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甘氨双唑钠联合常规放射治疗治疗肿瘤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40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甘氨双唑钠。观察并记录两组的近期疗效、照射剂量以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44.29%)高于对照组(25.71%),观察组表现出明显放射增敏反应,但两组的总有效率及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甘氨双唑钠联合放疗治疗肿瘤近期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评价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复治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晚期复治乳腺癌患者38例,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全组38例均可评价疗效,患者有效率(CR+PR)为39.5%,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3.7%;中位TTP为5个月,中位OS为1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黏膜炎、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复治乳腺癌有一定的疗效,且毒性反应轻,可耐受,可以作为晚期乳腺癌治疗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3.
奈达铂或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奈达铂同步放化疗和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4年5月至2006年10月病理证实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62例,信封法分为奈达铂组和顺铂组,放疗方法采用常规外照射联合后装治疗,有中下段阴道侵犯患者单独阴道加量。奈达铂组放疗的第一天起予以奈达铂每周40mg/m2,顺铂组放疗第一天起予以顺铂每周40mg/m2。[结果]两组有效率均达100%,奈达铂组完全缓解率为70.9%,顺铂组为61.3%(P〉0.05)。60岁以上患者中,奈达铂组完全缓解率高于顺铂组(70.6%vs33.3%,P=0.035)。两组3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奈达铂组的胃肠道反应(χ2=9.300,P=0.002),肾功能损伤(χ2=4.769,P=0.029)明显低于顺铂组,而血小板下降发生率明显高于顺铂组(χ2=7.839,P=0.005),但主要为Ⅰ/Ⅱ级。[结论]奈达铂或顺铂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相似,但奈达铂的耐受性优于顺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长春瑞滨25mg/m2,第1、第8天静滴;卡培他滨2.0g/(m2·d),第1~第14天早晚各1次,餐后30min口服。21d为1个周期,最多接受8个周期化疗或至疾病进展。结果:46例患者共完成225个化疗周期,中位化疗5个周期。其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7例,稳定(SD)17例,进展(PD)10例。总有效率(CR+PR)为41.3%,疾病控制率(DCR)为78.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TTP)为8.3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70.6%、27.6%。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手足综合征及静脉炎,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活性成分欧前胡素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协同抗乳腺癌效应及分子机制。方法:将人乳腺癌细胞T-47D和MCF-7按对照组、欧前胡素组、TRAIL组、欧前胡素+TRAIL组及欧前胡素+TRAIL+死亡受体5(DR5)siRNA组进行分组,MTT法检测T-47D和MCF-7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T-47D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T-47D细胞表面DR5的表达水平及caspase-8、caspase-3的活化水平。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欧前胡素联合用药能显著提高各浓度TRAIL对T-47D和MCF-7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欧前胡素处理能显著提高T-47D细胞DR5的表达水平和活性氧簇产生水平(P0.05)。另外,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结果还显示,欧前胡素联合用药能显著增强TRAIL促进T-47D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损伤、caspase-8和caspase-3活化及凋亡的作用。结论:欧前胡素通过上调乳腺癌细胞DR5的表达水平发挥对TRAIL的协同抗乳腺癌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食管癌患者食管黏膜组织黏蛋白1(MUC1)、钙黏蛋白FAT4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7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30例健康患者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MUC1、FAT4、EGFR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研究组患者MUC1、EGFR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FAT4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AT4表达阳性率与MUC1、EGFR负相关(r=-0.683,-0.714),MUC1表达阳性率与EGFR正相关(r=0.8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1、FAT4、EGFR表达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密切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食管黏膜组织MUC1、EGFR表达阳性率升高,FAT4表达阳性率降低,MUC1、FAT4、EGFR表达密切相关,与肿瘤转移、侵袭相关,可作为食管癌的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地西泮联合格拉司琼及地塞米松预防化疗诱发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80例接受顺铂化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标准止吐方案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地西泮。观察两组急性、延迟性和总的恶心呕吐缓解率,并评价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观察组65例(73.9%),对照组53例(60.9%)(χ2=3.34,P〉0.05);急性恶心呕吐观察组缓解70例(79.5%),对照组67例(77.1%)(χ2=0.17,P〉0.05);延迟性恶心呕吐观察组缓解71例(80.7%),对照组缓解56例(64.3%)(χ2=5.8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格拉司琼、地塞米松基础上加入地西泮可以很好地控制化疗所致的延迟性恶心呕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靶向药物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该科接受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共62例,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对照组行单纯顺铂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的近期、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3年生存率83.3%、局部复发率7.1%与对照组的59.3%、31.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3.3%和1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近期及远期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可明显提高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9.
MRI对侵犯宫体的宫颈癌放疗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在采用放射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痛患者中,随着期别的增加,发生宫体浸润概率也增加,放疗后部分患者出现宫腔内复发.本研究通过MRI检查筛选出宫体侵犯患者行宫腔加量放疗,探讨其在宫体侵犯的子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5月-2006年10月,选取本科共56例无法手术的并经MRI检查发现宫腔内侵犯的局部晚期宫颈痛患者,采用信封法分为A组(宫腔加量组)和B组(常规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每周顺铂40 mg/m2同步化疗.随访至2009年10月20日.结果:A组中位无复发及进展生存时间为31个月(95%CI:25.7~36.3个月),B组为22.3个月(95%CI:11.9~32.7个月,P=0.040);截争随访时间,A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5.7%和64.3%,B组分别为:100.0%、75.0%和60.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6).Ⅰ/Ⅱ级胃肠道反应方面,A组明显高于B组(X2=5.853,P=0.016),但在Ⅲ/Ⅳ级胃肠道反应(X2=0.22,P=0.639)及生殖泌尿道反应(X2=0.000,P=1.000)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患者通过MRI确定宫体侵犯行寓腔加量放疗疗效尚可,且不良反应能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经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滴注,d1、8;卡培他滨2000mg/(m^2·d),早晚2次,餐后30 min口服,d1-14,21d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至少接受2个周期化疗或至疾病进展。结果32例患者共完成161个周期化疗,中位化疗5个周期。所有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其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9例,疾病稳定(SD)13例,疾病进展(PD)9例。总有效率(CR+PR)31.2%,疾病控制率(DCR)71.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TTP)8.3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66.9%和38.4%。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及静脉炎,没有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是治疗对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方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