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EGFR作为NSCLC靶向治疗的热点,近年来其在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众多。而放疗作为一种NSCLC重要的传统治疗方法,其疗效与EGFR突变及过表达相关。放疗联合EGFR-TKI在NSCLC治疗上的疗效还缺乏Ⅲ期临床结果。miRNAs能够调控肿瘤相关基因表达,影响肿瘤生物学活动。近来研究显示miRNAs对EGFR突变、EGFR-TKI和放疗均存在正向或负向的调控作用,其具体机制已部分阐明。现就miRNAs对EGFR突变、EGFR-TKI及放疗间相关性作一综述,旨在为miRNAs应用于放疗联合EGFR-TKI治疗NSCLC提供最新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预防性使用吡非尼酮对放射性肺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1月至2020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的胸段食管癌患者资料,按是否使用吡非尼酮将患者分为吡非尼酮组和对照组,通过逆概率处理加权法(inverse probability of treatment weighting,IPTW)将各协变量在两组人群进行加权处理,分析两组人群2级及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结果  共纳入170例符合要求的病例,其中吡非尼酮组40例,对照组130例。中位随访时间22.6个月,通过对年龄、吡非尼酮用药史、放疗剂量、双肺V5及V20等可能影响放射性肺炎发生的临床因素及肺体积剂量参数等进行IPTW法加权分析,加权后两组基线特征标准化均值差值下降99.72%,两组2级以上、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92% vs. 14.73%(P=0.000 7)及3.92% vs. 10.99%(P=0.014 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吡非尼酮用药史(2级P=0.001 7,3级P=0.019 1)、年龄(2级P=0.033 6,3级P=0.002 8)、放疗剂量(2级P=0.011 9,3级P=0.003 1)均与2级和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相关。吡非尼酮组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  接受IMRT治疗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同步使用吡非尼酮可有效降低2级及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安全性好,值得开展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