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9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48岁。发现左侧甲状腺肿物一周入院。查体: 甲状腺体积Ⅱ度肿大,左侧甲状腺可触及5 cm×5 cm×4 cm 大小肿块。质地韧,表面光滑,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未触及振颤,未闻及血管杂音,周围淋巴结未触及肿大。B超左侧甲状腺体积增大探及低回声包块,大小约5 cm×5 cm× 5 cm。周围未探及肿大淋巴结。化验检查:FT3、FT4、TSH均正常。颈丛麻醉下行左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甲状腺中部后侧,包膜完整,甲状腺组织被肿瘤压迫变薄。周围未探及肿大淋巴结。右侧甲状腺体积质地正常,未触及结节。术后病理诊断:左侧甲状腺脂肪瘤(图1)。讨论甲状腺脂肪瘤为一罕见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本病的病因未明,多认为属错构瘤性质,也有人认为是属于胚胎残余结构异位到甲状腺所致。由于本病少见,术前常较难确诊。在鉴别诊断中,本病必须与甲状腺内甲状旁腺  相似文献   
2.
<正>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totally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TET)又称为颈部无瘢痕腔镜甲状腺手术(scarless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SET)。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相比,腔镜手术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尤其年轻女性,无法接受"自刎"的手术瘢痕给外观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浆中长链非编码RNA H19、HOTTIP预测可切除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于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就诊的40例T3~4aN;M0期胃癌患者和40例胃良性疾病患者,在患者入院后未行任何治疗前检测患者血浆中H19和HOTTIP的表达。胃癌患者采用CAPEOX化疗方案,2个疗程后再次检测血浆中H19和HOTTIP的表达,同时检测其他临床项目并评估胃癌患者NAC治疗的效果,将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归为客观缓解,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疾病稳定归为疾病控制。比较H19和HOTTIP在不同患者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H19和HOTTIP诊断可切除局部进展期胃癌的价值。结果 4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NAC治疗后,T降期13例,T未降期27例;客观缓解25例,疾病控制35例。NAC治疗前,胃癌患者血浆中H19和HOTTIP的中位相对表达量均高于胃良性疾病患者(H19:1.42比0.98,Z=–3.835,P<0.001;HOTTIP:2.15比1.04,Z=–5.062,P<0.001),且二者在T降期和疾病控制患者中均低于T未降期和疾病进展(5例)患者(T降期情况:H19:1.12比1.54,Z=–2.960,P=0.002;HOTTIP:1.49比2.30,Z=–2.310,P=0.019;疗效情况:H19:1.39比2.48,Z=–3.211,P<0.001;HOTTIP:1.96比3.25,Z=–2.393,P=0.014)。NAC治疗后,胃癌患者血浆中H19和HOTTIP的中位相对表达量均低于NAC治疗前(H19:1.12比1.42,Z=–3.965,P<0.001;HOTTIP:1.30比2.15,Z=–4.839,P<0.001),但二者NAC治疗前后的变化量值在T降期和T未降期以及客观控制和疾病进展患者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19和HOTTIP无论单独或联合区分胃癌与胃良性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值均>0.7。结论血浆中H19和HOTTIP有可能是胃癌的一种潜在肿瘤标志物,其对胃癌的诊断价值较高,血浆中H19和HOTTIP表达水平较低的胃癌患者可能对NAC治疗较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相关成纤维细胞(tumor-associated fibroblasts,TAFs)中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ibroblast-specific protein 1,FSP1/S100A4)、平滑肌肌动蛋白-ɑ(ɑ-smooth-muscle actin,ɑ-SMA)和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activated protein,FAP-ɑ)的表达,探究其与PT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FSP1/S100A4、ɑ-SMA、FAP-ɑ在正常甲状腺组织和PTC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这些指标与重要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FSP1/S100A4、ɑ-SMA和FAP-ɑ在PTC间质细胞中可见阳性表达,而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的滤泡上皮或间质细胞内均不表达。患者肿瘤的大小、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TNM的不同分期与FAP-ɑ的阳性病例数有统计学差异(χ^2=6.833,P<0.05;χ^2=10.296,P<0.05;χ^2=4.910,P<0.05);ɑ-SMA阳性病例数在是否被膜侵犯、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差异(χ^2=6.008,P<0.05;χ^2=11.766,P<0.05),而S100A4的阳性病例数在患者的性别、年龄、瘤体的大小、有无被膜侵犯、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TNM分期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中TAFs的存在可能提示肿瘤具有较强的侵袭转移能力,TAFs有望成为PTC诊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对比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与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的创伤应激反应及微创效果。