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 15例腹膜后肿瘤的手术治疗 ,认为腹膜后肿瘤病程长、病情进度缓慢 ,与周围脏器易发生粘连及压迫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中 ,操作轻柔、观察仔细、及时处理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米非司酮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MIF)对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以及促进凋亡的机制。方法分别在24、48、72h时观察不同浓度的MIF(1.25、2.50、5.00、10.00、20.00、40.00mg/L)在体外环境下对ER(+)/ PR(+)乳腺癌细胞系(MCF-7)生长、凋亡及与之相关的VEGF、bcl-2、Ki67、CerbB-2、p53等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① 空白对照组细胞贴壁均匀,状态良好,各干预组贴壁细胞明显减少,培养液内细胞碎片增多,且随MIF剂量的增加和干预时间的延长效果更趋明显;② 各剂量组四唑盐(MTT)比色试验OD值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且与干预剂量、干预时间成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干预组早期凋亡细胞所占比例显著增加(P<0.01),各剂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ER、PR表达无明显差异,而VEGF、bcl-2、Ki67、CerbB-2、p53表达10.00、20.00mg/L组与2.50、5.00mg/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 MIF干预后,ER(+)/PR(+)细胞各项凋亡指标较干预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活力显著降低。结论① MIF能够抑制ER(+)/PR(+)乳腺癌细胞株的生长;② MIF抑制乳腺癌细胞株的生长与促进癌细胞凋亡有关,而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③ MIF抑制乳腺癌细胞株的生长与其降低相关因子水平及调降微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我院1987~1995年采用人工直肠瓣和人工内括约肌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60例,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42例,女18例,年龄37~72岁,平均49岁。肿瘤下界距肛缘5cm以下22例,5.1~7cm38例,肿瘤最大直径7cm,最小3cm,活动无粘连,无一例超过直肠1/2周径。60例全部作直肠镜检查,均有典型的直肠癌征象,病理均予以确诊。50例行钡灌肠检查,均有典型的直肠癌表现。Dukes分期:B期48例,C期12例。手术方法:方法Ⅰ38例,方法Ⅱ22例。术后发生腹  相似文献   
4.
乳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复习近年来的相关文献,综述乳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技术方法及其临床价值,归纳如下:(1)联合应用染料指示及放射性元素示踪法与单用一种方法相比,前者可提高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2)应用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或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对前哨淋巴结进行病理学检查,可提高微转移灶的检出,有助于腋淋巴结的准确分期。(3)前哨淋巴结活检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并能准确预测腋淋巴结的状态,可望在部分早期乳癌的治疗中取代腋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5.
常宏  田兴松  宫艺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1):2123-2123
胃肠道病变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经常处于营养障碍、营养不良状态。手术创伤又加快患者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加重负氮平衡,使患者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常出现术后疲劳综合征(postoperative fatigue syndrome,POFS),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增加。我们联合应用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及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在通过代谢调理作用给予26例胃肠道手术创伤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同时,也改善了患者术后机体疲劳状态,取得满意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已认识到乳腺癌是一种多基因变异引起的疾病。对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相关基因异常的认识 ,是乳腺癌防治的关键。本文就近年来乳腺癌相关基因异常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致癌基因1.1 Bcl 2癌基因族 Bcl 2癌基因族是凋亡相关基因 ,是编码性细胞死亡 (PCD)的关键调节因子 ,其成员包括Bcl 2、Bax、bcl x、bak、bad、Mc1 1等。其中研究较多的是Bcl- 1及Bax。Bcl 2是凋亡抑制基因 ,位于 18q2 1位点上 ,有 3个外显子构成 ,长度为 2 30kb ,编码一个分子量为 2 …  相似文献   
7.
2002年1月至2005年3月我们共对37例乳腺癌病人行保乳术同期应用部分胸大肌行乳房成形,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关于乳腺癌手术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腺癌手术经历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曲折过程。目前关于乳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切口的选择,皮瓣分离,腋窝淋巴结清除以及神经的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着重介绍近几年广为接受的针对上述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86例胃癌患者于手术前后进行了血清胃泌素测定,结果显示,胃泌素水平和胃癌的部位、大小、分期有明显关系,手术前后胃泌素水平有明显变化,且术后胃泌素变化与胃癌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甲亢术前服碘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4年4月~1994年4月,我们对40例原发性甲亢患者术前采用改进的服碘方法,缩短了术前药物准备时间,并取得了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 本组女28例,男12例;年龄28~64岁,平均41岁。40例甲状腺均肿大,Ⅰ°10例,Ⅱ°25例,Ⅲ°5例。心悸脉快40例,性情急躁且易怒36例,怕热多汗36例,食欲亢进且消瘦35例,两手颤动29例,腹泻10例,月经失调5例。眼球突出26例,舌震颤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