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人间活体右半肝移植是解决终末期肝病患者供肝短缺的有效手段[1],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开展.相对于受体得到诸如手术时机选择、供体缺血时间控制、良好的供肝质量、较低的排斥反应发生率等理论和临床优势而言,供体作为健康个体则承担了潜在的风险,既有远期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也包括手术直接导致的并发症[2].因此,严密、客观地观察、分析供体手术后不良事件有利于正确评价捐献者的安全性和健康状况,及时妥当地提供治疗和护理.本文总结分析了武警总医院肝脏移植科2006年7月~2011年9月期间94例成人间活体肝移植右半肝供体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即所有未预期或不适的症状、体征、疾病或可能导致身体伤害,可能但并不确定与供肝切取手术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防治和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69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85例和研究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比较两组激素水平、子宫体积、月经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和月经量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腺肌症方面有明显的临床优势,能够有效降低激素水平,缩小子宫体积,减少月经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帕宁方对帕金森病(PD)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美多巴治疗,治疗组加服帕宁方,疗程均为12周。通过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比较两组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PDSS1、2、3、6、10、11、13、14、15评分及总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帕宁方联合美多巴治疗可以明显改善PD患者睡眠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高压氧治疗前、后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和梗死体积的变化,系统评价早期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使用CT灌注成像测定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参数,MRI测定梗死体积。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CBF、CBV、MTT、TTP及脑梗死体积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患者治疗15d后2组患者CBF、CBV提高,MTT、TTP下降,梗死体积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1),高压氧治疗组疗效更好,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西宁地区体检者骨密度值及骨质疏松患病率,分析其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试1 244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受试者的L1~4骨密度(BMD)值。结果:男女性骨密度峰值均出现于30岁年龄组,男性不同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女性在40岁后骨密度值随年龄增加而降低,60岁以上2个年龄组与(20~50)岁4个年龄组和同年龄组男性比较有明显性差异。男女性骨质疏松症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女性增加十分显著。50岁以上3个年龄组的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显著高于同年龄组男性。结论: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也随之增加,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29例,利用Sigwart法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室间隔化学消融术,99%无水酒精注入间隔支,并记录注入前后即刻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和心电图的变化。在消融术前及术后30天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厚度及左心室舒张末直径。结果间隔支内平均酒精注射量为2.97 mL;术后即刻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平均下降到36.0±9.3 mmHg;术后30天室间隔厚度降低3.2±0.3 mm;2例需要再次另外一支间隔支消蚀;3例患者术中出现一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所有患者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室间隔化学消融术能显著降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近期疗效可靠,但应该严格控制适应症,以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松龄血脉康对老年人血压、血脂的影响海静如周晓敏(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南宁53003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530021)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为观察松龄血脉康治疗老年高血压和(或)高脂血症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对于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伴新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Af)的患者,短程应用三联抗栓治疗的获益与风险.方法:选取ACS行PCI术并阵发性Af,血栓栓塞风险属于中、高危的非瓣膜性心脏病患者75例,患者分为非华法林组(n=44)和华法林组(n=31),并对患者在PCI术后进行随访,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相关临床观察及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随访期间非华法林组4例发生脑梗死,1例发生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与华法林组比较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9.1%比0)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轻度出血发生率华法林组显著增加(P<0.05),严重出血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ACS后30 d内新发的阵发性Af,且评估栓塞中高危风险的PCI术后患者,在初次发现Af后即在原来双联抗血小板基础上联合华法林短期抗栓治疗(90 d)有减少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可能,但明显增加轻度出血的概率.对于这部分患者的抗栓治疗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以指导及规范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海静  杨静  王文翔 《肿瘤学杂志》2018,24(11):1084-1087
摘 要:[目的] 分析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8例行手术治疗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纳入研究,行亚甲蓝注射液前哨淋巴结显影探查;记录SLN检出情况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①前哨淋巴结检出率(SLN阳性率)为94.32%。②肿瘤直径≤2cm 的患者SNL检出率为100.00%,肿瘤直径>2cm 的患者SLN检出率为87.00%。SNL检出率在不同注射位置及不同年龄段中无明显差异。③SLN与盆腹腔淋巴结分布:45.76%SLN分布在髂外,其次为闭孔(23.99%);37.99%的盆腹腔淋巴结分布在髂外,29.06%分布在闭孔。④亚甲蓝注射液示踪SNL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特异性、敏感度分别为95.58%和100.00%。 [结论] 示踪前哨淋巴结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术中能清晰显影淋巴管,能辅助判断盆腹腔淋巴结是否转移,对淋巴结精准清扫、治疗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海静 《气功》2011,(5):441-442
退休后我常听京剧,一般喜欢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及每当在灯下看书倦怠了,便放一段京剧,于是,那悠扬清冽的唱腔便在自己的小屋里弥漫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