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腺癌主要指胰外分泌腺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上升,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果也不理想,死亡率高,各国统计5年生存率仅2%-10%^[1]。现将本院2006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经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并进行系统复查的26例胰腺癌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6例患者,中位年龄65.5岁(44-86岁),8例获得病理诊断,其余依据影像学、血清肿瘤标志物及PET-CT获得诊断。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50-90分,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及腰背部疼痛(15例)、食欲减退、消瘦、黄疸。临床分期I B期6例,Ⅲ期14例,Ⅳ期6例。淋巴结转移2例,远处转移6例,侵犯腹腔干或肠系膜上动脉17例。胰头癌18例,胰体尾癌8例。4例有吸烟史,6例有饮酒史,6例有高血压,1例有冠心病,5例有糖尿病,15例有体重下降。3例行剖腹探查无法切除肿瘤仅取活检明确诊断(其中1例胰头癌行术中放射治疗DT 13Gy),1例胰体尾癌术后胰头复发,1例胰头癌术后复发;获得诊断后12例曾行化学治疗。  相似文献   
2.
3.
癌症晚期常伴恶病质,使癌症患者死亡率升高近50%。研究发现细胞因子在癌症恶病质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TNF-α,IL-1,IL-6,IFN-r,LIF,OSM等不仅可直接诱导机体发生肌蛋白降解、脂肪分解亢进,还可影响血浆中多种激素的水平,如胰岛素和甲状腺素减少,而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增加;血中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升高,对肾上腺素极度敏感、异化亢进。另外,肿瘤组织分泌物对恶病质形成也起重要作用,以24KDa蛋白及In-α2糖蛋白研究较多。肿瘤与宿主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网状关系。随着恶病质机理研究的深入,为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提…  相似文献   
4.
郑静晨  穆晓峰 《医学综述》2000,6(1):24-25,27
<正>癌症恶病质(Cancer Cachexia,C-C)是伴随肿瘤患者病情进展,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出现的一种综合征,其以蛋白质、脂类、糖类代谢异常为特点,其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极度消瘦、贫血、无力和衰竭等,癌症患者的病死率因此可上升近50%。人们对此虽然研究已久,但至今尚无一明确的解释。尽管厌食现象往往伴随癌症恶病质的产生过程,但仅以食物摄取下降尚不能完全解释其所有现象,同时临床上营养支持治疗亦未取得明显成功,因而对于癌症恶病质形成机制的探讨,可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本文参考相关文献,拟以细胞因子、循环激素在癌症恶病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综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观察M -PLF -P′方案 (MTX、CF 5 -FU、CDDP、UFT、PYM)对头颈部肿瘤及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40例头颈部肿瘤及晚期食管癌患者均接受M -PLF -P′方案 ,2 1d为 1个周期。 15例为初治患者。结果 M -PLF -P′方案总有效率为 5 9% (17/ 39) ,其中CR率为 15 4% (6 / 39) ,中位缓解期为 3 2个月。而初治患者有效率达 80 % ,与复治患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毒性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 ,口腔溃疡、腹泻发生率分别为 6 6 7%和 47 3% ,白细胞下降发生率 (Ⅲ°以上 )为35 9%。结论 M -PLF -P′对头颈部肿瘤及晚期食管癌是一有效的、完全能耐受的化疗方案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伽马刀治疗原发性肝癌门脉和/或下腔静脉癌栓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2006年至2012年我院收治31例原发性肝癌门脉癌栓和/或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行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以40%-60%等剂量曲线为处方剂量线,中位处方剂量44Gy(范围:32-52Gy),1次/日、5次/周、3.5-5Gy/次,8-13次完成,临床靶区根据需要为癌栓包括或不包括肝原发病灶。治疗后每1-3个月复查血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CT或MRI)。随访时间4-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随访结束时间2013年6月。结果:总生存期4-50个月,中位生存期(MST)12个月,癌栓有效率(CR+PR)83.9%,其中CR 15例(48.4%),PR 11例(35.5%),SD 4例(12.9%),PD 1例(3.2%)。1年生存率58.1%,2年生存率9.7%。Kan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癌栓部位(P=0.039)、处方剂量(P=0.009)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VC组好于PVTT组,处方剂量>44Gy组好于≤44Gy组),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处方剂量是影响预后的有意义因素(P=0.015)。结论:伽马刀治疗原发性肝癌门脉/下腔静脉癌栓安全有效、毒副反应轻、并发症少,可延长生存期,是原发性肝癌门脉/下腔静脉癌栓治疗可选方式,处方剂量是影响预后的有意义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采用伽玛刀进行低分割、高剂量的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FSRT)治疗原发性视神经鞘脑膜瘤的疗效。方法2004年8月至2010年3月收治原发性视神经鞘脑膜瘤22例患者,均采用Hyper SGSI型立体定向体部伽玛射线放射治疗系统进行FSRT治疗,1例进行常规分割,单次剂量2Gy;21例行低分割、高剂量的FSRT治疗,单次剂量3~5Gy靶区累积剂量为36~40Gy。治疗后6个月随访1次,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视力保全率及肿瘤控制情况。 结果 截止于末次随访,全组患者的视力控制率为77.3%(17/22),其中视力改善4例,稳定13例,下降3例,失明2例。视力控制率随时间变化略有下降,1年视力控制率为95.0%(19/20),2年视力控制率为75.0%(9/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控制率为100.0%,最大径缩小>50%的8例(36.4%),缩小25%~50%的11例(50.0%),缩小<10%~25%的3例(13.6%)。突眼症状改善率为100.0%,治疗前突眼度为(17.3±2.7)mm,治疗后突眼度为(14.9±1.5)mm(P<0.05)。有10例患者出现治疗相关反应,对症治疗可恢复。 结论 采用低分割、高剂量的FSRT治疗原发视神经鞘脑膜瘤的疗效确切,但视力改善不明显,对于确切分割模式及剂量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伽马刀联合复方红豆杉胶囊治疗高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5例采用伽马刀治疗+复方红豆杉胶囊0.6g口服3次/日,21天为1疗程,此后每月按疗程连续口服。伽马刀治疗以50%~80%等剂量曲线为处方剂量线,平均剂量(45.1667±4.7346)Gy/(6~14)f,3.5~8Gy/f,5f/w,1f/d。治疗结束后,每1~3月复查血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随访3~60个月至2013年9月结束。结果:局部有效率(CR+PR)95.83%,中位生存期18个月(6~60个月),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33.3%、33.3%、6.7%、6.7%。消化道反应:I度1例、II度3例;血液学毒性:白细胞降低I度2例、II度1例,血小板降低I度1例、II度1例;放射性肺炎III级9例。结论:伽马刀联合复方红豆杉胶囊治疗高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不良反应可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