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自1997年2月~2002年10月本院共发现HIV抗体阳性51例,艾滋病确诊病例43例,8例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无临床症状;本组病例无吸毒、性乱史。笔者着重对该43例艾滋病患者中有呼吸系统症状的3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报告 例1,男性,27岁,因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半月,无尿1周于1997年2月16日转入本科.既往无糖尿病,查体:精神萎糜,神清,两上肢扎针部位皮肤大片淤斑,面红,眼睑浮肿,结膜充血,全腹压痛反跳痛.BUN 36.9mmol/L,CRE1797.8μmolL/L,血糖、血钾正常,尿红血球++,蛋白++++,BPC 90×109/L,出血热抗体IgM阳性.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我们收治10例金葡菌感染性休克综合征,误诊为重型出血热,为了减少误诊率,了解误诊原因,有助于金葡菌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和避免不必要的发病和死亡.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39岁。因畏寒、发热、胸闷、干咳4 d,体温高达39.7℃,发热无明显规律性,至少出现2次/d,以"感冒"于2011 ̄03 ̄26就诊于某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给予"清开灵、头孢类抗生素、氨溴索"等药物治疗7 d,症状无好转。患者于2011 ̄04 ̄02晚间急诊入住笔者所在医院。入院查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当地艾滋病患者的传播途径、症状、并发症部位、机会性感染部位及病原情况。方法:对本院自1997年2月--20022年10月期间收治43例艾海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血液传播占86%;并发症部位:呼吸系统65.1%(28/43)、血液系统48、8%(21/43)、皮肤粘膜41.9%(18/43)、消化系统32.6%(14/43);多系统并发症占69.8%(30/43);机会性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软组织。病原依次为细菌、霉菌、结核杆菌、病毒及滴虫;PCP发病率7%。结论:该地区文法病的传播以血液传播为主;呼吸、血液、消化系统及皮肤粘膜为并发症常见部位;机会性感染常见于呼吸、消化系统及皮肤软组织,病原以细菌、霉菌为主,结核杆菌、滴虫及病毒感染较低。PCP的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丹参注射液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均证实丹参注射液对肝损害具有治疗及预防作用。我们自1993年以来,应用丹参注射液预防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工临床资料1.亚病例选择60例病人为住院的活动型肺结核患者,男40例,女20例,平均年龄32岁(19~70岁)。其中力型5例,巨型36例,IV型11例,V型8例。甲、丙肝抗体阴性,血清ALT、TB、DB、A/G均正常。全部病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2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分型上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抗结核药物治疗均采用ZSHRZ/4HR方案,剂量为常…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辅助治疗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反复发作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反复发作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10、IL-6等炎性因子水平和IgG、IgM、IgA等免疫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IL-10、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gG、IgM、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个月内病情复发率为20.00%,高于观察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辅助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反复发作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且能有效抑制自发性腹膜炎再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例1,患者男性,27岁,因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半月,无尿1周于1997年2月16日住院。既往无糖尿病史及糖尿病家族史。发病第4天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伴腹泻,水样便日达4-5次,且上述症状加重,四肢发凉,入院时测血压80/40mmHg经扩容4小时后血压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DNA聚合酶β基因(polβ)的突变情况。方法利用RT-PCR、SSCP和序列分析对32例胃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中polβ基因进行检测。结果32例胃癌组织标本中有7例SSCP异常,突变率为21.9%;而对应的32例癌旁组织PCR-SSCP结果中未见异常。在低分化胃癌中的突变率高达50.0%(6/12),而在中、高度分化胃癌中的突变率却仅为5.0%(1/2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测序分析了7例SSCP异常中的3例,其突变分别为196位A→G,268位A→G,790位A→T;测序分析了1例PCR-SSCP无异常的癌旁组织标本,其序列无突变。结论胃癌组织存在polβ基因突变;该基因突变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