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乳腺癌组织芯片,研究PTEN与乳腺癌预后相关因子ER、PR、c-erbB-2、Ki67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制作乳腺癌组织芯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芯片上165例乳腺癌组织中PTEN、ER、PR、c-erb B-2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TEN的高表达例数为66/163(40.5%),ER、PR、c-erb B-2和Ki67阳性率分别为51.5%、35.6%、34.4%、44.8%。PTEN阳性表达随腋淋巴结转移数、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的增高而降低,呈负相关性P<0.05),与肿瘤的大小和发生年龄无明显相关。乳腺癌中PTEN与ER、PR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与c-erb B-2、Ki6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PTEN蛋白低表达及表达缺失与性激素失调及乳腺肿瘤细胞的生长、预后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PTEN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的潜在标志物。同时检测PTEN、ER、PR、c-erb B-2和Ki67对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一病例不同位点组织显微切割方法对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及其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克隆性检测结果的影响和意义。方法随机选取病理存档宫颈SCC 22例,CIN 48例,采用单位点或多位点显微切割方法,分别切取病变上皮组织及其相应的间质,抽提DNA,用限制性内切酶HpaⅡ酶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人类X染色体上的雄激素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比较酶切前后的结果,判断病变的克隆性特征。结果纯合子8例,杂合子62例,杂合率88.6%。CIN组单克隆性病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单位点显微切割病变的单克隆率为CINⅠ5/20(25%)、CINⅡ/Ⅲ16/22(72.7%)和宫颈SCC17/20(85%);多位点显微切割病变的单克隆率为CINⅠ3/20(15%)、CINⅡ/Ⅲ13/22(59%)和宫颈SCC12/20(60%),其检测结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点微切割的病变中,10例呈现不同的X染色体失活类型。结论单位点显微切割的方法检测宫颈病变单克隆性比多位点显微切割更为准确,对判断CIN的肿瘤属性有意义。多位点显微切割对研究SCC发生的单中心或多中心起源有意义。本组结果提示大部分SCC起源于单个位点的单克隆改变,而部分病例为多位点的单克隆发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非性激素靶器官肿瘤存在着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gR),并用三苯氧胺内分泌治疗收到一定疗效。我们在1993年~1994年两年内对11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用酶联雌二醇(E_2-HRP)酶联孕酮(Pg-HRP)组化标记法,进行雌孕激素受体测定。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大血管病变的主要病理基础。我们早期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发现,糖尿病大鼠动脉壁组织蛋白酶S(Cat S)的基因表达显著上调[1],提示Cat S在糖尿病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1材料与方法1·1动物模型和标本制备:健康雄性W istar大鼠(对照组)和自发性糖尿病模型大鼠(Goto-Kakisaki,GK)(糖尿病组)各5只(清洁级,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组大鼠均喂养高脂饲料(基础饲料80%、猪油10%、白砂糖10%)12周,然后麻醉大鼠,取主动脉弓下段2-3 cm主动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隐匿性胆囊癌的病理学特点及P53、CEA和Ki67等在其鉴别诊断用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隐匿性胆囊癌的临床表现、巨检特征、组织学特点和预后等,分析肿瘤标志物P53,CEA和Ki67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 本组隐匿性胆囊癌55例,发生率为0.40%(55/15042)。男女比例2∶3,年龄34~85岁,中位年龄65岁。(2) 肉眼观,见胆囊增大,囊壁局限性增厚,平均厚度0.9cm;或呈囊状扩张,或与正常胆囊无明显差别,亦可见孤立性息肉样病变。所有胆囊均可见黏膜粗糙,31例患者伴有胆囊结石。镜下4例为乳头状管状腺瘤癌变,肿瘤与周围组织截然分界,6例为黏膜内癌伴微浸润,3例为黏膜内癌,肿瘤与周围组织有过度并可见胆道上皮内瘤变,10例为囊内乳头状肿瘤伴浸润性癌,其余32例为浸润性癌,其中普通型腺癌28例,黏液腺癌2例,鳞状细胞癌1例,印戒细胞癌1例。(3) 本组P53和CEA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具有差异性表达。