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种快速有效的医学图像灰度插值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一种用于快速有效的医学图像灰度插值算法。通过在两幅已知图像上寻找对应点,有效地解决了线性插值边界模糊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基于形状的插值算法中图像分割的问题,具有较强的适用范围。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插值结果。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不同时刻三维心血管图像的匹配,提出一种基于近似树的心血管图像匹配算法。先将三维心血管表示成树的结构,然后介绍了包含VLDC(variable length don’t cares)结点的近似树匹配算法。然而,在心血管树匹配的过程中,匹配的具体对象是曲线而不是通常意义的结点,因此,提出包含VLDC曲线的近似树匹配算法,并重点介绍其中的VLDC曲线的匹配过程。在实验中对相邻时刻的心血管图像进行了匹配,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中的旋转式γ—刀治疗规划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4.
飞利浦公司Pinnacle系统的计划评估模块提供了DVH的图形化显示和描述ROI受量的统计数据,但未提供将DVH导出的方法。这影响了在临床及科研工作中对ROI受量进行深入分析(如无法评价多个计划的平均DVH等),限制了对DVH的独立存储和批量处理,增加了医生在回顾分析计划数据时的工作量和计划系统资源的占用时间。为此笔者提供一种从Pinnacle系统中导出并重建DVH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CT、MR图像融合技术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利用医学图像融合技术为临床提供新的诊断信息。方法 选取30例(男18例、女12例)颅脑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在1-2周内分别进行了CT和MR检查,10例在CT确诊后,行MR复查;将此图像数据运用Legendre矩找出图像的质心和主轴,进而完成图像的平移、缩放和旋转,以实现CT和MR图像的融合。结果 在30例CT和MR图像融合中,使二者图像信息相互补充的有28例,较单纯地观察CT或MR图像能明确判断病变发展趋势的有19例,手术证实的4例,但有2例图像融合后无明显的优越性。结论 不同来源的多模态图像进行融合,可为临床医师明确诊断、设计手术、放疗方案提供有利信息。在融合算法上,利用Legendre矩完成运算不失为一种比较直接、快速、简洁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肺癌孤立性结节的自动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自动分割和提取原发性肺癌肺部孤立性结节(SPN)特征的方法。对CT图像进行预处理后,首先分割出肺实质,然后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对肺实质图像作进一步地细分割,提取感兴趣区域(ROI),最后根据分形理论计算出分形维数结合灰度方差供分类判决。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有效地自动识别SPN。  相似文献   
7.
根据CT灌注的原理,提出通过计算MTT,rCBV,rCBF等特征参数方法来描述血流的变化,并应用在自己开发的CT血流灌注软件中.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准确的检测出血流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
9.
基于Pipeline体系结构的三维PACS图像终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Pipeline体系结构的图像渲染系统,用于医学图像的处理与绘制。相比于传统的分为体绘制和面绘制的计算机图形学算法,该体系结构能有效的将诸多图形与图像处理方法综合在一起,并且明确的将这些方法与Vertex Buffer、Pixel Buffer和Texture Buffer相链接起来,并入Pipeline体系结构。在该体系结构上,实现了三维组织提取显示(SSD显示方式)、最大密度投影显示(MIP)、数字重建图像(DRR)、三维空间断层显示(MPR)、三维空间曲面切割(CPR)和交互式虚拟内窥镜(iVE)等多种功能,并将其应用在所开发的三维PACS图像终端系统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肿瘤放疗及并发症随访数据,拟合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模型参数,并由此预测并发症发病率、优化放疗方案、揭示正常组织放射生物学特性,是肿瘤放射生物物理学近期的研究热点。综述相关文献中提出的6种NTCP模型,并讨论建模及对比模型预测能力的方法;然后介绍近年来提出的几种改进后的NTCP模型,以及几种新的并发症预测技术。从开展临床应用的角度,对NTCP模型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做概括和总结,就NTCP模型在个体化放疗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