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颅内肿瘤显微手术后C-反应蛋白的表达过程。方法从术前1d到术后10d连续记录44例进行显微外科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CRP的表达过程。结果术后CRP水平快速上升,在术后第2天达到峰值(32.43±38.07)mg/L(P<0.01),39例(85%)病人在术后2d达到最高水平,7例(15%)在3d达最高水平。术后3~5d平均值有所下降(P<0.01),术后5d平均值为(6.67±10.80)mg/L,术后第2天达到最高值,术后第5天到平均水平,第9天其水平达到峰值的1/3以下[(10.63±17.08)mg/L],75%的病人其水平在术后5d下降到正常水平,随后3d会出现轻度升高,但幅度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RP水术后第2天达到峰值的过程中,其表达与体温、ESR、ESR、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血小板无明显相关,CPR水平的变化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无关。结论在手术后的4d内,CRP的表达会增加,其诊断价值有限,只有在表达时间延长或者再次增高的情况下,才可能提示感染。  相似文献   
2.
3.
胡成旺  张小燕 《中原医刊》2007,34(20):40-41
目的 总结脑膜瘤的影像学特征,显微手术操作技巧、手术要点、术后处理及治疗效果,以提高脑膜瘤的全切率,降低致残率,减少术中出血,减少复发,改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60例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对巨大血供丰富的脑膜瘤,术前行DSA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选择性颈外动脉系统供血支栓塞,减少术中出血,根据肿瘤的部位及大小,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操作技巧,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显微镜下分块或整块切除肿瘤。结果 全部病例均在显微镜下手术切除,全切除86%,次全切除14%,无手术死亡,随访1~3年,复发2例。结论 术前充分了解脑膜瘤影像学特征,必要时行DSA检查与栓塞治疗,术中控制性降压,能有效防止术中出血,选择最佳手术入路全切肿瘤,减少复发,降低致残率,有效地保护神经功能,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术前影像特征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21例颅内多发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征,21例发现动脉瘤43个,其中2个动脉瘤20例,3个动脉瘤l例.根据动脉瘤的部位及大小,结合患者临床状况及术前动脉瘤分级,确认责任动脉瘤,采取或扩大翼点入路,一期或分期手术行显微手术动脉瘤夹闭术.结果 成功夹闭40个动脉瘤,单纯包裹2个.出院时GOS评定,良好10例,中残6例,重例残3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l例.结论 CT、CTA、DSA对颅内多发动脉瘤从不同方面提供诊断依据,DSA仍然是诊断颅内多发动脉瘤的"金标准".依据动脉瘤部位、临床分级及患者全身状况等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一期或分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脑外伤后严重抽搐1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脑外伤患者中 ,有些病人开始临床症状并不重 ,或在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后 ,突然出现抽搐 (癫痫大发作 ) ,或不易发觉的呼吸暂停后 ,临床症状急剧加重 ,最后导致死亡或致残。此类病人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警惕。现结合我院自 1992年至今收治的 16例此类病人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6例中男 12例 ,女 4例 ,年龄 17~ 6 3岁 ,平均 39 1岁。车祸 9例 ,殴击 3例 ,跌伤 2例 ,坠落物击伤 2例。 16例中均有额叶损伤 ,7例并颞叶损伤 ,额骨凹陷性骨折 2例。出现抽搐或呼吸暂停 ,9例伤后在 2d内 ,5例在 1周内 ,2例在 10d内。 3例死亡 ,3例致残 ,10例经过…  相似文献   
6.
神经内窥镜下脑室肿瘤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神经内窥镜下脑室系统肿瘤的切除方法。方法 :采用神经内窥镜辅助和单纯神经内窥镜对 16例脑室系统肿瘤作了全切和次全切除。结果 :10例全切除 ,6例次全切除。 6例术后有高烧 ;1例轻度脑室感染 ;4例有轻微尿崩 ;6例术后血糖升高 ;无死亡病例。结论 :采用单纯神经内窥镜或神经内窥镜辅助下显微手术切除脑室肿瘤 ,视野清晰 ,切除满意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阻塞性脑积水的原因有先天畸形、肿瘤、炎症粘连、寄生虫及血块堵塞等。 1995年 1月至今 ,我们采用神经内窥镜技术 ,对该类疾病进行对症对因治疗 ,共 48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 0例 ,女 18例 ,年龄 3月~ 76岁 ,平均 13 3岁。其中先天性脑积水 19例 ;脑室脑干肿瘤或脑干受压的幕下肿瘤 11例 ,室间孔炎性粘连 5例 ,四脑室出口炎性粘连 3例 ,脑室内囊虫 5例 ,脑室出血引起急性阻塞性脑积水者 5例。单侧侧脑室扩大者 8例 ,四脑室及其以上脑室扩大者 2 9例 ,双侧侧脑室扩大者 11例。2 手术方法2 1 三脑室底造瘘 2 9例 由于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南阳医专一附院神经外科,2005-2011年的使用临时阻断的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脑保护措施的疗效进行总结。方法术中放置临时夹后应用静脉应用甘露醇、亚低温及控制性升高血压方法。结果术后出现脑缺血有13例患者,占9.8%,有临床表现的为7例,占5.3%;患者的年龄,临时阻断的时间,同时放置多个动脉瘤夹,术中动脉瘤破裂,与脑缺血发生率相关。结论在临时阻断夹放置的过程中,人工诱导亚低温及适度的升高,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脑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儿童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儿童颅咽管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61.9%),次全切除4例(19.1%),大部分切除4例(19.1%)。术后尿崩症16例(76.1%),其中2例为长期性尿崩;7例(33.3%)出现下丘脑损伤症状;意识障碍10例(47.6%);垂体功能低下15例(71.4%);癫痫2例(9.5%)。全组无死亡病例。随访32.5个月,3例(14.2%)复发。结论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是儿童颅咽管瘤的有效治疗措施,术前影像学的详细检查,合适手术入路的选择,术后并发症的及时防治有助于患儿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BACKGROUND: Cell replacement therapy as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reconstruction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has very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tereotactic transplant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into the brain on the neuromotor function of craniocerebral trauma rats. METHODS: Twenty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equivalently randomized into study and control groups. Animal models of craniocerebral trauma were made using the improved free-fall method in the rats. Then, model rats in the study and control groups were given parenchymal transplantation of embryonic neural stem cells and the same volume of culture medium with no stem cells at 1 day after injury, respectively. Neuromotor function of rats was assessed based on the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 At 2 weeks after transplantation, brain tissues were taken for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anti-BrdU,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β-tubulin III and tyrosine hydroxylase 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 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1 and 2 weeks after injury (P < 0.05). In the study group, there were many BrdU-positive neural stem cells in the brain tissues, some of which were positive for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β-tubulin III and tyrosine hydroxylase;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BrdU-positive cell in the brain tissues. Experimental findings show that neural stem cells stereotactically transplanted into the brain can proliferate and differentiate in the brain lesion, and thereby notably improve the neuromotor function of rats with craniocerebral trauma.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