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评价国产长春瑞滨(简称NVB)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对44例病理明确诊断为晚期初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运用NVB 2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及第8天,DDP 30mp/m2静脉滴注,1~3天,同时配合水化、利尿,21~28天为1周期,3周期为1个疗程,然后评价其疗效。结果CR 0例,PR20例,SD20例,PD4例,总有效率为45.45%,总缓解率为90.91%。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国产NVB和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高,且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防治阿霉素心脏毒性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防治阿霉素心脏毒性的疗效。方法 :对观察组22例淋巴瘤或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 ,在使用阿霉素前后采用中西医结合对抗阿霉素对心脏的损伤 ,对照组26例未加针对性防治措施。结果 :观察组的心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对抗阿霉素的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疗效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147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用免疫组化筛选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均为阴性的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为紫杉醇135mg/m2 (或多西他赛75mg/m2)静注,d1;顺铂30mg/m2,静滴,d1~3,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分析三阴性乳腺癌及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疗效及预后.结果 147例患者中20例(13.6%)为三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原发灶大小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有统计学意义(P=0.042),余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差异,三阴性乳腺癌有效率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P=0.048),但中位肿瘤进展时间分别为5.5月和 6.5月.结论 紫杉醇(或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三阴性乳腺癌较敏感,但中位肿瘤进展时间劣于非三阴乳腺癌.  相似文献   
4.
提高宫颈癌放射治疗疗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秦日昇 《现代肿瘤医学》2005,13(4):i002-i004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肿瘤之一。因为有天然腔道,使后装治疗成为可能,其后装治疗加体外照射的放疗模式为经典治疗模式,也使放疗5年生存率达70%左右,成为宫颈癌最常用治疗方法。但近30年来放射治疗疗效未见明显提高。随着放疗技术的更新,化学治疗等手段的进步,许多学者曾试图通过改进放疗技术,或与其他手段结合提高疗效,本文就近年的研究报告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中西结合治疗Ⅲ和Ⅳ度急性皮肤放射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放射治疗中最常见的 ,重度损伤(Ⅲ、Ⅳ度 )须暂停照射 ,并给予针对性治疗。目前 ,一般治疗方法常用局部或 (和 )全身的抗菌治疗及局部激素治疗 ,愈合时间一般需 10~ 15d ,使放射治疗疗程延长 ,相应地也影响了肿瘤的治疗疗效。笔者自 1996~ 2 0 0 1年对 39例 4 1处Ⅲ、Ⅳ度损伤部位采用中药或加全身抗菌素治疗 (治疗组 ) ,并与36例 37处损伤部位用局部激素及抗菌素或加全身抗菌素治疗 (对照组 )进行了比较 ,结果提示前者可明显缩短愈合时间 ,效果良好。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两组均为鼻咽癌及乳腺癌的初程放射治…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长期误诊3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我院2000-01~2003-12鼻咽癌误诊39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均经病理确诊,均为鼻咽低分化鳞癌,年龄21~67岁,中位年龄48.7岁;男18例,女11例.误诊误治时间定为首发症状或体征初起至到本科住院时的时间间距(即主诉症状持续0.5 a以上).其中颈部肿大淋巴结15例,鼻塞12例,血痰12例,头痛5例,耳鸣耳聋4例,复视2例,其中2种以上症状持续0.5 a以上10例,另有3例确诊后被误治0.5 a以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免疫缺陷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的影响。方法 对 10 3例各期初治鼻咽癌的T细胞亚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D+ 3 、CD+ 4 、CD+ 4 /CD+ 8在各期鼻咽癌中均明显降低 ,CD+ 3 随分期递增而降低程度加大 (P <0 .0 5 ) ,CD+ 4 Ⅲ、Ⅳ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CD+ 8基本正常且变化不大。结论 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与免疫缺陷有关。  相似文献   
8.
宫颈癌后装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日昇 《肿瘤防治研究》2010,37(11):1317-1319
0 引言 后装治疗加体外照射是宫颈癌的经典治疗模式,近十年却无根本性改进,放疗后5年生存率仍维持在709,6左右,因其较明显的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受其他治疗手段快速发展等因素影响,该治疗模式已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改进宫颈癌后装治疗方法、避免不良因素影响、提高后装治疗效果及减少不良反应等,是研究的重点.现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肠炎2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肠炎的发生与后位子宫的关系及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5年接受放疗的212例宫颈癌患者中发生放射性肠炎的22例患者。比较前后位子宫患者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测量近阶段各15例前后位子宫患者子宫中轴(仅测C点截面)与直肠的距离,及后位子宫患者的子宫后倾后屈角度。结果后位子宫患者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前位子宫患者(X~2=21.10,P<0.01),后位子宫患者C点与直肠的距离较近(t=7.33,P<0.05),后位子宫患者的子宫后倾后屈角度9~22°,中位角度17°。结论后位子宫患者易于发生放射性肠炎,原因是后位子宫患者子宫中轴距直肠较近,且后装治疗中y轴与z轴在直肠方向易形成锐角关系,导致受量过大。  相似文献   
10.
1病案摘要患者男,20岁,农民。因右大腿皮下出现肿物5年余,于2005年6月20日入院。5年前(2000年5月)患者右大腿中外侧不慎被异物刺伤,愈合后残留一花生米样大、活动、界清、无压痛的皮下硬结,其大小一直稳定,局部皮肤无充血,未予重视。但自2003年11月起该结节逐渐增大,2004年6月己达板栗样大,且质硬、压痛,遂在当地县级医院行肿物单纯切除。之后,因上述部位反复出现皮下结节,分别于2004年12月和2005年4月在上述医院行2次肿物单纯切除。前两次切除的肿物均未作病理学检查。发病期间,患者局部皮肤无发热,工作、生活正常。体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