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惟恒 《抗癌》2005,(3):25-26
情志,可以概括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人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着密切的关系。七情太过(兴奋)或不及(抑制)能引起体内气血运行失常及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肿瘤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
"千金难买老来瘦"是流传甚广的一句民谚,许多人都奉此为养生之道。肥胖是心血管疾病及某些癌症的直接或间接促发因素,过度肥胖、超重对健康不利。肥胖的弊端显而易见,但因此而盲目地追求身轻体瘦,对健康也可能带来诸  相似文献   
3.
王惟恒 《养生月刊》2003,24(10):450-451
谁都说,人老眼花。可古往今来,人老眼明的也大有人在。据史书载: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非常重视眼睛保健,他在年近九旬时,仍听视聪明。今天,高龄者眼不花耳不聋的更是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4.
王惟恒 《中医杂志》2003,44(7):554-554
答:慢性前列腺炎病程较长,故可选用外治疗法辅助治疗。现介绍如下。1 恒温坐浴法:以恒温浴盆,每日坐浴2次,水温以45℃左右为宜,每次20分钟,20日为1个疗程。恒温热水坐浴,可以提高局部组织和肌肉的血液循环,提高局部组织的代谢率,使血管通透性增强,缓解痉挛和疼痛,对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最常见的前列腺痛疗效显著。2 中药坐浴法:多选具有清热理气、活血化瘀中药煎汤坐浴。药用红藤、败酱草、虎杖各30g,三棱、乳香、没药、苏木各20g,  相似文献   
5.
答: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疮”、“口糜”、“口疳”的范畴。本病多见于中年妇女,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反复出现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性溃疡,局部灼热疼痛。且溃疡多数是散在性分布在容易活动的黏膜区域。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外因以热毒为主;内因多为情志内伤,饮食不节  相似文献   
6.
食粥可延年     
粥文化与“宛丘平易法”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世界美食大国。在中国5000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粥的踪影伴随始终。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礼记·檀弓》上也有关于粥的记戟。《谷梁传》记载:昭公19年,有“止哭泣、饮二粥”之法。中国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为食用,2500  相似文献   
7.
田园漫步     
偏爱田园风光好,怡养身心乐逍遥。田园是树木、花草、蔬菜和庄稼生长的地方,那里空气清新,万物生机勃勃。乐于田园生活,对于陶冶情操,防治疾病,延年益寿,大有裨益。我国古代许多文人雅士都乐于田园生活,并籍此以陶冶情操,怡养身心。晋宋之际最杰出的诗人陶渊明,四十一岁起就隐居田园,一直到去世,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唐代大诗人杜甫也常为田园式生活而自我陶醉,仅《园》诗中即可  相似文献   
8.
用鼻“服”药,由来已久。早在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就有治寒湿之证用塞鼻疗法的记载;我国古代医生还常以药末入鼻取嚏以开窍,用于病人的急救;或者用麻黄煎汁滴鼻治病;也有人用瓜蒂研末搐鼻,令出黄水以治疗黄疸。至于嗅香以避瘟邪,《诗经》、《离骚》中就有不少描述。这不仅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风俗,也有防病之功效。  相似文献   
9.
夏季热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疾病,尤以6个月~3岁的婴幼儿多见。临床以长期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症。因其多发生于夏季,故名夏季热。  相似文献   
10.
王惟恒 《家庭中医药》2007,14(10):10-10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河北盐山人。张锡纯主张衷中参西,汇通中西医学,有《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传世。他在临床医学上有很深的造诣,疗效卓绝,屡起沉疴危证。张锡纯与张山雷、张生甫并称"三张",为医界公认的名医。在他的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我们可以发现,其用姜疗疾独具匠心,而且是每起沉疴,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