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1.
孙岗  李锋  王祥升 《新疆医学》2009,39(4):83-85
一、新疆乌鲁木齐市儿童医院 儿童特别是低龄儿童,头颅发育较全身各部位为早,身体重心高,易失去平衡;身体运动器官正在发育早期;小脑平衡协调功能不完善:自我保护意识弱。口腔颁面部又处于前突位置,在外力的作用下极易造成损伤,其中不少为颁面部骨折。儿童颌面部骨折后均需进行摄片检查,但由于患儿不合作,  相似文献   
2.
王祥升  王春利  雍军  姜蕊蕊 《癌症进展》2016,(11):1118-1120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喉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影响VEGF阳性表达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喉癌患者(喉癌组)和80例喉息肉患者(喉息肉组)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喉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喉癌患者喉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影响VEGF阳性表达的因素.结果 喉癌组患者喉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85.0%,明显高于喉息肉组(40.0%)(P<0.001);喉癌患者喉组织中的VEGF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年龄、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有无远处转移和有无血管癌栓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喉癌患者喉组织中的VE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和有无血管癌栓是影响喉癌患者喉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的因素.结论 VEGF在喉癌患者中高表达,且与患者的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和有无血管癌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银杏物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将87.5 mg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听阈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9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听阈水平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听阈水平显著低于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听阈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且不良反应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射频与凝血酶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210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各105例,A组采用鼻内镜引导下凝血酶治疗,B组采用鼻内镜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患者的鼻腔通气时间、出血量、鼻黏膜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治愈率76.19%、有效率20.95%、无效率2.86%,A组治愈率69.52%、有效率25.71%、无效率4.76%,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A组和B组间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与凝血酶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效果均较好,鼻内镜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具有止血快速、鼻黏膜恢复更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突发性聋(突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92例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53例)和非糖尿病组(23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性别、年龄、耳侧、病程、耳鸣及眩晕伴发率、听力损失程度和听力曲线类型)及听力预后。结果两组中性别、年龄、耳侧、病程和耳鸣及眩晕伴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组中听力损失程度以重度及极重度为主(75.47%),听力曲线以全聋型为主(50.94%),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48.96%和30.54%),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糖尿病组的总体有效率、痊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43.40%、7.55%和11.32%,均低于非糖尿病组的76.15%、20.92%和25.94%,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突聋患者听力损失程度往往较重,听力曲线以全聋型为主,治疗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并微血管病变突发性聋(突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5月诊治的436例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T2DM并微血管病变分为T2DM微血管病变组(A组,31例)、T2DM无微血管病变组(B组,103例)和无糖尿病组(C组,302例),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A和B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高于C组,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极重度聋比例(54.83%,17/31)明显高于B组(29.13%,30/103)和C组(19.87%,60/302);A组患者全聋型比例(58.06%,18/31)明显高于B组(37.86%,39/103)及C组(26.16%,79/3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45%和35.48%,低于B组(分别为11.65%和53.40%),且A、B两组均低于C组(分别为22.19%和71.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伴有T2DM尤其是并发微血管病变的突聋患者听力损失较重,听阈曲线以全聋型为主,预后差;微血管病变可能是T2DM影响突聋预后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