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比较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诊断患腹股沟疝的共327例住院患者,根据患者当时采用的手术方式分为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分析这2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和术后疼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2种手术类型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术后疼痛发生率、术后阴囊血肿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术后复发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平片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技术难度小、易开展,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且费用低,基层医院的大部分患者经济上能够承受,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
某部高原适应性训练卫生防病工作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索高原特殊条件下部队适应性训练卫勤保障卫生防病的规律和经验。全面提高卫生防病能力。方法:采取随部队同行,边保障、边探索的方法,总结高原训练卫生防病工作的体会。结果:针对高原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总结出高原地区训练卫生防病工作的几点体会:(1)制订预安,严密组织科学部署,(2)宣传教育,提高认识,重点培训;(3)精心筛选,强化训练,提高素质;(4)阶梯适应,劳逸结合,科学施训;(5)整洁营  相似文献   
3.
三阴性乳腺癌是ER、PR及HER-2均为阴性表达的一类乳腺癌,具有组织学分级高、淋巴结转移阳性率高、易复发及远处转移的特点,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由于缺乏固定的治疗靶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对常规的联合化疗反应较差,因此,对新型生物标志物和生物靶向治疗的研究更加重要。笔者总结了B细胞淋巴瘤2(BCL-2)基因、雄激素受体、P53基因、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等因子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胸腹腔闭合伤合并食管破裂极少见,但却是消化道中威胁生命最严重的一种损伤,我院自建院来收治的闭合性食管破裂仅此1例。早期明确诊断,尽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延误诊治易致食管瘘,病死率非常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6~2019-06收治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采用TAPP治疗;对照组采取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围术期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 h、术后24 h与术前比较,两组PT和APTT显著下降,Fbg和D-D水平显著上升(P<0.05);术后0 h与术后24 h比较,两组PT、APTT、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 h两组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D-D水平波动更大,术后上升更高,术后24 h下降更多(P<0.05)。结论TAPP与Lichtenstein疝修补术均使腹股沟疝患者凝血功能增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TAPP可能给患者带来更严重的高凝状态,但因术后康复快,下床活动早,避免了血液瘀滞,并没有增加术后深静脉血栓风险,故TAPP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内镜下乳头小切开(小于5 mm)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效果。方法把年龄23~82岁的19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my,EST)和EST+EPBD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my,EPBD)组手术组各96例。术后就这两种手术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间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EST+EPBD组均明显减少;一次性取石成功数及总成功取石成功数,EST+EPBD组均明显高于EST组。两组出血、胰腺炎、胆道内钡剂反流、结石复发等多项并发症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EST+EPBD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结论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可提高直径为10至25mm的胆总管结石取石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的体质指数对其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疗效与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98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体质指数≤25 kg/m2作为正常组,将体质指数>25 kg/m2作为肥胖组,对比2组的一般资料,术前病情、术中情况、术后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生存状况。结果2组患者术前资料除了体质指数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2组患者的切除肠段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肥胖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多于正常组[(252.3±16.2) min vs (203.2±18.2) min;(118.3±44.1)mL vs (103.4±24.1)mL]。2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1,P=0.506)。98例患者获得4~52个月的随访,无一失访。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7个月,其中正常组2年无病生存率为97.1%,3年无病生存率为89.7%;肥胖组2年无病生存率为93.3%,3年无病生存率为76.7%,Log-Rank趋势检验发现2组的无病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癌肥胖患者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的,疗效显著,不影响术后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病理类型及诊断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6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术前明确诊断率20.68%(24/116),病理类型恶性占76.72%(89/116),以腺癌、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为主;良性以腺瘤、平滑肌瘤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块、贫血、出血等。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病理类型呈多样性,恶性肿瘤多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相对不足,易导致延误诊断。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