(95%CI:0.68~0.76)。结论支气管灌洗液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作为NSCLC微创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研究结果显示序贯化放疗是小细胞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它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是何时开始实施放疗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放疗实施时间埘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CENTRAL(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早期放疗(化疗开始后30天内开始放疗)对比后期放疗(化疗开始30天以后开始放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统计软件Stata 11.0进行数据分析.研究人群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干预措施为胸部放疗+化疗;结局指标为2/3年死亡率和放疗相关副反应.以优势比(odds ratio,OR)及相应的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作为效应指标对结局进行比较.Q统计量的I2检验米检测各研究间的统计学异质性.双侧P<0.05认为各研究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采用Begg法对发表偏倚进行量化检测.结果最终纳入分析的文章6篇,共1189例患者,其中早期放疗组587例,后期放疗组602例.接受早期放疗与接受后期放疗相比,两者2/3年生存优势差别无统计学意义(OR=0.78,95%CI:0.55-1.05,P=0.093);单独分析放疗性肺炎(OR=1.93,95%CI:0.97-3.86,P=0.797)疗性食管炎(OR=1.43,95%CI:0.95-2.13,P=0.572)相关血小板减少(OR=1.23,95%CI:0.88-1.77,P=0.746)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早期放疗与接受后期放疗相比,2/3年生存优势、放疗相关副反应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卡铂与顺铂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是否相同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本研究旨在探讨卡铂为基础联合第三代化疗药物与顺铂为基础联合第三代化疗药物的两药方案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差异.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1954-2010年5月)、Central(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2010 issue3)、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0年5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10年5月)、万方数据库(1950-2010年5月)等,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卡铂对比顺铂联合第三代化疗药物的两药方案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应用统计软件Stata 11.0进行数据分析.研究人群为晚期NSCLC(ⅢB~Ⅳ期):干预措施为顺铂或卡铂联合第三代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吉西他滨、多西他赛)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两药方案;结局指标为死亡率、客观反心率和药物毒性,并分别以风险比(hazard ratio,HR)、优势比(odds ratio,OR)及各自的95%可信区间(95%CI)作为效应指标对结局进行比较.Galbraith或L'abbe作图法及Q统计量的I检验来检测各研究间的统计学异质性,双侧P<0.05为各研究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采用Begg和Egger法对发表偏倚进行量化检测.结果:最终纳入分析的文章5篇,共2 330例患者,其中卡铂组1 161例,顺铂组1 169例.接受卡铂为基础化疗方案的患者较顺铂为基础化疗的患者在治疗随访期间有更高的死亡风险,结果接近有统计学意义(HR=1.10,95%CI:1.00~1.21,Z=1.96,P=0.05);卡铂为基础化疗方案较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在客观反应率方面不同,顺铂组优于卡铂组(OR=0.80,95%CI:0.66~0.95,Z=2.48,P=-0.013);卡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易出现血小板降低(OR=2.13,95%CI:1.56~2.92,Z=4.72,P=0.000),顺铂方案易出现化疗相关的恶心呕吐(OR=0.49,95%CI:0.38~0.62,Z=5.70,P=0.000)及肾毒性(OR=0.40,95%CI:0.17~0.97,Z=2.03,P=0.042).结论:卡铂为基础联合第三代化疗药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化疗方案在生存率及客观反应率方面并不优于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卡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血液系统毒性发生率较高,而非血液系统毒性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