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hprt基因突变对宫颈癌放疗损伤的评估作用。方法:取15例宫颈鳞癌放疗患者放疗前及放疗累积剂量为10~60Gy时的外周静脉血,采用多核细胞法检测hprt基因突变率。结果:在照射累积剂量为30、40和50Gy时,hprt基因突变率在照射后升高,与照射前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累积剂量达60 Gy时,hprt基因突变率虽然较照射前升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0~40 Gy,hprt基因突变率基本呈线形上升,且突变率与累积剂量间呈现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r=0.900,P〈0.05)。回归方程为y=0.459+0.014x。结论:在累积剂量0~40 Gy范围内,hprt基因突变率在放疗后明显升高,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可用于评价放疗造成的损伤,是具有应用潜质的生物剂量计。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廓上口器械吻合10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廓上口器械吻合的技术及较食管胃颈部吻合、食管胃弓上吻合的优势。方法100例食管癌患者均经左胸切口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廓上口器械吻合,通过术后病理了解上残阳性率,术后2个月胃镜检查,了解吻合口距门齿长度,吻合口大小,追问有无声音嘶哑及胃镜检查观察喉返神经有无损伤。结果本组100例,食管上残阳性率6例,术后2个月胃镜检查,吻合口距门齿长度16.18cm82例(82%),18.1~21cm18例(18%),有声音嘶哑及胃镜检查证实喉返神经损伤者6例,吻合口中度狭窄10例(10%),重度狭窄4例(4%)。结论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阉上口器械吻合术与传统的食管胃弓上或颈部吻合术相比具有手术损伤小、食管上残率低的优点且吻合口狭窄、声音嘶哑等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磁共振( MR)导引的方法,利用氩氦刀对肺癌进行消融治疗,评价该方式治疗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治的180例肺癌患者,中央型肺癌67例,周围型肺癌113例。通过MR引导下利用氩氦刀对肺癌进行消融治疗。结果 MR导引下氩氦刀消融肺癌,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本组病例中,肿瘤被冰球完全覆盖43例(23.9%),冰球覆盖病灶80%以上110例(61.1%),低于80%27例(15.0%)。消融后CT扫描肿瘤CT值明显降低,部分患者肿块直径明显缩小或消失。结论 MR具有较高软组织分辨率,可任意方位断层成像,无电离辐射,对温度敏感,故引导氩氦刀消融肺癌疗效确切,手术过程简单,安全性好,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共振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肺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晚期肺癌患者215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11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磁共振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观察两组近期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及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组肿瘤控制率、临床受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磁共振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肺癌能提高临床效果,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磁共振(MR)导引穿刺的可行性,以及相对于其他影像导引方式的优势。方法选取不同部位需穿刺活检的患者53例,其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17~82岁,中位年龄48.3岁;肺部占位18例,椎体占位4例(胸椎1例,腰椎3例),肝脏占位13例,肾脏占位7例,盆腔占位11例(子宫直肠之间占位1例,精囊腺占位1例,前列腺9例)。采用光学导引设备与磁共振成像结合,对体内肿物进行穿刺活检。结果 53例患者在MR引导下顺利完成了穿刺活检,分别为肺脏、椎体、肝脏、肾脏及盆腔肿物。穿刺均一次成功,手术全部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术中患者耐受性良好,MR引导的穿刺活检均获得了足够标本,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MR具有较高软组织分辨率,可任意方位断层成像,可从多个角度引导穿刺,MR无电离辐射,故穿刺活检成功率高,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经病理学确诊,接受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及失败的复发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4例,给予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奥沙利铂120 mg/m2第1天静滴,每3周重复治疗1次,至少应用2个周期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例,稳定10例,进展8例,有效率25%,疾病控制率67%。不良反应主要为轻中度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8.
武丽蕊  王兰朋  李红霞  孙岩 《癌症进展》2019,17(11):1342-1346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及肿瘤标志物与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宫颈癌患者HPV水平的相关性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有HPV感染的72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8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CIN组)和5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慢性宫颈炎组)。比较不同宫颈疾病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CD4^+、CD8^+、CD4^+/CD8^+、CD56^+、Treg)水平和肿瘤标志物(K-ras、Ki-67)的阳性表达情况,高危型HPV宫颈癌患者HPV水平与免疫细胞及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癌患者的免疫细胞水平及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情况,宫颈癌死亡患者与生存患者的免疫细胞水平及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癌组患者的CD4^+、CD56^+、CD4^+/CD8^+水平均低于CIN组患者和慢性宫颈炎组患者(P﹤0.05),CD8^+、Treg的水平均高于CIN组患者和慢性宫颈炎组患者(P﹤0.05);3组患者的K-ras、Ki-67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患者的CD8^+、Treg水平及K-ras、Ki-67阳性表达情况与HPV-DNA水平呈正相关(r=0.546、0.402、0.645、0.713,P﹤0.05),而CD4^+、CD56^+水平与HPV-DNA水平呈负相关(r=-0.478、-0.463,P﹤0.05);宫颈癌组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CD4^+、CD56^+、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1),而CD8^+、Treg的水平及K-ras(+++)、Ki-67(+++)的比例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宫颈癌组死亡患者的CD4^+、CD4^+/CD8^+、CD56^+水平均明显低于生存患者(P﹤0.01),而CD8^+、Treg的水平及K-ras(+++)、Ki-67(+++)的比例均明显高于生存患者(P﹤0.01)。结论与有高危型HPV感染的CIN患者和慢性宫颈炎患者比较,有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癌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而其肿瘤标志物K-ras、Ki-67表达升高,免疫细胞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癌患者的早期预防、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9.
胸腺癌2例     
李廷海  赵东勇  王兰朋 《河北医药》2009,31(20):2847-2848
例1,男,16岁,主因发热、乏力、胸痛1个月于2008年8月10日入院。体温最高40℃,无咳嗽、咯痰、咯血。查体无阳性体征。查WBC 10.03×109/L,N 71%。胸片:右中肺野内带可见一直径5 cm块状影,与右上纵隔无明显分界。中上纵隔增宽。CT:纵隔窗示前上纵隔增宽。胸腺区可见一5.9 cm×6.5 cm×8 cm不规则肿块影,密度不均,呈囊实性改变CT值16~44 Hu,并与周围血管及心包分界不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进器械吻合方法对预防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并发症作用。方法食管贲门癌患者3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2例,对照组应用器械常规吻合方法,观察组应用改进后的器械吻合方法。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两组吻合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分别为0.62%(1例)、2.46%(4例),与对照组的1.85%(3例)、4.32%(7例)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吻合口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器械吻合方法,可以降低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