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 研究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肾细胞癌(RCC)索拉菲尼耐药中的作用以及相关机制。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ivin在人正常肾组织和RCC组织标本中的表达;通过载有livin过表达质粒的慢病毒感染RCC细 胞786-0细胞系,从而成功过表达livin,并通过MTT实验检测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NC)和实验组(livin过表达)细 胞对不同浓度索拉菲尼的敏感性,最后通过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两组细胞内凋亡相关的指标Caspase3的表达情况以探究livin调控肾细胞癌对索拉菲尼耐药的相关机制。结果 与正常肾组织相比,livin在RCC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 两组livin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体外细胞实验证实,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86-O细胞系在48小时后 对不同浓度的索拉菲尼(3 μM, 6 μM, 9 μM)出现了耐受性。索拉菲尼(9 μM)处理786-O对照细胞48小时后,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调。索拉菲尼分别处理对照和过表达livin的786-0细胞48小时后,与对照组相比,livin过表达的786-O细胞的cleaved caspase3表达下调。结论 livin通过调节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从而影响RCC对索拉菲尼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新近发现E3泛素化连接酶的成员之一SPOP在肾癌中作用关键,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SPOP在肾癌中表达上调且通过活化B-Catenin的活性来促进肾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本研究继续研究SPOP在肾癌成瘤与增殖中的作用,并探索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siRNA靶向沉默肾癌细胞内SPOP的表达后,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及MTT实验检测细胞的体外成瘤与增殖能力的变化;运用realtime-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探索SPOP在肾癌细胞内发挥生物学功能的潜在靶分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POP与其靶分子SETD2在人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POP siRNA显著减低肾癌细胞的体外成瘤及增殖能力;SPOP的变化不影响肾癌细胞内SETD2 mRNA的表达,但当采用蛋白合成抑制剂cycloheximide预先阻断细胞内SETD2蛋白的合成后,SPOP siRNA能明显延缓SETD2蛋白的降解.进一步检测人肾癌组织标本中SPOP与SETD2的表达结果证实,SPOP与SETD2蛋白的表达呈显著的负相关(r=-0.41,P<0.05).结论:SPOP能增强肾癌细胞的体外成瘤与增殖能力,其潜在的机制可能为促进抑癌蛋白SETD2的降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脂肪代谢在肾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被认为是肾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关键的基因之一,其参与调控肾癌的侵袭转移过程.本研究探讨肾癌细胞侵袭过程中HIF-1α与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肾癌组织内HIF-1α、SCD1及FASN的表达,分析各基因之间的相关性.采用HIF-1 α过表达质粒或敲除shRNA沉默正常肾脏细胞HK-2及肾癌细胞ACHN内HIF-1α后,运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脂肪代谢相关基因SCD1及FASN的表达改变情况.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并运用SCD1及FASN的siRNA行基因沉默后,检测此两种基因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CD1及FASN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与HIF-1α呈显著正相关.HIF-1α过表达质粒能明显上调SCD1和FASN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反之,HIF-1α shRNA则明显抑制两种基因的表达.HIF-1α促进肾癌细胞ACHN的体外侵袭能力,而同时转染SCD1及FASN siRNA沉默基因表达后,细胞的侵袭能力减弱.结论:调控肾癌脂肪代谢的基因SCD1及FASN在HIF-1α所调控的肾癌细胞的侵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信息动态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57岁.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区肿物1年,进行性增大半年于2016-02-22入陕西省人民医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示,左侧腹股沟区可触及一大小约6 cm×7 cm包块,质硬,表面欠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无触痛,同侧阴囊增大,约7 cm×8 cm,呈囊性,表面光滑,未触及睾丸及附睾,无触痛,平卧位体积无变化,同侧精索增粗.常规实验室及结核生化检查无异常,肿瘤标志物无升高.B超提示,左侧附睾头位置及腹股沟区低回声包块,多考虑占位性病变,左侧睾丸鞘膜积液(图1A和图1B).盆腔平扫及增强CT示,左侧腹内斜肌下缘及左侧耻骨肌肿胀,考虑占位性病变(图1C和图1D).全身骨扫描未见异常代谢.综合分析入院诊断为左腹股沟区肿物待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靶向mTOR和Gli1/2信号通路的药物对肾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方法:采用Real time-PCR的方法检测SHH/Gli信号通路的核心效应成分Gli1和Gli2在20对正常肾脏和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技术验证4对正常肾脏和配对的肿瘤中Gli1和Gli2蛋白的表达水平。单独或联合使用不同浓度的mTOR抑制剂与Gli1/2抑制剂于肾癌细胞后,采用MTT的方法检测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然后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联合应用低剂量mTOR抑制剂与Gli1/2抑制剂的肾癌细胞内细胞周期、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Gli1与Gli2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的正常肾脏组织。低剂量(5 μmol/L)Gli1/2抑制剂Gant61并不能显著抑制肾癌细胞的生长,高剂量(10 μmol/L)的Gant61能达到有效的抑制效应;但5 μmol/L Gant61与低剂量mTOR抑制剂Rapamycin联用时,肾癌细胞的生长显著被抑制,且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结论:联合靶向mTOR和Gli1/2信号通路显著抑制肾癌细胞生长,为潜在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β-catenin在膀胱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利用siRNA靶向沉默膀胱癌细胞系T24细胞的β-catenin基因,并利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siRNA敲减效率。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β-catenin敲减后T24细胞的侵袭能力,进一步使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β-catenin敲减后T24细胞的EMT相关标志物的变化。最后,通过下载TCGA数据库,并分析β-catenin与EMT相关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我们成功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沉默了β-catenin。通过Transwell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β-catenin敲减组细胞的侵袭能力下调。与对照组相比,β-catenin敲减组的Slug蛋白、Vimentin蛋白和mRNA下调,E-cadherin蛋白和mRNA上调。通过分析TCGA数据库发现,β-catenin与Slug(r=0.183 5,P=0.000 2)和Vimentin (r=0.190 3,P=0.000 1)均呈正相关。结论:β-catenin通过调控Slug的表达从而调控膀胱癌细胞的EMT。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经直肠超声引导改良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对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临床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经直肠超声引导改良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及手术治疗,将穿刺病理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改良13点穿刺法和标准6点穿刺法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分析改良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结果 82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中,26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改良13点前列腺穿刺术诊断为前列腺癌,54例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此80例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相符,另2例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腺增生而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改良13点穿刺法和标准6点穿刺法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分别为97.6%(80/82)和84.1%(69/8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所有接受改良13点法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无一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经直肠超声引导改良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