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根据白血病的类型选择相同方案、每平米标准剂量的治疗方案。化疗结束后两组出现血小板≤10×109· L-1,临床有明显出血倾向时,予以输注机采血小板。治疗组于化疗结束后72 h开始注射rhIL-11,1.5 mg· d-1,连续用药14 d。观察两组化疗结束后血小板计数最低值、恢复至100×109· L-1的病例数、出血情况、血小板输注剂量及第14天血小板恢复数值。结果治疗组血小板计数最低值、恢复至100×109· L-1的病例数及化疗后第14天血小板恢复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出血发生率及血小板输注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IL-11用于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骨髓抑制导致血小板恢复时间,毒副反应少,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钙感觉受体(CaSR)基因是引人关注的与骨质疏松症敏感性相关的侯选基因,为了解CaSR基因两个新多态位点与中国女性人群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对352名研究对象进行腰椎及股骨扫描,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CaSR基因R990G和E1011Q两个新多态位点基因型,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CaSR基因与腰椎及股骨BMD关系。结果发现CaSR基因的E1011Q多态位点在调整相关影响因素前后均与女性股骨颈、股骨柄和股骨三角区的BMD呈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11、0.04和<0.001;R990G多态位点在调整影响因素前后,显示与女性股骨颈密度有相关趋势P=0.055,而A986S基因多态未显示与股骨、腰椎BMD相关。结论这一结果提示,CaSR基因E1011Q多态性可能是中国女性股骨BMD降低的危险因素。这个发现的意义及是否适用于大样本人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肾生血汤联合间充质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功能及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将8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给予骨髓间充质细胞治疗,1次/周;研究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生血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骨髓象、T淋巴细胞亚群、骨髓血清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骨髓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后Hb、WBC、Plt、中性粒细胞、CD4~+、CD4~+CD25~+Foxp3~+、CD3~+CD4~+IL-4~+、骨髓增生活跃率、骨髓b FGF、MVD、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转铁蛋白饱和度、CD8~+、CD3~+CD4~+IL-17~+、CD3~+CD4~+INF-γ~+、Th1/Th2、非造血细胞百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肾生血汤联合间充质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和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强度超声聚焦热疗序贯FOLFOX-4方案治疗胃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与单纯FOLFOX-4方案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5例胃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高强度超声聚焦热疗序贯FOLFOX-4方案组(试验组,n=44)和单纯FOLFOX-4方案组(对照组,n=41),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最终两组的病例为44例和40例(对照组有1例患者死亡)。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8.2%,对照组为4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和生活质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试验组的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1年生存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强度超声聚焦热疗序贯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胃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较单纯FOLFOX-4方案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6.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男性骨密度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ER)α基因多态性与中国男性骨密度关系。方法 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对339名男性研究对象进行腰椎及股骨扫描,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ER—α基因PvuⅡ和XbaⅠ两多态位点基因型,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两位点多态性与腰椎及股骨骨密度关系。结果 在调整环境危险因素后。显示ER基因的XX基因型与股骨柄、股骨三角区的骨密度增高呈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和0.036);Pp基因型与股骨柄骨密度增高有相关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XP单倍型与股骨柄骨密度增高有相关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结论 ER—α基因XbaⅠ位点多态性与男性股骨骨密度相关。PvuⅡ位点多态性和XP单倍型与股骨骨密度关系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女性骨密度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对288名女性研究对象进行腰椎及股骨扫描,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ER基因PvuⅡ和XbaⅠ两多态位点基因型,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两位点多态性与腰椎2~4及股骨骨密度关系。结果:在调整环境危险因素后。显示ER基因的XbaⅠ位点XX基因型与腰椎2~4的骨密度增高呈显著性相关(P=0.045);在调整环境危险因素后ER基因单倍型与腰椎及股骨骨密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基因XbaⅠ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女性腰椎骨密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Fascin‐1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两步法检测87例结直肠癌和2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Fascin‐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Fascin‐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和Cox回归模型分析Fascin‐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患者生存的相关性。结果 Fascin‐1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7%(38/87)和7.1%(2/2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cin‐1蛋白表达在不同年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不同性别、病理类型、肿瘤位置、分化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Fascin‐1蛋白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0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Fascin‐1蛋白高表达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HR]=2.087,95% CI:1.196~3.642, P=0.010)。结论 Fascin‐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与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相关。Fascin‐1蛋白可能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贫血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的贫血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经治疗后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内科门诊和住院收治的贫血患者68例,根据贫血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贫血组(n=32)与中重度贫血组(n=36),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比较各组对象脑血流速度的差异.并对两组贫血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重度贫血组较轻度贫血组和对照组各血管(LMCA、RMCA、BA、LVA和RVA)的平均血流速度增快(P<0.05),轻度贫血组和对照组各血管平均血流速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贫血患者经治疗后各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减慢(P<0.05),而轻度贫血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各血管平均血流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中重度贫血组患者LMCA、BA、LVA和RVA治疗前后血流速度变化程度显著高于轻度贫血组(P<0.05),而RMCA与轻度贫血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重度贫血可造成脑血流速可逆性增快,监测贫血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可能对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