P53在38.7%(12/31)的胆囊浸润性腺癌中强表达,而在形成罗-阿窦的腺体表达阴性;CEA在61.3%(19/31)的胆囊浸润性腺癌中强表达,在周围正常黏膜上皮和罗-阿窦的腺体中表达阴性;同样Ki67增殖指数在浸润性癌中明显高于黏膜内癌和囊内乳头状肿瘤。(4) 本组50例获得随访资料,随访时间1~71个月,平均随访27.4个月,6例患者出现复发和肝脏转移,14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5.6个月。结论 隐匿性胆囊癌的发病率极低,好发于老年女性患者,绝大多数伴有胆囊结石。肉眼观病变局限,腺癌是最主要的组织学类型,其次为伴有浸润的囊内乳头状肿瘤。P53,CEA和Ki67有助于评判异型腺体的浸润深度和对鉴别肿瘤性腺体浸润、罗-阿窦形成和胆囊腺肌症有重要意义。大部分IGC临床分期较早,单纯手术切除能达到预期效果,TNM分期和高Ki67增殖指数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状态和动脉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高脂喂养12周正常Wistar大鼠、2型糖尿病Goto-Kakisaki(GK)鼠和硫辛酸治疗GK鼠(隔天1次腹腔注射α-硫辛酸35 mg/kg BW)的主动脉组织NF-κB和iNOS的表达,并测定血清MDA、SOD、GSH水平。结果: 12周GK鼠血清MDA水平明显高于,SOD和G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主动脉内皮NF-κB和iNOS表达明显增强,而硫辛酸治疗后血清MDA水平明显低于糖尿病组,SOD和GSH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同时主动脉组织NF-κB和iNOS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结论: 2型糖尿病存在着明显的氧化应激状态,α-硫辛酸通过清除氧自由基而抑制动脉组织NF-κB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AgNOR-Alcian蓝染色应用何毅,胡永伟,许宁宁,周琪,高林梅,林明钢,张桂琴,刘安根,符雪莲(上海市纺二医院病理科200090)AgNOR是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的缩写。早在1975年Howell等研究成一种银胶染色技术,即AgNOR染色技术[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腋淋巴结阴性(axillary node negative,ANN)乳腺癌中VEGF-C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39例,在组织芯片上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VEGF-C 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广谱角蛋白(AE1/AE3)在ANN组淋巴结中的表达,以判定微转移;同时检测ER、ki67和cerbB-2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C mRNA在腋淋巴结阳性(axillary node positive,ANP)组中的表达(53.0%)显著高于ANN组(27.4%)(P=0.001 1)。ANN组中,有14例患者腋窝淋巴结发现微转移灶,微转移率为19.2%(14/73);有微转移的患者其原发灶中VEGF-C mRNA表达率(50.0%)高于同组无微转移患者(22.4%)。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 6)。ANN组中VEGF-C mRNA表达与肿块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正相关;与ER、ki67和cerbB-2蛋白表达及患者年龄无关。结论在ANN乳腺癌患者中VEGF-C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密切相关。检测癌组织中VEGF-C mRNA的表达可能为预测ANN乳腺癌患者淋巴道转移和微转移提供有用的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符雪莲 《吉林医学》2011,32(21):4291-4292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对小鼠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从而促使其更加广泛应用于抗肿瘤治疗。方法:制备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用CCK-8法检测硼替佐米对DC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ELISA法检测DC培养上清及MLR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表达。结果:硼替佐米能够以时间、剂量依赖方式抑制DC的生长。结论:作为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是能够对小鼠树突状细胞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莫沙比利、加味大承气汤和莫沙比利联合加味大承气汤3种不同方法治疗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将148例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莫沙比利组(47例)、加味大承气汤组(45例)、莫沙比利加加味大承气汤组(56例),观察三组疗效的差别和副作用。结果:莫沙比利联合加味大承气汤组总有效率为89.3%,与莫沙比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加味大承气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比利联合加味大承气汤对胃轻瘫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