方法:95例患者行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辅助组),58例行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完全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应激创伤指标IL-6、TNF-α、CRP。结果:手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IL-6、TNF-α、CRP均明显上升,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前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辅助与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微创效果均较好,术者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行急诊腹腔镜检查与治疗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364例急腹症患者行急诊腹腔镜检查与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入院后早期(6h内)急诊行腹腔镜检查。根据探查所见决定手术方式。其中腹腔镜手术302例,中转手术62例。结论:急腹症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能够耐受气腹是急诊腹腔镜探查的适应证,特别对于入院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具有早期诊治,减轻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念的核心是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相关研究已经显示其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日、减少并发症、降低再住院率,而不影响安全性,并对器官功能有保护及促进作用。经过近十年的发展,FTS已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可。目前FTS已在普外、骨科、泌尿外科、妇科、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甲状腺癌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总结近年青少年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毓璜顶医院甲状腺外科1990-2007年收治的≤18岁青少年甲状腺癌患者20例.其中,乳头状腺癌17例,滤泡状癌2例,乳头滤泡状癌1例,均行手术治疗.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2例,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及对侧大部切除18例,单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除术13例,双侧颈部淋巴结清除术2例,术后病理示颈淋巴结转移15例.所有患者术后均予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平均随访8年(1~16年),5年生存率100.0%,荻10年随访患者10年生存率85.7%.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青少年甲状腺癌预后良好,正确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是取得长期生存的关键.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1):73-74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纳米碳淋巴结示踪剂在腹腔镜胃癌微小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为120例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对照组(n=63)行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实验组(n=57)在腹腔镜胃癌切除术中应用纳米碳示踪剂。对比分析两组淋巴结检出、小淋巴结检出、淋巴结黑染及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结果:实验组淋巴结检出数量平均(37.26±6.81)枚,远高于对照组的(23.27±3.49)枚,实验组直径≤5 mm的淋巴结检出率为59.56%(1 265/2 124),高于对照组的44.41%(651/1 466,P=0.000);直径≤2 mm的淋巴结检出率为23.40%(497/2 124),高于对照组的19.37%(284/1 466,P=0.004),实验组黑染淋巴结数量1 393枚,黑染淋巴结转移率为27.64%(385/1 393),明显高于未黑染淋巴结(8.48%,62/731,P=0.000)及对照组(18.76%,275/1 466,P=0.000)。结论:纳米碳淋巴结示踪剂应用于腹腔镜胃癌切除术中利于精确清扫淋巴结,显著提高淋巴结的清扫数量,且提高微小淋巴结(≤2 mm)及阳性淋巴结的检出率,利于术后病理分期。  相似文献   
10.
CK20检测散发性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通过细胞角蛋白(CK)20检测散发性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所清扫的782枚淋巴结组织中CK20mRNA的表达.从而对淋巴结微转移进行评估.并与常规病理的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常规病理学检出34例(56.7%)患者有淋巴结转移,检出阳性淋巴结数为356枚(45.5%);CK20法检出45例(75.0%)患者有淋巴结转移.阳性淋巴结总数为436枚(5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72,P〈0.05)。结论CK20法能提高散发性结直肠癌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有助于术后临床精准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