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多样复杂,几乎包括了精神科的全部症状和症状群,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病例能表现出精神分裂症的所有症状。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精神分裂患者有不同的表现,但无论如何精神分裂症自身临床表现具有其特征性,具有思维、情感、行为意向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环境的特点,为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卫生保健体制改革的深入,在这个关键时期,如何保障高等护理教育质量,适应国际化要求,培养更多高级护理人才成为议题。通过分析时代背景,介绍国外相对成熟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与评估体系,结合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在人原代肝细胞中可诱导调控表达HBx的慢病毒表达系统,以便研究HBx生物学特性及其对人肝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Tet-on系统构建四环素诱导调控的慢病毒-HBx表达系统,并用流式细胞术对其进行优化以达到较高的表达效率。应用该系统制备LV-HBx和LV-rtTA重组慢病毒共同转导肝癌细胞系HepG2和人原代肝细胞后,再加入强力霉素(Dox)诱导调控HBx表达,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人原代肝细胞中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B1)、上皮型钙黏附素1(CDH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重组慢病毒-HBx表达系统构建成功,LV-HBx和LV-rtTA重组慢病毒用量配比经过优化,采用1:1或2:1转导后可达到较高的表达效率,Dox诱导产生的表达HBx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67.3%和66.7%。应用该系统将HBx基因转导入肝癌细胞系HepG2和人原代肝细胞后,可用Dox进行诱导调控HBx的高效表达。其中人原代肝细胞中Dox诱导组的HBx表达水平约为对照组(不加Dox诱导)的45倍,经qPCR检测高表达HBx的人原代肝细胞中MTA1、VEGFA、TGFB1 mRN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均 < 0.05),而CDH1、IGFBP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均 < 0.05)。结论:成功建立了转导人原代肝细胞的LV-HBx四环素诱导调控表达系统,该系统的建立为研究HBx等乙肝病毒基因对人原代肝细胞的影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熊小芳 《大家健康》2016,(12):218-218
做女人不容易,一不小心就怀上了,可由于各种原因这孩子又不想要,怎么办?传统的办法只有一个选择--堕胎。医学上叫做人流。以前碰到这样的事情时我们医生常做的手术是患者刮宫。但这种手术最大的缺点是患者很痛苦。“替患者着想永远是我们医生的责任。”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我院从2007年1月起,开始了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无痛人流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健康科普在新媒体中的传播现状.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纸质问卷与电子问卷相结合,以全国范围内随机选取的500名普通居民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为健康科普的获取渠道、关注点、在新媒体的负面影响,以及居民对健康科普的创作建议.结果 共回收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90份,有效回收率为98.00%.被调查对象中,61....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模式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21年4月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的66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哈里斯髋关节功能评分(HHS),比较不同时点生活质量量表(QLO-C30)。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降低、HSS评分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1、3个月QLO-C30评分增高(P<0.05)。结论疼痛管理模式干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可以增强膝关节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9.
10.
脂质体介导的精原细胞基因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研究脂质体介导pDsRed2-N1报告基因转染精原细胞的有效性。材料与方法:在体外、体内用脂质体(DOSPER)为载体,介导红色荧光蛋白(DsRed2)基因转染供体小鼠精原细胞,转染的精原细胞经分离、纯化后移植到经白消安处理耗尽生殖细胞的受体小鼠生精小管内。结果:体外转染精原细胞,DsRed2表达效率为20%,体内转染表达效率为8%,体外转染基因表达效率高于体内转染(P<0.01)。移植后6周,受体睾丸冰冻切片上可见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精原细胞。结论:脂质体可介导外源基因转染小鼠精原细胞,结合被转染精原细胞移植有可能为研究精子发生机理和生产转基因动物提供一条简便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