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肿瘤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影响Ⅰb~Ⅱa期宫颈癌术后放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为宫颈癌术后放疗后复发的预防及个性化综合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4月193例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的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为术后放疗后复发组36例和未复发组157例,并对患者术后放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193例宫颈癌患者中鳞癌、腺癌、其他病理类型的发病率分别为90.2%(174/193)、5.7%(11/193)、4.1%(8/193)。鳞癌、腺癌及其他病理类型宫颈癌的复发率分别为16.7%(29/174)、45.5%(5/11)、25.0%(2/8),比较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的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3,P < 0.05)。复发组年龄≤40岁、腺癌、阴道切缘阳性、有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宫旁受侵的构成比高于未复发组,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阴道切缘阳性、有脉管浸润、有宫旁受侵是宫颈癌术后放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Ⅰb~Ⅱa期宫颈癌中鳞癌的发病率最高,但腺癌术后放疗后的复发率最高。术后病理提示阴道切缘阳性、有脉管浸润、有宫旁受侵的患者术后放疗后复发风险高,应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宫颈癌术后图像引导VMAT (IG-VMAT)与固定野IMRT (FF-IMRT)的剂量学差异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3年间两家医院收治70例Ⅰ b-Ⅱ a期宫颈癌术后具有高危因素患者,均分为FF-IMRT与IGRT-VMAT组,比较两组患者靶区剂量和不良反应差异。结果 IG-VMAT组分次间x、y、z轴向摆位误差分别为(0.25±0.14)、(0.26±0.16)、(0.24±0.18) cm, 分次内的分别为(0.1±0.09)、(0.12±0.09)、(0.11±0.09) cm;x、y、z轴向外扩边界分别为0.75、0.84、0.78 cm。在相同处方剂量下IG-VMAT组适形度、治疗时间、机器跳数明显优于FF-IMRT (P=0.000)。IG-VMAT组膀胱、直肠和小肠Dmean、高剂量受照体积均低于FF-IMRT组(P=0.000)。IG-VMAT组急慢性胃肠道、泌尿系统及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IG-VMAT不仅能在线实时调整摆位误差,且缩短治疗时间、降低OAR受量、减轻急慢性不良反应,适用于术后小肠位置下移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图像引导的自适应放疗中,评估宫颈癌患者分次内、分次间的摆位误差。方法:从2014年1月至9月选取16例诊断为IIb-IIIb期的宫颈癌患者,所有病人均未行手术治疗,而是采用三维调强放疗作为根治性治疗。每个病人在放疗前后行10次20个CBCT扫描图像,与计划CT进行配准融合,得到三维方向矢量误差,用X(左右)、Y(腹背)、Z(头脚)、CR(旋转角度)表示。计算摆位误差的平均变化及标准差。结果:收集320套CBCT图像,每个病人平均20套。所选CBCT扫描图像显示:患者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分次内摆位误差分别为(0.11±0.14)cm、(0.17±0.18)cm、(0.20±0.19)cm;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分次间摆位误差分别为(0.11±0.13)cm、(0.17±0.20)cm、(0.25±0.20)cm。结论:在图像引导的自适应放疗中,患者在各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均数为0.15cm,这一大幅度的误差需要在放疗中被考虑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影响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因素和不同放疗方式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9月100例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资料,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根据放疗方式分为常规放疗(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CRT)组50例,图像引导调强放疗(image guided radiotherapy,IGRT)组50例,并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  100例患者3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9%和78%。CRT组和IGRT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78.57%和89.0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CRT组和IGRT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67%和87.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CRT组和IGRT组早期、晚期并发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神经侵犯、术后放疗与早期宫颈癌3年生存率相关(P < 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放疗方式、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神经侵犯及肿瘤浸润深度均为影响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早期宫颈癌的预后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术后IGRT组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CRT组,放疗不良反应小,有益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