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1病例报告 男,40岁.查体发现胆囊息肉7a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体征.B超:胆囊大小正常,所见图形为胆囊息肉样变,肝、脾、双肾未见异常,HBsAg(+)肝功未见异常.诊断:胆囊息肉、重症肌无力.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粘膜面有黄色小结节分布,有几个孤立结节类似息肉.  相似文献   
2.
王立宏  管春鸾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3):3172-3174
目的:探讨下肢经久不愈性溃疡临床发病机制,为临床医生提供确切治疗方案。方法:46例门诊活检标本,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检查。结果:46例临床下肢皮肤慢性溃疡中,恶性肿瘤及不典型增生并恶性变病例占发病的60%。结论:浅表性皮肤慢性溃疡性改变发病机制复杂多样,经久不愈性溃疡经活检证实恶性肿瘤发病占很高比例,门诊早期取活检对于明确诊断,早期积极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患者和10例子宫高度富于细胞平滑肌瘤(HCL)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高倍显微镜和免疫组化法进行观察,并将2组患者之间的观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0例子宫内膜间质瘤患者中,有8例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2例为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HGESS)。在8例LGESS中有3例肿瘤为息肉状且进入宫腔,5例肿瘤为基层中或浆膜下独立结节,且呈膨胀性发展,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肿瘤直径为3~7 cm,质地细腻,多呈灰黄、灰白色,无出血性倾向,核分裂像为1~4个/10HPF,其中有1例伴随子宫平滑肌瘤。在2例HGESS中,1例呈息肉状进入宫腔,另1例与LGESS相似,切面为灰黄色,切片细腻且伴随大量出血坏死,核分裂像>9个/10HPF。HCL的直径为2.5~10 cm,实性且肿瘤组织呈灰白色,质地不细腻也不粗糙,中等水平。免疫组化SP法检测发现,ESS肿瘤细胞CD10、SMA、MSA以及Desmin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30.0%、30.0%和20.0%,而HCL肿瘤细胞CD10、SMA、MSA以及Desmin的阳性率分别为30.0%、100.0%、100.0%和100.0%,2组间各抗体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具有特殊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可向平滑肌分化。CD10、SMA、MSA以及Desmin的联合检测是诊断和鉴别ESS与HCL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40例大量服用孕激素治疗功血引起的子宫内膜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春鸾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8):3921-3922
目的:临床盲目大量持续应用孕激素治疗功血,加重出血或导致闭经,通过40例孕激素治疗功血引起的子宫内膜药源性改变,给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激素治疗功血、严格掌握适应证提供依据。方法:40例门诊诊断性刮取子宫内膜活检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显微镜检查。结果:40例临床治疗功血病例子宫内膜出现蜕膜样改变,以至分泌衰竭的药源性改变。结论:大量持续应用孕激素可导致子宫内膜药源性改变,临床功血症状加重或闭经,合理应用激素对于功血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纵隔低级别纤维黏液样肉瘤(low-grade fibromyxoid sarcoma, LGFM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例纵隔LGFMS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FUS基因检测及预后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细胞呈短束状、交织状或漩涡状排列,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核仁不明显,异型性不明显,部分区域可见不同程度的黏液样变,其间可见小分支样血管。免疫表型:vimentin、MUC4均阳性。FISH检测显示FUS基因断裂。结论 发生在纵隔部位的LGFMS临床较为罕见,免疫组化标记MUC4联合FISH检测有助于LGFMS的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